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文化参与的特点、挑战与政策思考
——基于文化舒适物的实证分析
2019-01-03
你是否认同文化艺术对于人们社会生活的重要性?工业社会时期的研究观点认为,文化艺术始终从属于城市的经济,是经济发展的附属品或伴生物。然而,到了后工业社会,尤其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生活水平提高、科技进步、文化创意发展、消费崛起等给人们的文化参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文化参与的城市附属品和从属地位正发生着深刻变化,尤其是在主导城市发展的作用上,开始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注]特里·克拉克,李鹭译:《场景理论的概念与分析:多国研究对中国的启示》,《东岳论丛》2017年第1期。[注]吴军:《文化动力——一种城市发展新思维》,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2~6页。。这一点,可以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成都、武汉等中国大城市中找到相关证据。
事实上,文化参与作为一种解释城市发展的分析框架[注]吴军:《市民参与的文化转向——城市公共政策国际理论前沿》,《社会科学战线》2015年第5期。,从古代北京皇家的祭祀活动、礼仪性建筑、民俗表演,到现代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全球创意城市的发展,已经在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以此为逻辑起点,我们进行了北京文化参与的研究设计。从全世界范围来看,北京其实是一个极其有趣的城市,其包容性之强,贯穿了三千多年。对北京的研究,既能反映中国城市文化参与的主要特点,也能对世界上其他城市的文化参与、城市发展,起到参考和借鉴作用。
一、研究设计
对一个地方文化参与的测量方法有很多,最常用的方法莫过于问卷调查。这种方法往往耗时比较长、成本比较大,往往只有一些大型的研究机构才承担得起。另外,问卷调查文化参与的相关议题,往往呈现出调查数据的“主观”倾向。比如,同样一份问卷或同一个题目,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段作答、不同环境下作答、不同心情下作答,都会产生不一致的结果。这种情况是很多运用问卷调查来反映地区文化参与的研究面临的“危险境遇”。
为避免文化参与在调查数据上的“主观”倾向,我们采用测量地方文化舒适物(cultural amenities)的方法来反映文化参与。相较于直接测量“个人”的问卷调查方法来说,这种直接测量“物与活动”的方式收集的数据更为客观。另外,一个地方的“物与活动”往往存在时间较为长久,相较于对个体的测量来说,这种测量比较稳定。尽管这种方法在国际上已经运用很多年,但在国内文化参与研究领域却很少涉及。
事实上,文化舒适物这一概念,是最近20多年美国城市经济学、城市规划学和城市社会学经常使用的一个概念,是指“能够给城市生活带来舒适性的所有事物”,强调地方体验的价值[注]丹尼尔·西尔弗、特里·克拉克,马秀莲译:《回归土地,落入场景——场景如何促进经济发展》,《东岳论丛》2017年第7期。[注]王宁:《地方消费主义 、城市舒适物与产业结构优化》,《社会学研究》2014年第4期。。文化舒适物是对人工建构的设施服务活动的综合统称,如图书馆、博物馆、剧院、酒吧、咖啡馆等;这些设施服务活动都有人的属性,有文明的含义。
