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牙龈间充质干细胞与牙周膜干细胞膜片牙周再生能力的实验研究*

2019-01-03邓蔡张丽历丹桂婷冷卫东

西部医学 2018年12期
关键词:牙骨质膜片牙周组织

邓蔡 张丽 历丹 桂婷 冷卫东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口腔医学中心牙周科,湖北 十堰 442000)

牙周病是成人牙齿功能丧失的主要原因,同时还与部分系统性疾病有关,对口腔及全身健康均有较大的影响[1]。牙周组织生理性和功能性的完全再生是治疗此类疾病的最终目标,但由于牙周解剖结构的特殊性,目前还未出现完全有效的治疗方案[2-3]。基于干细胞技术的组织工程是牙周再生研究的新方向,目前首选种子细胞是牙周膜干细胞(periodontal ligament stemcells,PDLSCs)[4],但其需要拔牙才能获得,应用受到限制。牙龈间充质干细胞(gingival mesenchymal stem cells,GMSCs)同为牙源性种子细胞,获得更为方便,本研究重点探讨GMSCs作为牙周再生种子细胞的可行性,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细胞培养试剂:α-MEM培养基、胎牛血清FBS,均购自美国Hyclone;0.25%胰蛋白酶、Ⅰ型胶原酶、二甲基亚砜 DMSO、维生素C-二磷酸盐、β-甘油磷酸钠、地塞米松、吲哚美辛,均购自美国Sigma;Dispase,购自美国Roche;L-谷氨酰胺,购自美国Gibco;青、链霉素(华北制药)。转染试剂:eFGP慢病毒载体,购自广州赛业生物科技;潮霉素,购自美国Sigma。膜片及模型制备试剂:EDTA凝胶、戊巴比妥钠、氯已定含漱液、阿替卡因肾上腺素注射液,均为国产;自制0.5%氯化血红素-维生素K1溶液、牛心脑浸液液体培养基、15%EDTA脱钙液。检测试剂:兔抗人多克隆GFP抗体,购自美国Cell signaling;免疫检测试剂盒、DAB显色试剂盒、DAPI染色液,购自北京中杉金桥生物;多聚赖氨酸粘片剂,购自美国Sigma;苏木素、伊红、二甲苯、无水乙醇等为国产分析纯。

1.2 实验仪器 二氧化碳恒温培养箱,购自德国HERAcell;倒置相差摄像显微镜,购自德国leica;低速台式大容量离心机、台式高速离心机、分光光度计,均购自德国Eppendorf;流式细胞分析仪,购自美国Beckman;超低温冰箱,购自美国Thermo Forma;厌氧菌培养箱,购自英国RUSKINN;麦氏比浊仪,购自美国BD;漩涡振荡器,购自上海沪西分析仪器厂;全自动脱水机,购自英国SHANDON;偏振光显微镜,购自日本Olympus。

1.3 动物材料 雄性比格犬4只,体重(9±1.7)kg,9~12月龄,由同济医学院动物实验中心提供。

1.4 实验方法

1.4.1 分离GMSCs和PDLSCs 征得患者同意后,采集牙周健康患者废弃的小块牙龈组织及健康前磨牙,原代培养GMSCs和PDLSCs,当细胞克隆生长达到培养瓶70%~80%后,以0.25%胰酶消化传代。当长梭形细胞胞质回缩为圆形时,终止消化。然后制备单细胞悬液。1:1传代,使细胞均匀铺于瓶底生长。当P1代细胞占瓶底的80%~90%后,再次将其制备为单细胞悬液,计数。随后将细胞悬液稀释至10个细胞/ml,接种到96孔板,100μl/孔,植入5%CO2、37℃孵育24h。于倒置显微镜下挑选并标记只含单个细胞的孔,加入培养液200μl培养。至30%~50%孔底面积被细胞铺满时,消化分离,获得具有自我更新能力的GMSCs和PDLSCs。

1.4.2 制备可稳定表达eGFP的GMSCs和PDLSCs 首先获得慢病毒转导最佳MOI值:制备P3代GMSCs和PDLSCs均匀细胞悬液,以103个/孔的细胞密度接种至96孔板,培养24h。采用无血清无双抗的α-MEM培养基将病毒梯度稀释至MOI分别为0、10、20、40、60、80、100、200,加入96孔板。在5%CO2、37℃饱和湿度下孵育。在荧光显微镜下持续观察细胞生长状况及绿色荧光蛋白表达情况,确定最佳MOI值。随后以最佳MOI再次转染细胞,转染8h后换用含10%FBS的新鲜α-MEM培养基,48h后换含有潮霉素的培养基筛选稳定表达eGFP的细胞。

