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DCA质量管理提高医疗器械灭菌质量和预防院内交叉感染的临床价值研究

2019-01-03娄丽华赵冬梅

传染病信息 2018年6期
关键词:医疗器械器械供应

苏 勇,娄丽华,吴 倩,胡 静,赵冬梅,李 瑶

医疗器械目前作为临床重要的辅助诊疗工具在医院得到广泛应用,消毒供应室是为医院科室提供无菌器械、敷料以及物品的科室,同时也是防止医院感染的重要科室,尤其是进入人体器官、组织的器械一旦消毒、灭菌不彻底会导致医源性感染发生率显著上升[1],因此消毒供应室管理水平和管理质量对于是否能有效控制医院感染发生至关重要。近年来临床如何控制器械引发感染已成为院内感染控制的重要内容。PDCA管理模式属于科学化、现代化的管理方法,通过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和行动(Action)4个步骤开展全过程监管,合理利用现有资源,发挥工作人员潜能,也更符合现代化的护理管理理念[2]。本研究观察了PDCA质量管理在我院消毒供应室中的应用效果,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消毒供应室使用PDCA质量管理前后3个月相关工作质量的资料(各90份)以及患者手术切口感染情况,同时调查100例医务人员对我室实施PDCA质量管理前后的满意度情况,其中医生33例,护理人员67例。

1.2 PDCA质量管理方法 按照计划、实施、检查、行动步骤开展PDCA质量管理法,成立PDCA质量管理小组,由护士长任组长,成员包括责任护士和主管护师,共同制定PDCA质量管理工作流程。其中计划步骤由小组成员集中讨论,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对科室意见、建议和满意度情况进行调查,小组分析管理缺陷、消毒不彻底、无菌观念意识等各方面问题,重新梳理清洗消毒工作技术流程,规范消毒供应各环节流程,形成制度化文本[3]。实施步骤根据制定的流程文件进行全员培训,各层级人员分别开展操作流程、消毒灭菌以及自我防护等知识培训,采取专题讲座、实践指导等方法提升工作人员业务能力[4]。第三步骤为检查阶段,小组对工作流程设定检查评分标准,采用自查、互查以及三级质控等多种形式进行全面检查,对于发现的问题要落实到责任人,并集中进行反馈通报,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检查结果同工作人员的绩效考核挂钩[5]。行动步骤则是针对每一阶段存在的问题进行汇总,小组讨论制定解决方案,对改进的措施和修改的工作流程进行全员再次强化培训,未解决问题则纳入下一个护理工作循环实时监控[6]。

1.3 调查方法 对消毒供应室各个环节样本进行抽取,检测手卫生、手术器械消毒、灭菌物品、消毒液浓度、除锈和呼吸管路清洗消毒合格情况。对患者手术切口感染发生情况进行记录,采用满意度调查问卷对相关医务人员开展调查,记录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统计分析采用SPSS 19.0软件,计数资料比较使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PDCA质量管理实施前后消毒供应室工作合格率对比 PDCA质量管理实施后手卫生、手术器械消毒、灭菌物品、消毒液浓度、除锈和呼吸管路清洗消毒合格率均高于PDCA质量管理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

表1 PDCA质量管理实施前后消毒供应室工作合格率(%)Table 1 Comparison of qualified work rate of disinfection supply room before and after implementation of PDCA quality management(%)

2.2 PDCA质量管理实施前后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率比较 PDCA质量管理实施后院内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率为0.19%(1/522),明显低于实施前的1.57% (8/5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78,P=0.041)。

2.3 临床医务人员对消毒供应中心满意度 PDCA实施后,临床医务人员对消毒供应中心满意度为98.00%(98/100),明显高于实施前的90.00%(90/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47,P=0.017)。