本文认为,文化舒适物是人们文化实践的主要载体或场所,是文化参与的重要指示器。有了文化舒适物,文化实践才能真正“落地”。因此,一个地方文化舒适物的有或没有,或者多少,能够较为客观地反映出本地区文化参与的情况。
按照谁来出资、谁来建设的情况,本文把文化舒适物分为两大类。具体见表1。第一类是指“自下而上”(bottom-up)的市场主导形成文化舒适物,称为市场类文化舒适物。一般规模比较小,由企业来投资、建设和运营,以商业营利性为主,注重文化消费。具体又分为两类:市场类Ⅰ(偏精神消费)和市场类Ⅱ(偏身体消费)。第二类是指“自上而下”(top-down)的文化舒适物,主要由各级人民政府或者社会力量举办,向公众开放,强调公共性和非营利性。同样,该类舒适物也分为两类:公共类Ⅰ(纯公共文化服务,免费或象征性收费向公众开放)和公共类Ⅱ(半公共文化服务,有准入条件限制的文化场所或活动)。
本文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百度地图、美团网、大众点评网等进行文化舒适物的信息收集,按照北京16个区的文化舒适物的空间分布进行统计,结合北京2017年统计年鉴数据,较为客观地反映北京城市文化参与情况。
表1 关于文化舒适物的具体分类
二、北京文化参与的主要特点分析
事实上,北京关于文化参与的舒适物有很多种,无论我们多么努力去列出“所有”类型,但都会发现一些还没有被纳入到已有分类的舒适物,换句话说,我们很难做到穷尽。这是很多分类研究都会面临的问题。在这里,我们坚持不求“所有”,但求“典型”的原则,选择比较有代表性的类型来反映北京文化参与的主要特点。从数据结果来看,北京文化参与至少呈现出八大特点。
第一,文化参与在空间分布上存在着不均衡现象,并且“环带”特点尤为明显,还呈现出“东富西贵、南贱北贫”的地方文化特点。
表2是涉及北京全市16个区、涵盖四类文化舒适物的汇总表。数据显示,从总量来看,北京城市非核心功能区朝阳区、海淀区文化舒适物数量最多,其次是城市核心功能区西城区、东城区,城市发展新区、远郊区最少。从常住人口均值来看,东城区、海淀区、朝阳区人均文化舒适物数量分列前三位;从户籍人口均值来看,朝阳区、海淀区、东城区人均数量分列前三位。从四大类文化舒适物的常住人口均值来看,呈现出:公共类Ⅱ(纯公共)>公共类Ⅰ(半公共)>市场类Ⅱ(偏物质消费)>市场类Ⅰ(偏精神消费)。
表2 北京16个区文化舒适物总量、总量人均、分类人均的情况
续表
注:常住人均=文化舒适物总数/常住人口,代表每万人常住人口拥有文化舒适物数量;户籍人均=文化舒适物总数/户籍人口,代表每万人户籍人口拥有文化舒适物数量。
另外,无论“自下而上”市场类文化舒适物,还是“自上而下”公共类文化舒适物,北京16个区之间的差异性都非常显著,呈现空间不均衡状态。
再看总体分布图(见图1),按照颜色由浅到深,这种区域不均衡现象更加明显,并且呈现二环、三环、四环之间的环带特征。三环文化参与总量最大,以朝阳区、海淀区和丰台区为主;二环文化参与总量次之,以东城区、西城区为主,四环以通州、大兴、顺义、石景山、昌平以及朝阳、丰台和海淀的部分地方为主。
图1 北京16个区文化参与总量的空间分布
除此之外,文化舒适物的空间分布也反映了老北京“四九城”格局中,不同区域的文化特质和美学特点。比如,“东富西贵、南贱北贫”的现象。东部更多的是购物中心、商场、休闲娱乐等舒适物,聚集了大批的企业商界精英、演艺界和新社会阶层。西部更多的是国家机关、政府官员以及相关的舒适物与活动。南部、北部以普通人相关的舒适物为主。
第二,精神消费集中在城市功能拓展区,其中,电影院、酒吧、KTV等娱乐性舒适物与活动在朝阳区较多,图书馆、书店等阅读性舒适物在海淀区较多,艺术类舒适物与活动在东城区和通州区较多。具体见表3。
表3 北京16个区市场类I文化舒适物总量与分类人均的情况
