数字时代下景泰蓝工艺的传承与创新
2019-01-03徐淑波
徐淑波
摘 要:我国历史悠久,自然会有很多让人叹为观止的艺术品。但是,数字时代的到来对传统的景泰蓝手艺是一个严峻的考验,是继续坚持手工创造,还是适应时代的变化利用现代机器生产,到目前仍然存在一定的争议。本文阐述了景泰蓝工艺,以及数字时代下景泰蓝工艺的传统和创新。
关键词:数字时代 景泰蓝 工艺 传承 创新
一、数字时代下的景泰蓝工艺
(一)景泰蓝特点
景泰蓝工艺是珐琅工艺中的一种,但是其历史价值远远高于珐琅。其是铜胎掐丝珐琅,但是又优于珐琅工艺,景泰蓝工艺一般以紫铜为胎,在胎体表面满饰紫铜丝立线花纹图案,丝间填彩釉敷色。因为明景泰年间这项工艺形成一定的形势,其作品大多以蓝色为主,因此人们喜欢把这种工艺叫作景泰蓝工艺。景泰蓝工艺是由制胎、掐丝、烧焊、点蓝、烧蓝、磨光、镀金等十余道工艺精制而成。其工艺品器型庄重,图案华丽富贵。景泰蓝工艺制品多数以陈设品为主,也有日常品但不多,原因是景泰蓝工艺最初只在皇宫内院才能使用,其器械的价值相对比较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险遭遇失传,故被我国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在工艺美术世界里是一颗璀璨的明珠,一直获得人们的喜爱。
(二)景泰蓝的发展史
珐琅工艺是我国元朝时期引入的,但是掐丝珐琅在我国元代后期才得以发展,直到我国明朝时期景泰年间发展为鼎盛,随之工艺珐琅工艺基础得到进一步发展,形成具有特色的掐丝珐琅工艺。由于当时人们比较喜欢蓝色,所以把这种珐琅掐丝工艺命名为“景泰蓝”明朝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康熙三十年(1691年)在皇宫就有专门制造景泰蓝的御用工匠多至几百人。到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在皇宫内院御用器物以景泰蓝工艺制品为主,也就造就了景泰蓝工艺的崛起时期。从此景泰蓝的制造工艺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到了乾隆时期,景泰蓝与雕漆、金漆镶嵌等行业相融合,使景泰蓝工艺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乾隆四年,景泰蓝工艺的大势兴起,把仅在皇宫使用的景泰蓝制品,流传到皇宫外,造就了景泰蓝的鼎盛时期。
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后,国民经济严重下滑,景泰蓝工艺的追求者急促下降,后因国家战败之后的赔偿,民间的税收加重,景泰蓝工艺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直到咸丰年间,由于景泰蓝工艺受到西方人的喜爱,工艺才有了稍许的恢复和发展。后来德兴成、全兴成、天瑞堂等数家兴起,景泰蓝工艺始又渐盛。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攻进北京,在北京大势掠夺,大量的景泰蓝制品瞬间在国外传开。随之国外大量的收购。在这种情况下,除了官营景泰蓝作坊外,民间也纷纷开老天利、宝华生、静远堂、志远堂等景泰蓝制造坊。后由于老天利的"宝鼎炉"在美国芝加哥世界博览会和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得一等奖,景泰蓝工艺在国际上名声大振,各国纷纷前往争购中国的景泰蓝,促使景泰蓝出现一派繁荣景象。但是在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景泰蓝只有北京一地可以买到。当时在国内的交通不便,所以在销量很少。清朝晚期,景泰蓝制品呈现出较为繁荣之景象,很快进入到不景气的困境之中。
民国初期时,景泰蓝行业的发展趋势具有很大的波动性,在国内市场上,多数以日常饰品为主,女性的装饰盒、男性的水烟袋实用品销量很大。届时,在中国的美、英、法等国家商人在北平设立洋行,国民也建立了仁立公司,专为外国人代收景泰蓝,大量的景泰蓝工艺被外国人收购之后,随后景泰蓝行业进入平淡期。到1923~1924年,景泰蓝又恢复了之前的景气,单老天利一家全年交易额就达15万余元,雇工350多人,其中还不包括雇用零散工,在当时是一个比较大的规模。这一次的盛行改变了之前的局势,由于交通的便利,景泰蓝的销售门店不仅仅只是在北京这一地带,在上海、汉口等地还有分销门店,通过销售门店可见景泰蓝行业在当时的发展情况。
二、数字时代景下泰蓝工艺的传承
(一)景泰蓝工艺传承现状
景泰蓝工艺发展到今天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了,已经形成一定的审美特征,当时造型纹样色彩已不可逾越但是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工匠们在经典的传统中也逐渐会迷失方向。之前的经典,在日复一日的创新中逐渐迷失。具有“燕京八绝”之称的景泰蓝也日渐式微。深究原因,常见的以下几种。
第一,制作工艺上的难度。景泰蓝的工艺流程繁多而复杂,其技术难度比较大,对景泰蓝技师要求特别高,在点蓝、掐丝等工艺上难度较大必须手工制作,造成景泰蓝制品不能批量生产,一件优秀的作品耗时较长。再加上景泰蓝制品一般以大件陈列品为主,器物表面上覆盖复杂的纹样, 制作起来更加耗费时间、人力、物力,使景泰蓝制作难度 更甚。