1.4.3 制备GMSCs和PDLSCs膜片 将能够稳定表达eGFP的P4代GMSCs和PDLSCs吹打为单细胞悬液,均匀接种至培养皿,在37℃、5%CO2条件下培养24h,细胞充分贴壁伸展后加入膜片诱导培养液。至倒置显微镜下课观察到底部边缘出现细胞褶皱后结束培养。

1.4.4 动物模型制备 4只雄性比格犬均选择双侧下颌第2、3、4前磨牙(P2、P3、P4)作为手术牙位制备模型。首先以我院临床中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为取材对象,培养牙周来源的混合厌氧菌,培养至菌液浓度1.5×109CFU/ml后应用。随后手术暴露P2、P3、P4唇舌侧骨板,翻瓣后磨除根分叉区牙槽骨,制备冠根向约5mm缺损,磨除牙根处牙槽骨。蘸取混合菌液70μl,置于缺损内,缝合粘骨膜瓣。模型建立约2周后,可观察牙龈红肿,探诊出血,提示成功建立牙周炎Ⅲ度根分叉病变模型。开展牙龈基础治疗,并每日采用复方氯已定含漱液进行口腔卫生护理。

1.4.5 分组及膜片植入 每只比格犬单侧3颗患牙分别采用植入GMSCs膜片(GMSCs组)、PDLSCs膜片(PDLSCs组),或不植入膜片(空白对照组)。保证单侧3颗患牙处理方案不同、双侧同名牙处理方案不同。细胞膜片植入根分叉骨缺损区,术后3d给予5万单位/kg青霉素肌注,每天2次,每日继续应用复方氯已定含漱液,直至10天后拆线。拆线后每2~3天应用复方氯已定含漱液。

1.4.6 标本处理 膜片植入8周后,处死比格犬,取出实验牙及周围组织,脱钙后将每颗牙齿以近远中方向自牙体中央切成颊侧、舌侧两部分,分别包埋、制备3μm厚切片备用。

1.5 观察项目

1.5.1 HE染色 随机选取每个标本中的3张切片,经常规HE染色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形态学改变,测量如下指标:缺损高度、新生牙骨质百分比、新生骨面积百分比。其中新生牙骨质百分比指根分叉区新生牙骨质长度占牙根的比例;新生骨面积百分比指新生小梁骨占根分叉区缺损总面积的百分比。

1.5.2 天狼星红染色 随机选取每个标本中的3张切片,开展天狼星红-苦味酸试验,在偏光显微镜下观察新生牙周膜中的胶原纤维。评价标准:Ⅰ型,指胶原纤维紧密排布,双折光性强,纤维颜色呈黄色或红色;Ⅱ型指胶原纤维双折光性弱,排布呈疏松网状,颜色不固定;Ⅲ型指胶原纤维双折光性弱,呈绿色的细纤维;Ⅳ型指仅可见显示弱双折光的基膜,呈淡黄色。

1.5.3 免疫组化分析 切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GFP在新生牙周组织中的分布情况。

2 结果

2.1 3组HE染色结果比较 两种干细胞膜片植入后,根分叉区均有明显的牙槽骨和骨质再生,但新生牙骨质较薄,基质内含有丰富的牙骨质细胞。空白对照组牙槽骨和牙骨质再生较少。3组骨缺损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DLSCs组和GMSCs组新生牙骨质百分比、新生骨面积百分比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但PDLSCs组与GMSC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HE染色结果分析Table 1 Analysis of HE staining resulfs

注:与空白对照组相比,①P<0.05

2.2 3组天狼星红染色结果比较 GMSCs组:新生牙周纤维粗大,多垂直插入新生牙骨质,具备Sharpey’s纤维特征,偏振光显微镜下牙周韧带纤维主要为Ⅰ型,见图1A;PDLSCs组:与GMSCs组基本一致,见图1B;空白对照组:新生牙周韧带主要水平向插入新生牙骨质,不具备Sharpey’s纤维特征,偏振光显微镜下牙周韧带纤维主要为Ⅰ型和Ⅲ型,见图1C。