从电影院空间分布来看,全市总量93个,多集中在城市功能拓展区,16个区平均数量为5.8个。其中,朝阳区、海淀区的电影参与最多,数量分别为21个、17个,丰台区、西城区、东城区、昌平区的电影参与相对较多,数量分别为10个、9个、7个、6个,均高于全市的平均值。其他区县电影参与比较少。相较于北京2300万庞大人口来说,电影参与有着广阔的市场,而且存在较明显的地区差异。
从书店空间分布来看,全市总量689个,集中在城市功能拓展区。其中,朝阳区、海淀区书店最多,数量分别高达156个、128个。这说明,朝阳区和海淀区居民比较喜欢图书和阅读,相关的活动参与比较活跃。这样的分布特点与北京高校分布相关。这也说明,北京市民对图书、学习、阅读等活动参与呈现极化现象,朝阳和海淀比较密集,其他地区相对分散。
从艺术馆空间分布来看,全市总量1623个,主要在城市功能核心区。其中,东城区、朝阳区、通州区的艺术参与比较多,3个区的艺术参与占了全市总量的82%以上。其他区县的艺术馆数量都比较少。这说明,北京美术、雕塑、陶瓷等艺术活动参与呈现出聚集现象。市中心集中在东城区,功能拓展区集中在朝阳区,远郊区县集中在通州区。
从KTV空间分布来看,全市总量745个,朝阳区、丰台区和海淀区数量比较多,说明这些地区的居民参与卡拉OK娱乐活动比较多。
从酒吧空间分布来看,全市总量985个,朝阳区最多,达到420个,远远高于其他地区。其次是东城区和海淀区。其他地区酒吧较少。这说明,朝阳区的酒吧夜生活最为丰富,东城区和海淀区还不错,其他地区夜生活比较单调。
另外,北京的艺术馆高达1623个,同时酒吧数量也很多,有985个。这说明,高雅文化和流行文化并存,在同一个城市里都找到了自己的生存空间,并且和其他文化一起,共同构成了北京独特的多元文化。
第三,物质消费中特色餐馆数量庞大,便利店、咖啡馆和健身房比较丰富,购物中心比较活跃。相较于精神消费来说,特色餐厅提供的美食、咖啡馆提供的饮品和甜点、便利店提供的生活必需品、健身房提供的健康服务、购物中心满足各种百货需求等,这些对于城市文化参与都很关键。具体见表4。
特色餐馆多少是一个地区美食消费的关键指标。从特色餐馆空间分布来看,北京的美食消费各区县都比较多,其中,最多的为朝阳,特色餐馆数量高达8466个,占全市总量的29.45%;其次是海淀区,特色餐馆数量为5113个,占全市总量的17.78%。特色餐馆在北京文化消费中占到很重要的位置。这到底体现了什么呢?本文认为,“吃”这件事对北京本地居民来说很重要,更重要的是,“吃”字背后所代表的饮食文化及其蕴含的多元社交文化,已经在人们生活中占据极其重要地位。
便利店提供了人们日常生活必需品,也反映了居民生活的便利性。从便利店空间分布来看,功能拓展区和发展新区比较多,其中,朝阳区的数量远远高于其他地区,高达2443个,占全市总量的29.17%。从生活便利性角度来看,朝阳区生活最为便利,其次是海淀区、昌平区、顺义区。
咖啡馆是休闲休息的空间,咖啡馆受青年人青睐,这样的场所往往能够聚集大量的青年人。从咖啡馆总量来看,其数量惊人,高达2900个。这说明北京年轻人比较喜欢到咖啡馆消费,在老龄化越来越严重的大趋势下,北京依然很年轻、很有活力,消费上保持着时尚、前卫、年轻化的特点。
健身房反映了人们对身体健康的重视,对体育锻炼和运动的需求与参与。从健身房的空间分布来看,朝阳区仍然居多,海淀区次之,其他地区都在全市均值之下。这说明,朝阳和海淀居住的人们更重视身体健康,对体育锻炼和运动的参与远远大于其他地区的民众。
购物中心最能反映一个城市的消费参与。从购物中心的空间分布来看,北京的购物热点地区主要集中在朝阳区、海淀区和东城区,其他地区的购物消费远远低于以上3个区。
表4 北京16个区市场类Ⅱ文化舒适物总量与分类人均的情况
第四,公共类Ⅰ(纯公共文化舒适物)文化参与略显不足,公共图书馆相对较少;博物馆、社区文化服务中心较为丰富,这反映了北京在现代化过程中,城市仍然保留着浓厚的传统主义和睦邻友好的城市文化特质。具体见表5。
