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药合用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2019-01-03柴巍巍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8年12期
关键词:骨性关节炎证候

柴巍巍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膝部损伤科,河南 洛阳 450016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属于临床较为常见的骨科疾病类型,为骨关节慢性退行性病理改变性疾病,多发于老年群体[1]。临床主要表现为膝盖部位红肿痛、上下楼梯痛、坐起立行膝部酸痛不适,部分可表现出积液、弹响、肿胀等,若不及时采取有效治疗可导致膝关节持续性疼痛,严重者甚至会出现膝关节畸形[2]。本研究用中西药合用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88例,均为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我院诊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男28例,女16例;年龄40~70岁,平均(55.21±10.36)岁;病程7个月~6年,平均(3.29±1.62)年。观察组男30例,女14例;年龄42~70岁,平均(55.55±10.48)岁;病程8个月~6年,平均(3.33±1.70)年。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参照《膝骨关节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2015年版)》[3]。西医诊断:①近1个月内有反复膝关节疼痛表现;②X线片有软骨下骨硬化和(或)囊性变、关节间隙变窄、关节缘骨赘形成;③至少有2次关节液清亮、黏稠,WBC<2000个/mL;④晨僵小于等于30min;⑤活动时有骨摩擦。符合上述3条以上者即可诊断。中医诊断:主症为关节疼痛,胫软膝酸,动作牵强;次症为舌质偏红,苔薄或薄白,脉滑或弦。

纳入标准:①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②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骨性疾病;②合并精神疾病;③合并肝肾功能障碍或严重胃病。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玻璃酸钠注射液(山东博士伦福瑞达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60136)2mL注入关节腔,1周1次,连续治疗5周;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山西同达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0316)口服,1次0.5g,日3次,连续治疗12周。

观察组加用逐瘀通痹汤随证加减治疗。药用薏苡仁30g,鸡血藤30g,牛膝15g,白芍15g,杜仲15g,当归15g,炙甘草6g,细辛3g。腰膝酸痛乏力加鹿衔草12g,枸杞子12g,淫羊藿9g;热重甚加泽泻、牡丹皮各5g;疼痛甚加白芷20g;肿胀甚加萆薢25g,车前子15g;刺痛加延胡索9g,赤芍9g,苏木9g。水煎至300mL,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连续治疗12周。

3 观察指标

中医证候积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对关节疼痛、胫软膝酸、动作牵强等症状体征进行评分,共分为无、轻、中、重4个等级,计0~4分。

膝关节结构及功能。采用WOMAC评分[5]进行评估,共包含疼痛、僵硬及关节功能3个方面,分值与膝关节结构及功能呈负相关。

用SPSS20.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表示、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疗效评估标准。临床控制:症状体征消失,膝关节功能恢复至正常水平。显效:症状体征基本消失,膝关节功能接近正常水平。有效:症状体征有所改善,膝关节活动基本正常。无效:症状体征及膝关节功能无改善或加重。

5 治疗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分,±s)

表2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分,±s)

组别 例 治疗前 治疗12周后 t P观察组 44 20.22±3.97 7.41±1.87 19.363 0.000对照组 44 20.43±4.12 13.34±2.62 9.632 0.000 t 0.244 12.220 P 0.808 0.000

两组膝关节结构及功能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WOMAC评分比较 (分,±s)

表3 两组WOMAC评分比较 (分,±s)

组别 例 治疗前 治疗12周后 t P观察组 44 71.26±14.16 21.12±11.37 18.315 0.000对照组 44 71.67±14.31 39.79±10.04 12.097 0.000 t 0.135 8.165 P 0.893 0.000

6 讨 论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具有缠绵难愈、易复发等特点,目前治疗主要以缓解或消除疼痛,改善关节功能,矫正关节畸形,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为主,多采用药物与物理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必要时可行手术治疗。西药用治疗包括镇痛解热、非甾体抗炎、软骨保护剂氨基葡萄糖等,也可膝关节腔内注射药物如玻璃酸钠注射液等,以直接作用于患处,改善症状[6]。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属中医“痹证”、“骨痹”范畴。病机为肝肾亏损,外感风寒邪湿,累积性劳损。治疗宜以补肝益肾、通经活络为主。逐瘀通痹汤方中薏苡仁味甘、淡,性凉,归脾、胃、肺经,有利水渗湿、健脾除痹、解毒散结之效;鸡血藤味苦、甘,性温,归肝、肾经,可舒筋活络、活血补血、止痛;牛膝味苦、甘、酸,性平,归肝、肾经,可逐瘀通经、引血下行、补肝肾、强筋骨;白芍味苦、酸,性微寒,归肝、脾、肺经,可柔肝止痛、平抑肝阳;杜仲味甘,性温,归肝、肾经,可补肝肾、强筋壮骨、调理冲任;当归味甘、辛,性温,归肝、心、脾经,可补血活血、止痛;炙甘草可祛风抗炎;细辛可祛风止痛、通窍、温肺化饮[7]。全方有补肝益肾健脾,祛风止痛,逐瘀通经之功。

综上所述,逐瘀通痹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确切,利于缓解症状,促进功能恢复。

猜你喜欢

骨性关节炎证候
肥胖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Red panda Roshani visits Melbourne Zoo vet
关节炎的“养护手册”
PRP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肩盂骨性Bankart损伤骨缺损测量研究进展
关节镜下治疗肘关节骨性关节炎伴僵硬短期疗效观察
求医更要求己的类风湿关节炎
X线、CT、MRI在痛风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对比
昆明地区儿童OSAHS中医证候聚类分析
基底节区出血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