图1 三组天狼星染色结果图Figure 1 Three sets of sirius staining results

注:A.高倍偏振光显微镜下,牙周再生韧带主要为橙色,且多以>60°方向插入新生牙骨质;B. 高倍偏振光显微镜下,牙周再生韧带主要为橙色,且多以>60°方向插入新生牙骨质;C. 高倍偏振光显微镜下,牙周再生韧带主要为橙色或绿色,且多以<60°方向插入新生牙骨质

2.3 3组免疫组化结果比较 采用免疫组化分析检测再生组织中GFP红染骨细胞的表达,结果显示GMSCs组、PDLSCs组红染骨细胞占比接近,且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3组免疫组化分析结果Table 2 3 sets of immunoassay resuts

注:与空白对照组相比,①P<0.05

3 讨论

PDLSCs是研究较广泛的牙周再生组织工程种子细胞,已有较多研究证实了其具备良好的牙周组织再生潜能。袁萍等[5]研究显示,PDLSCs可表达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标志物STRO-1和CD146,且来源于牙周炎患者的PDLSCs具备更强的增殖潜能,但其成骨分化能力下降;体外培养鼠PDLSCs具备良好的增殖活性和矿化能力,但性能差于根尖乳头干细胞[6-7];安康康等[8]研究显示,PDLSCs具备良好的成骨和成脂分化能力。但该细胞来源有限,获取困难,并不适宜于临床大规模应用。

GMSCs同为牙周组织来源,其具备取材方便、易培养的优势,部分研究也证实其具备良好的成骨能力。研究显示GMSCs具备良好的成骨和成脂能力,且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能够抑制其的成骨能力、促进其成脂能力[9-10];陈岩等[11]研究显示GMSCs经诱导后具备矿化能力,且根端牙胚条件培养液能够诱导其分化。本研究结果与之一致,也观察到GMSCs膜片能够有效促进牙周组织再生。

为了有效对比观察2种膜片移植后在生物体内的增殖及分化情况,本研究对所移植细胞膜片进行了eGFP标记,再利用荧光显微镜能够有效观察到GMSCs和PDLSCs在体内的增殖和分化情况。2种细胞膜片组根分叉组织缺损区均有新生牙骨质、牙周膜和骨组织形成,而空白对照组几乎不能观察到上述新生组织。植入细胞膜片后,大部分新生牙槽骨在显微镜下呈橙色表达,这说明再生的牙周纤维主要为Ⅰ型,且天狼星红染色显示,可靠到多数胶原纤维垂直或接近垂直地插入新生牙骨质,而空白对照组牙周纤维束多与牙根面平行,并不具备正常功能,提示细胞膜片对新生牙周围韧带具有调节作用[12-14]。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植入细胞膜片后,大部分新生的牙周组织来源于植入的可稳定表达GFP的干细胞,上述结论均提示GMSCs与PDLSCs一样,能够形成牙周膜、牙槽骨可牙骨质。但免疫组化结果也表明,并非所有的再生组织都能表达绿色荧光蛋白,这说明机体内源性前体细胞也参与修复了牙周缺损。由此可推测,GMSCs和PDLSCs具备2种促牙周组织再生能力,可直接分化为牙周组织,对宿主内源性前体细胞有间接调控途径。研究也证实PDLSCs能够激活机体Wnt信号通路,从而调控其他细胞的分化[15-18]。总之,GMSCs与PDLSCs细胞膜片均能够有效促进牙周再生,基于获得方便性上进行对比,采用GMSCs更具优势[19-20],具备更广泛的应用空间。

4 结论

本研究显示PDLSCs细胞膜片能够有效促进牙周再生,但其获得相对困难;GMSCs的促牙周再生能力于PDLSCs相近,且获得更为方便。

猜你喜欢

牙骨质膜片牙周组织
根面平整在牙骨质撕裂治疗中的临床分析
橡胶膜片耐液体性能及等级评定
VEGF和PDGF联合诱导的BMSCs膜片复合马鹿角粉/PVA支架的体内成血管相关研究
间断性PTHrP对成牙骨质细胞凋亡及矿化的影响
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炎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与分析
牙周组织再生术与正畸联合治疗牙周炎患者临床效果分析
等张力钛膜片翻转特性研究
厚度梯度对钛制椭球形膜片翻转性能的影响分析
Wnt5a在小鼠牙骨质发育中的表达特点及其对成牙骨质细胞分化的影响
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正畸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