第二,工艺傳承上出现了断层的问题。在景泰蓝传承的传承人年龄普遍偏大,很容易造成景泰蓝工艺传承的断层。其中要原因有以下几点:现代经济的发展过快,物欲需求扩大,一些年轻人以金钱为导向,沉不下心研习工艺;景泰蓝技术本身的难度较高,学习景泰蓝技术者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短时间内是没有多少经济回报的,促使年轻人没有时间和耐心去学习钻研;由于时代的发展,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改变,人们的兴趣爱好更加偏向能够给自己带来一定经济效益的事物上来。而景泰蓝工艺品多数为纹样繁复的,具有民族气息的图案,有时会更加偏重象征意义符合传统审美,与当下审美相悖,导致年轻人对景泰蓝没有很大的兴趣,对景泰蓝传承缺乏责任心。
第三,景泰蓝制品过于高贵。由于在景泰蓝发展的鼎盛时期,多数是皇家御用的工艺品,在之后的发展过程中也属于奢侈品、工艺品,脱离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了很多人不敢追求的代表,渐渐的,人们对景泰蓝认知缺失,也成为景泰蓝逐渐式微的原因之一。
第四,时代的审美观念不一样。虽然景泰蓝经过几百年的洗礼,但是景泰蓝的审美水平并没有随着时代发生变化。景泰蓝依旧保存着之前的创造风格,导致我们所认知的景泰蓝还是传统的造型、传统的纹样、传统的色彩。社会出现的新贵还不具备对古典文化的欣赏能力,从而把景泰蓝拒之于千里之外。
(二)借助学校传承
在数字时代,学校是传承文化、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景泰蓝工艺可以通过学校教学的方式传承。一方面,学校具有浓厚的学习氛围,更加方便给更多人讲解相关的技术技巧,在学校具有系统的学习思路。让景泰蓝工艺教学与学校合作,能为景泰蓝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工作提供智力支持。同时,学校具有很强的科研能力的教师,可以对景泰蓝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搜集、整理,深挖景泰蓝的文化表征和审美意蕴,运用教学手段使景泰蓝工艺发扬光大。 此外,在材料的选取时有更多的选择,由于学习人数较多, 在购买和获取时学校更加方便,也可以利用学校学科资源多的优势,对选材进一步做筛选。这些都将给大厂景泰蓝保护与传承工作带来质的飞跃。另一方面,在学校教育中,针对景泰蓝的工艺给给学生开展传统工艺品的欣赏课,给学生讲解景泰蓝的历史以及代表的意义,让学生在课堂欣赏过精美的景泰蓝工艺,从而体味到景泰蓝工艺品中展现出来的人类智慧的结晶与审美理想,感悟景泰蓝工艺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中所表现的魅力,以便激发学生对景泰蓝工艺品的喜爱之情,并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让学生参与到景泰蓝工艺传承工作中。
三、数字时代下景泰蓝工艺的创新
(一)景泰蓝前后的比较
结合现代技术所做的景泰蓝,明代胎体铸胎显厚重,外观造型以古典造型为主。所用材料大部分以天然材料为主,所以在颜色上比较深沉,掐丝的丝比较粗,鎏金部分金水厚,彩釉上大多有砂眼。虽然说一件景泰蓝的工艺品需要制胎、掐絲、粘丝、点蓝、烧蓝、磨光等上百道手工工序,但仍然会存在人工操作痕迹。一件古代的景泰蓝与数字时代下生产的景泰蓝差别较为明显。
现代景泰蓝工艺,利用了电子机械的帮忙,在造型上选择了多样化,所制造出来的品种比之前的更加丰富,选用的材料也比较多,色彩更是比之前鲜艳。在机械的帮忙下,很多人工的失误避免了,融入了更多现代的人价值观念,图案上也有很大的改变,是当代较好的工艺品。
(二)现在手艺技术存在的问题
目前景泰蓝在创新上出现了问题,一方面,现在手艺精湛的人越来越少了,在创新上就没有参考对象了,品质就出现了问题。另一方面,现在能够由师傅传承的学徒就不多了。由于时代的发展,师傅教徒弟的形势也在改变,在教学之间添加了很多利益成分,师傅一般情况下都会留一手,景泰蓝工艺也逐渐下降。在景泰蓝技术不是很全面时,对景泰蓝工艺进行创新通常都会出现多多少少的问题。
(三)现代科技的引进
随着工业的改革,电子技术的发展,当代人们的智能控制精确度比人还要精密。电子数控的技术,据有关报道现在能够在利用电脑控制机器穿针了,一部分人还大胆地使用在珐琅的掐丝上,在景泰蓝工艺上也是,很多大型的数控电子厂能批量生产景泰蓝制品。所以景泰蓝的创新,可以借助现代化技术,在一定的程度上优化景泰蓝工艺。
四、结语
随着数字时代步入生活,人们的审美在发生变化,各行各业的工艺也在发生变化。景泰蓝工艺应该跟随时代的脚步,在传承的时候也要及时创新,既要保持原有的民族特色,也要符合时代的发展,不能被世界所遗忘,才是数字时代景泰蓝工艺传承与创新应遵守的准则。
参考文献
[1]王克震.数字时代手工艺的生存与发展[J].中国艺术,2018,104(08):50—55.
[2]王萍.创新设计理念下景泰蓝传承的探讨[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9(6).
[3]王克震.数字时代手工艺的生存与发展[J].中国艺术,2018,104(08):5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