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宝贝不哭 爱在泰心

2019-01-03刘文生

中国医院院长 2018年22期
关键词:先心病家属患儿

文/本刊记者 刘文生

在医院,让宝贝不哭,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但这并不妨碍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以下简称“泰心医院”)向着这个理想前行。

“宝贝不哭是我们的理想,你说能100%实现吗?不可能。但我们希望通过努力,让更多孩子不哭,让更多孩子哭的时间短一点,哭的声音小一点。”泰心医院住院患者服务中心主任马力说这话时,语气柔软得像水,却透着一股子坚韧,让人动容。

2016年,泰心医院与多伦多病童医院建立全面合作关系,在后者指导和帮助下,医院成立了由医生、护士、心理咨询师、技师、志愿者管理和护理员等组成的社会心理教育组(Social Psychology and Education, SPE),为患儿及家属提供社会、心理和教育支持。“宝贝不哭”的理想就此开启。

目前,国内专门从事儿童生活支持职业的人员相对较少,人们普遍认为孩子什么都不懂,常常隐瞒病情,欺骗孩子。事实证明,这些善意的谎言往往会让孩子产生恐惧、不信任,对孩子身体和心理带来极坏的负面影响。

泰心医院做这件事并非追求时髦,也并不打算在国内创造什么模式。在泰心医院院长刘晓程看来,这是泰心制度和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人文泰心

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与科技飞速发展,体现在医疗行业就是医疗技术、设备达到世界一流,但人文缺失的弊端日益凸显。“医生把病人看成生物体,得了病,全是生理、病理、药理,往往病治好了,心理出了问题。这是患者没有获得感的重要原因之一。”刘晓程认为,医院管理要从医学生物学向医学社会学转换,更多关注人的社会属性。作为心血管病医院,泰心医院面对的多是大病患者,因此,自建院之日起,医院就非常重视患者看病之外的心理服务。

泰心医院是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兴建的公立三甲心血管病专科医院,有所不同的是,它没有行政级别,没有事业编制,全员从社会招聘,五险一金都被纳入社会保障体系……

特殊的体制下,生产关系发生变化,生产力得以解放,人际关系随之变化,医院文化也发生变化。15年来,认同医院价值观的人纷纷而来,刘晓程说,这是自由恋爱,好了结婚,不好还可以离婚。现在医院800多名员工,每年流动率不超过2%。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安慰、总是去帮助”,泰心医院创造性地设计和开展了具有泰心特色的新型医学人文服务体系。医护人员全方位地关注患者的需求和疾病的发展,在治愈躯体疾病的同时,加强心理因素的排查和有效干预。

泰心医院床护比1∶1.06,护士占总职工数的44%,俨然成为医院管家。医院率先推行护理工作模式转变,四次通过JCI,护理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借鉴多伦多病童医院经验,2017年,医院成立客户服务部(后改为住院患者服务中心),与通常意义上的客服部不同,该部门试图构建一个医生、护士、患者、家属四位一体的沟通体系。

住院患者服务中心由8人组成,其中3人为心理学专业。部门开展患者心理教育,服务对象覆盖从婴儿到80岁老人的全人群。刚刚降临人世的孩子需要人文关怀吗?很多人摇头,但每个孩子分明都是哲学家,他们的心理与成人不同,但不代表没有心理。

关注孩子,让宝贝不哭,医院SPE项目负责人马力要带领团队开展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作。挑战不可能,这当然也是泰心文化。

刘晓程 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院长

马力 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SPE项目负责人

泰心医院一向关注小儿先心病的预防与治疗,目前与国内外多个慈善项目开展全方位合作,免费为来自27个省区市、18个民族的11000多名孤、贫先心病儿童实施了先心病根治手术。医院还与天津市妇儿保健中心合作,在国内率先开展儿童先心病筛查工作,已筛查110余万儿童,有手术指征的患儿得到了及时手术。

小儿先心病的临床发生率较高,约占先天性畸形的28%,患儿常出现反复呼吸道感染、生长发育受限和消瘦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缺氧、休克甚至死亡。先心病患儿年龄相对较小,疾病耐受力差,在治疗过程中常出现不配合等情况,一定程度上影响治疗及预后。

同时,由于不能与其他正常的小朋友一样生活学习,住院几率高,因而性格较为内向,生活自理能力较差,在治疗过程中极易受外界陌生环境因素影响而出现哭闹、反抗、回避、焦虑或恐惧等负面情绪,进一步影响治疗的依从性。家长在照护患儿的过程中,尤其是患儿哭闹时,因心疼孩子和担心病情及治疗效果,也存在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就对医护人员的工作质量提出较高要求,极易导致医疗纠纷。

因此,医务人员既要治疗患儿的躯体疾病,考虑其心理需求,又要顾及多个家属的情感需求,要根据不同年龄段小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提供针对性诊疗服务和社会心理支持。