3 讨 论

医院是患者和微生物聚集的场所,容易发生交叉感染。器械的清洗和消毒关乎医院诊疗水平和医疗技术服务水平,一旦器械清洗消毒不彻底导致有机物残留影响消毒因子穿透,消毒灭菌效果不彻底,在医疗器械重复使用过程中会导致医源性感染的发生[7]。有学者报道美国每年发生210万例次医院感染,由此每年损失近600美元/人[8]。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医疗器械在诊疗过程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但在减轻患者痛苦的同时也加大了病原微生物进入人体的风险,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医院的消毒供应室是医院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临床应用器械复杂多样,多数存在齿槽、关节以及缝隙,一旦无法及时处理,细菌、血液等会长期存在于器械中。若清洗不彻底,器械表面将产生生物膜,对后期的消毒和灭菌产生严重影响,微生物可能会在器械中繁殖,导致清洗消毒后的器械再次被污染[9]。灭菌阶段是器械处理流程中技术操作的关键环节,也是质量管理的重点部分。工作人员必须全面了解和掌握灭菌质量要求,严格执行灭菌操作规程,进行全面的灭菌质量监测,保证灭菌成功。研究发现影响医疗器械清洗消毒灭菌的因素较多,大致可分成两方面:一方面手术器械放置时间过长,增加清洗难度;部分器械结构复杂,有机物清洗不彻底,细菌会在缝隙或者表面黏附,形成生物膜,导致消毒灭菌剂穿透不彻底,影响微生物杀灭效果[10]。另一方面则是消毒供应室的操作流程不规范,护士的认知能力有限,无法严格按照清洗消毒灭菌规范开展操作,造成了护理质量降低影响器械清洗消毒灭菌效果[11]。

近年来临床越来越重视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效果,越来越多的护理管理方式在消毒供应室应用。PDCA循环管理法最早应用在工业生产中,近年来被引入到医学领域,目的是提升产品、服务工作质量,是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工作程序,通过计划、执行、检查及处理步骤开展临床护理管理工作[12]。通过在消毒供应室实施PDCA循环管理模式,一方面提升了护士对于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工作的风险意识和护理管理水平,通过选定目标、调查分析发现器械消毒灭菌中存在的问题,在小组内利用数据库获取直观的信息,为提升临床消毒灭菌质量作出合理决策;另一方面该模式对器械消毒灭菌的工作进行了流程化管理,有利于日常工作开展过程中进行质量监督,确保了工作方案能够按照计划进行[13]。PDCA循环管理方法应用在消毒供应室中具有显著特点,一是工作中大循环套小循环,小循环促进大循环运转,将整体的工作质量进行推进,促进了组织内各项工作的串联,相互协同推进目标实现;二是PDCA模式不断促进护理质量的提升,每次循环结束后将遗留问题进行解决,工作质量会进一步提升,及时总结更新目标,组织质量管理体系呈现了阶梯式上升,最终不断实现技术和管理的标准化与制度化,循环过程中的环节既相互独立又密不可分[14];三是通过PDCA模式有助于工作人员的培养,对工作人员专业技术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均有利于提升,营造了科室内的学习氛围,激发了工作人员的学习热情,提升了工作人员综合素质[15]。

本研究显示,在我院消毒供应室实施PDCA质量管理后,手卫生、手术器械消毒、灭菌物品、消毒液浓度、除锈和呼吸管路清洗消毒合格率明显高于PDCA质量管理实施前;院内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率明显降低;同时临床医务人员对消毒供应室的满意度明显升高。证实了PDCA质量管理在临床器械消毒供应工作中的效果,提升了器械消毒灭菌管理质量,为临床减少医源性感染发生提供了重要支撑。本研究未对医源性感染发生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可能导致实验结果存在一定的偏倚,还有待于进一步开展多中心、大样本、随机性实验深入论证。

综上所述,PDCA质量管理有利于提高医疗器械灭菌质量,预防院内交叉感染,值得使用。

猜你喜欢

医疗器械器械供应
氮肥供应充足 春耕生产有保障
春节畜产品供应面较为宽松
今冬明春化肥供应有保障
北京市医疗器械检验所
北京市医疗器械检验所
北京市医疗器械检验所简介
外来器械实行集中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幼儿园自制户外体育器械一览表
健身器械
供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