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骨道固定的肌腱缝线在指深屈肌腱止点重建中的应用

2019-01-03缪华李金付王松明刘正涛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8年4期
关键词:止点缝线克氏

缪华,李金付,王松明,刘正涛

(靖江市第二人民医院 手外科,江苏 靖江 214500)

手指指深屈肌腱Ⅰ区损伤是指肌腱断裂处距止点在1.0 cm或以内者,在手外伤临床上较常见[1],修复方法目前以微型骨锚应用最多,费用高,患者经济负担重。近期我们对12例手指指深屈肌腱Ⅰ区损伤采用经骨道固定的肌腱缝线重建指深屈肌腱止点,术后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2例12指,男8例,女4例;年龄18~62岁,平均41岁。其中拇指3例,示指4例,中指3例,小指2例,均有明显的外伤史,均无骨折。开放性损伤8例,其中机器绞伤5例,切割伤3例;闭合性损伤4例。伤后至手术时间均在6 h以内,临床检查表现为患指呈过伸位,远侧指间关节不能主动屈曲。

1.2 手术方法

手术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进行,常规术区消毒,闭合性损伤采取手指掌侧“S”形切口,开放性损伤在原创口基础上行“Z”形延长切开,显露回缩指深屈肌腱近、远断端[2]。本组中8指断端距止点残留肌腱3.0 mm,其余4指指深屈肌腱完全撕脱,均无法直接与止点肌腱缝合。用直径1.2 mm的克氏针钻头在远节指骨近端指深屈肌腱止点附近横向钻孔,用2/0涤纶线圆针拉直连同肌腱线沿骨道穿出临时放置,用Kessler法缝合指深屈肌腱断端,与经骨道穿出的肌腱线打结,使屈肌腱缝合固定在骨面上,用3/0涤纶肌腱线予指深屈肌腱周围扇形间断固定缝合在掌侧关节囊附近的软组织或残留的止点肌腱上,术中同时修复损伤的指神经和指动脉。

1.3 术后处理

开放性伤口手指常规行抗感染药物治疗,术后功能康复训练包括:⑴包扎手指后,用动力支具固定伤指于功能位,术后第2天在医生指导下做主动伸、被动屈动作(早、中、晚各30 min,锻炼3周)。⑵3周后行主动屈指锻炼,次数逐渐增加。

2 结果

本组12例12指,术后均经3~12个月随访,在早期功能康复训练时,未发生肌腱二次断裂,伤指远节主动屈曲功能良好,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3],本组均为优。

3 讨论

Ⅰ区指深屈肌腱损伤,以往抽出钢丝修复法应用多,对屈肌腱近断端损伤较大,钢丝松紧不易掌握,容易发生指端血循环障碍,钢丝暴露皮下容易引起针孔感染,优点是固定相对牢靠。经骨道固定的肌腱缝线修复法对屈肌腱损伤小,方便早期配合动力支具行功能康复训练,术后功能训练时需强调手指关节活动幅度,较快频率和较大强度的患指活动易造成肌腱二次断裂。本组12例12指,均未发生肌腱二次断裂,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我们建议在术后2周即可开始有计划地主动功能康复训练,但是穿过骨皮质的肌腱缝线固定强度有一定局限性,在术后4~6周不建议患指进行抗阻力功能训练[4]。当Ⅰ区合并Ⅱ区指屈肌腱损伤时,相比于常规的克氏针和钢丝固定,我们用经骨道固定的肌腱缝线在指深屈肌腱止点重建修复术中可以更加灵活多段牢靠修复,起到减张作用,降低屈肌腱损伤程度,临床上肌腱愈合率高,无异物反应。

该术式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当Ⅰ区指深屈肌腱损伤伴远节指骨较大撕脱骨折时,骨折固定没有传统的克氏针和钢丝及钢板内固定强度高,肌腱止点再次断裂的可能性大,不建议使用本方法。

图1 术前

图2 术前X线片

图3 术中肌腱缝合

图4 缝合术后

图5 ,6 术后随访

术中注意事项:术中经骨道固定的肌腱缝线应选用较粗且牢靠的2/0涤纶线,钻孔骨道时,克氏针钻头沿垂直指骨纵轴线反复来回磨钻,骨道内平滑后,肌腱线针头拉直经过骨道,避免将针头折断残留在骨道内,屈肌腱前移过程中,只需接近肌腱止点撕脱位置即可,不要过度用力拉,肌腱张力过大会影响术后早期功能训练和肌腱愈合。

猜你喜欢

止点缝线克氏
微创克氏针经皮固定治疗第5掌骨骨折
微型锁定钢板螺钉与克氏针治疗闭合性掌骨骨折的疗效分析
改良的骨腱道成形穿引肌腱段重建伸肌腱止点治疗锤状指
除草剂敌草快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的毒性研究
锚钉结合编织缝合法在伸肌腱止点损伤中应用的疗效观察
剖腹产横切口两种缝线缝合的对比探讨
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浅层(sMCL)止点的解剖学及有限元分析
外科缝线标准中线径问题的研究
克氏针夹头的临床应用
缝线抗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