博物馆是非营利的永久性机构,是公众获得知识、教育、欣赏文化遗产的重要场所。从博物馆空间分布来看,朝阳区博物馆最多,为97个,其次是东城区、西城区、海淀区,分别为63个、45个、43个,其他地区博物馆比较少,均在20个以内,多数为个位数。
公共图书馆是为市民服务的图书馆,一般由政府税收提供支持。相较于其他公共服务设施来说,公共图书馆数量较少,全市总量仅为25个;相对于北京庞大的人口来说,公共阅读参与极其匮乏。
文化馆和公共图书馆的情况类似,全市总量为19个。这方面设施与服务供给严重缺乏,市民参与严重不足。
文化服务中心是社区文化、体育、教育、科普等活动参与的主要场所。从设施空间分布来看,社区参与较为均衡,各个地区相差不大,城市发展新区略微高于其他地区。
表5 北京16个区公共类Ⅰ文化舒适物总量与分类人均的情况
第五,半公共文化参与比较活跃,尤其是人文景观、高校及其相关活动。半公共文化服务具有一定程度的公益性,但不像纯公共文化服务那样完全免费。该类设施与活动往往会收取一定费用或有准入条件的限制,比如购买门票或会员制。从具体类型来看,高校科研院所集中在海淀区,数量达9227个,占全市总量的85.29%。人文景观多分布在东城区和西城区,部分远郊区县也比较丰富,吸引大量的游客。美术馆总量比较多,朝阳区高达390个,占全市总量的37.5%;其次是通州区,达到265个,这与宋庄画家村有很大关系。公园总量丰富,文化演出场所需要进一步提升。具体见表6。
第六,文化参与折射出北京既传统又现代的特点,不同地区文化参与呈现出当地文化风格,比如朝阳区比较时尚与前卫,海淀区求知欲和上进心比较强。
表6 北京16个区公共类Ⅱ文化舒适物总量与分类人均的情况
具体见图2、图3比较。图2代表市场类文化舒适物,图3代表公共类文化舒适物。公共类往往代表着政府科层制的传统管理,市场类往往比较灵活和有弹性。从四种类型的文化参与地图来看,北京既保留了政府传统的一面,同时也具有强烈的现代化一面。北京既传统又现代的例子很多,比如博物馆代表着传统文化,咖啡馆代表着时尚现代文化,二者在北京都有着“惊人”的数量。
除此之外,不同区的文化参与呈现出不同的地方文化风格和美学特点。朝阳区在各种市场类文化舒适物数量上都高于其他区县,尤其是电影院、酒吧、KTV等娱乐性设施与活动居多,这反映出朝阳区时尚、前卫等地方文化风格。海淀区公共类舒适物多,其中半公共文化舒适物最多,尤其是图书馆和书店,这也反映出海淀这个区求知欲、上进心、价值理性追求等地方美学特点。
图2 市场类Ⅰ文化舒适物,市场类Ⅱ文化舒适物
图3 公共类Ⅰ文化舒适物,公共类Ⅱ文化舒适物
第七,文化舒适物组合特征明显,场景效应逐渐显现。不同文化舒适物的组合会产生不一样的场景效果。我们把22类文化舒适物进行相关分析。从相关系数来看,市场消费类文化舒适物中,如特色餐馆、电影院、书店、咖啡馆、酒吧、便利店等“小规模”的设施与其他绝大部分设施有着极强的关联性,有着“百搭”的特点。这说明,场景效应的发挥需要丰富多样的“小规模”或“小尺度”舒适物的加入。
第八,北京市民的文化参与,到底是由政府主导,还是市场主导?我们从 “自上而下”和 “自下而上”的两类文化舒适物中选择了服务功能相似的进行比较。比如,同样是阅读活动,市场服务体现为书店,政府公共服务体现为公共图书馆。二者总量有着显著差异,前者比后者高27.56倍。
对于观赏服务,由市场主导的艺术馆和由政府主导的博物馆在总量上有着显著差异,前者是后者的4.4倍。
同样,小规模的、社区层面的休闲娱乐活动,由市场主导的KTV、酒吧,比由政府主导的社区文化服务中心数量高出2~3倍。
从以上这几组数据对比来看,北京的城市文化参与目前仍然是市场主导型。
公共图书馆(25)VS书店(689)
博物馆(365)VS艺术馆(1623)
文化服务中心(317)VS KTV(745),酒吧(985)
公园(1466) VS 健身房(2145)