针对成人的心理评估、心理教育可以通过交流、沟通实现,但对孩子而言,却是行不通的。所以,在儿童心理干预与教育方面,医院更多地借鉴了西方国家的经验。

迪士尼乐园

2016年,泰心医院与多伦多病童医院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在儿童医疗、护理、管理、社会心理教育等方面展开一系列交流与支持。2017年2月,泰心医院成立旨在为患儿及家属提供社会、心理和教育支持的社会心理教育组(SPE)。

SPE组最先要补的课,是儿童心理学。马力和她的团队更多借助和多伦多病童医院的合作关系获得培训机会。

两年来,加拿大专家先后有3人次来泰心医院进行指导,每次为期两周,SPE组成员4人次到多伦多病童医院交流学习。国外的观念深深地影响和改变着SPE组成员。

马力在多伦多看到,一个孩子吃药,医院几个人围着转,一个多小时才吃进去。他们的理念是,药一定要让孩子自己吃。因此,几个人在那儿给孩子讲,吃了药会怎样,不吃会怎样。在多伦多的医院,专门从事人文工作的很多,除了生活专家外,还有社会工作者。这样的条件,国内医院很难具备。

没有国外的条件,可以有自己的探索。泰心医院根据实际情况,为儿童服务做了一系列工作。马力说:“我们就是让孩子感受到,来的不是医院,而是迪士尼乐园。”

为此,医院购买了大批适用于不同年龄段的儿童玩具、图书,购置了iPad,每个病房均安装了电视机,并重新改造活动室。SPE组在儿科病房活动室定期开展不同主题的娱乐活动,以丰富住院生活。麦当劳叔叔以及泰达幼儿园老师定期组织活动,为患儿创造轻松愉悦的住院环境,让其仿佛置身于麦当劳之家和幼儿园。

SPE组采用模拟娃娃、相册和视频等方式,为内科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的患儿及家属进行围术期健康教育,提供术前心理准备,以减少焦虑等负性情绪,更好地配合治疗。

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SPE小组

孩子对医护人员的恐惧似乎与生俱来。医院根据患儿不同年龄段的生长发育特点,采用治疗性玩具(如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等),通过扮演医生、护士的方式,让患儿掌握一些简单的医学常识,减少对身着白大褂的医护人员的恐惧。

SPE组成员善于通过患儿的绘画、日记,了解其内心真实感受,针对性给予心理疏导。同时,教授患儿简单的应对策略,从而减少或消除对其各种诊疗性操作的恐惧。

患儿一见到针头便哇哇大哭,针对这一常见情景,SPE组成员在患儿进行各种侵入性诊疗操作前,与患儿及家属分享相关信息,告知患儿及家属操作的重要性、具体步骤及如何更好地配合治疗,等等。

进行诊疗操作时,通过言语沟通、肢体接触和分散注意力等方法,安抚患儿情绪。诊疗操作后,继续给予患儿社会心理支持,鼓励家属最大程度地参与全程治疗,以减少患儿的住院心理创伤,提高治疗的依从性。

患儿进行内科介入治疗/外科手术前,SPE组成员首先评估患儿及家属的心理状态和应对情况,有针对性地给予围术期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同时将相关信息及时反馈给介入中心/手术室的责任护士,有利于医务人员更好地从生理、心理和社会等方面连续性照护患儿。

介入中心/手术室护士通过玩具、动画片、iPad游戏的应用,让患儿“开着小汽车”进入手术间,缓解了患儿对陌生环境的恐惧,避免了以往患儿被强行抱离父母而送入介入中心/手术室的情景。针对有明显负性情绪或应对不良的患儿,手术当日SPE小组成员与家属共同安抚患儿情绪,陪同患儿安全、安心地转入至相关科室。

SPE组开展的极具创意、闪耀人性光芒的工作太多了,细节无处不在,爱心融入一言一行,背后是对生命的尊重与关爱。

自觉行动

有的孩子离开时,会抱着SPE的护士不放。这样的场景打动了马力,这是对他们工作最好的褒奖。

“宝贝不哭”项目开展初期,有人着急,有人不理解,半年以后,全院的理念发生变化,SPE组开展工作变得得心应手。目前,SPE组成员分别在儿科病房、ICU、手术室、介入中心和门诊等儿科系统开展工作,得到医护人员和家属的广泛好评与大力支持。

现在,“宝贝不哭”已成为全院的自觉行动。无论何时何地,听见孩子哭声,医生护士都会停下来,看看孩子为什么哭?SPE组不再单枪匹马,这是马力最乐意看到的。

她透露,接下来,还要策划一些新项目,如带着要手术的孩子参观手术室和ICU。

猜你喜欢

先心病家属患儿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11 366例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和检出情况分析▲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先心病患儿营养评估及营养干预效果评价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早孕期超声心动图在胎儿严重先心病中的应用
“暖男”石卓:用怀抱安慰患儿
特发性矮小患儿血中p53及p21waf/cip1的表达
385例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围生结局及预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