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侧头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梗死恢复期对运动功能的影响
2019-01-03郭招娜林小妹
陈 曦,郭招娜,林小妹
(广东省海丰县中医医院康复科,广东 海丰 516400)
本研究用双侧头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110例,均为2016年3月至2017年9月我院治疗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男26例,女29例;年龄30~66岁,平均(50.34±2.1)岁;病程16~162天,平均(95.31±6.31)天。观察组男27例,女28例;年龄29~65岁,平均(50.03±2.05)岁;病程14~160天,平均(95.12±5.02)天。两组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符合《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且MRI检查确诊为缺血性脑卒中、单侧半球梗死病灶,属于第1次脑卒中。
排除标准:①存在明显的器质性脑病史;②记忆力、智能、听力出现明显的障碍,MMSE评分低于20分;③未签署知情同意书,不配合治疗。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用单侧头针治疗。穴取偏瘫侧头部,百会透前顶左、右神聪以及向外左、右的1寸处透刺,在前顶至囟会以及向左、右1寸处平行线。消毒后用28号不锈钢针刺入,不锈钢针寸长1.5,刺入方向与头皮成15°角,刺入头皮寸长为1.0。留针时指导患者运动功能训练,40min左右。1天1次,1周治疗5天,持续治疗3周。
观察组用双侧头针治疗,操作方法与对照组相同。
3 护理方法
两组均给予康复训练护理。①肢位摆放:将床铺整理整齐,为患者选取侧卧位,将头部位置固定、躯干稍向前倾,偏瘫侧肩关节伸直,上肢可放置枕头,要求与躯干呈100°角,偏瘫侧下肢膝关节、臀部稍弯曲,可将腿脚放到枕头,健侧下肢平伸;为患者选取坐位、立位,将上肢用三角巾、吊带托起,前臂水平放置,掌心向上,上肢不可长时间保持掌曲位、下垂位,将躯干伸直,臀部屈曲90°即可,此时身体的重量聚集在臀部。②神经生理疗法:对患者异常的体位姿势进行控制,疏导其关节活动,包括翻身训练、身体转移训练、起坐训练、坐位平衡训练、立位平衡训练、肢体耐力训练、步行训练、抗痉挛训练、日常生活动作训练、以及拐杖、自助具、轮椅使用训练等项目。③Brunnstrom疗法:利用多种运动模式诱发患者的运动反应,训练内容包括体位摆放、床上训练、坐位训练、联合反应、共同运动、分离运动、行走训练以及日常生活练习。④多种感觉刺激治疗法:在患者偏瘫肢体表面利用按摩、加压等形式使用冰袋、软毛刷刺激感觉,诱发肢体产生反应;对患者进行姿势控制训练,逐渐开展自主运动。
4 观察指标
用Fugl-Meyer量表进行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包括肢体的条件反射、协调能力、分离运动、速度以及屈伸肌的协同运动,分为0、1、2等,满分100分,总分分数越高说明肢体运动功能越好。
用MRS技术观察脑梗死区周围代谢产物,包括胆碱(Cho)、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肌酸(Cr),比较Cho/Cr以及NAA/Cr的代谢率。
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表示、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头部穴位针刺可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提高血氧饱和度,因此常依据大脑皮层功能定位理论取穴刺针治疗脑梗死[1-2]。于氏头针属于头穴丛刺新方法,相比传统的焦氏头针,于氏头针可依据大脑皮层及脑损伤后脑功能重组理论对功能区的定位,能有效提高偏瘫肢体的激励,促使感觉、语言等功能恢复,还可以改善血液流变及血脂、微量元素等含量[3]。研究发现,于氏单侧头针对脑梗死治疗后会出现侧别交叉激活以及双侧皮质运动功能区激活的情况,主治交叉。而双侧头针可通过刺激激活不同的功能区,使其相互协同,形成一个网络系统,可互相产生生理效应,治疗效果更加显著[4]。康复训练主要是通过指导患者进行各项肢体方面的运动,促进其运动功能的恢复,包括肢体摆位、神经生理疗法、Brunnstrom疗法以及多种感觉刺激治疗法,对偏瘫的肢体进行刺激诱发反应,加强肢体的控制能力,促使运动功能快速恢复[5]。
双侧头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梗死恢复期能有效改善运动功能。
5 结 果
两组治疗前后FMA评分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FMA评分比较 (分,±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FMA评分比较 (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例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55 21.35±5.62 35.62±8.34 *观察组 55 21.37±5.84 48.41±11.05*△
两组治疗前后脑梗死核心区代谢产物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的脑梗死核心区代谢产物比较 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