……
三、北京文化参与面临的挑战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继续深化,个体变得越来越富足已经是一种趋势;再加上以互联网为媒介的信息技术变革,使人们的文化参与变得更加“唾手可得”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挑战,北京也不例外。关于北京文化参与的挑战有很多,这里只选择几个关键的挑战进行讨论。
第一,文化参与的质量问题。随着人均经济收入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比较强烈,且品质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文化参与从数量到品质的转变。因此,城市文化舒适物的规划、建设与运营,不仅仅是数量多少的问题,更应该体现便利性、宜居性、多样性和公正性等城市新时代特点。
第二,文化参与需求的多样性与现有文化舒适物空间上的不均衡性之间的差距问题。一方面是文化需求越来越多样,个体服务越来越精细化;另一方面是现有设施与服务种类比较单一、分布不均衡,而且还存在参与的不平等现象。比如,根据2017年12月一项调查,公共文化资源分布均衡性评价满意度比较低。
第三,文化刺激城市经济增长的作用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很多文化消费活动还停留在单个设施或活动的消费上,地方作为一个整体空间的消费场景没有得到重视。
第四,设施陈旧、管理效率低、文化活动缺乏吸引力是造成市民文化参与不高的主要原因。政府传统的做法是包揽文化设施的出资、建设与管理运行,这造成很多活动缺乏市民参与的内在动力。
四、政策思考
提升文化参与是一项比较系统和影响长远的工程,需要转变政策思路,重视和提升地区文化参与,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转变规划理念,注重文化舒适物空间布局的多样性和正义性。改变文化场所运营理念,从单一的行政管理到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另外,无论是规划还是运营,要确保市民从过程到结果参与,最好能够建立正式参与机制。
第二,界定文化参与中政府、市场和社会的边界问题。哪些属于政府承担,哪些属于市场和社会组织可以承接,哪些属于居民自己来完成,需要清晰的权利与义务界限,最好有一个文化参与边界划分清单。
第三,培育市民参与的主体性,引入社会力量参与,激发市民文化参与的热情,从被动的服务接受者,转变为服务本身的创造者和供给者。比如,一些公共文化服务多数是“你演我看”,可否鼓励“大家一起演”,从服务的供给对象变成服务的主动创造者,真正培育居民文化参与主体性,有了主体性,兴趣和积极性才能提高。
第四,刺激文化消费方面,除了注重单个文化设施的消费带动作用,还要注重空间场景效应对消费的影响,注重不同舒适物组合。
第五,无论是政府公共文化服务,还是市场文化消费活动,都要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流意识形态的引领作用。比如,一些流行的网红视频APP,如果缺乏政府监管,低俗、暴力、色情的文化内容就很容易得到传播,从而入侵人们的社会生活,侵害和腐蚀年轻人,甚至下一代。
总之,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文化参与的议题会越来越重要,文化艺术对于城市与社区发展的作用会越来越明显。当我们谈论文化艺术参与时,远非经济增长那么简单,它还包括更广阔的人类福祉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