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T与MRI在早期股骨头坏死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2019-01-03曾燕文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8年4期
关键词:小梁股骨头骨髓

曾燕文

(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放射科,广东 惠州 516000)

诱发股骨头坏死的原因较多,如外伤、长期嗜酒、服用大剂量激素等。由于股骨头血供中断,股骨头发生缺血性坏死,增加股骨头发生塌陷的风险,出现关节功能障碍[1]。因此,加强早期诊断和治疗,有利于病情控制。多层螺旋CT,MRI是目前临床常用的检查方法,为探讨不同检查方法在早期股骨头坏死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对2016年1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56例早期股骨头坏死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56例,共98髋,所有患者均表现有髋部疼痛、走路跛行、患侧关节活动受限等。其中男32例,女 24例;年龄 35~68岁,平均(56.2±2.4)岁。单侧35例,双侧21例。致病原因:外伤史28例,使用激素类药物10例,嗜酒8例,骨质疏松症6例,原因不明4例。

1.2 检查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多层螺旋CT及MRI扫描,两次检查间隔时间24 h内。

1.2.1 CT扫描

选用美国GE LightSpeed 64排螺旋CT,参数设置:电压120 Kv,电流300 mAs,层厚5 mm,层距3 mm。所有患者均取仰卧位,行两侧髋关节扫描,扫描范围从髋臼顶部至股骨小转子水平位置。

1.2.2 MRI扫描

选用荷兰飞利浦1.5 T超导型核磁共振扫描仪,参数设置:SE标准序列(T1W1:重复时间(TR)500 ms,回波时间(TE)20 ms,层厚 6 mm,层距 1 mm,矩阵 256×256,FSE 序列(T2W1:TR 2000 ms,TE 100 ms,层厚6 mm,层距1 mm,矩阵256×256)。患者取仰卧位,选用体部线圈,行双侧髋关节横断面、冠状面扫描。

1.3 股骨头坏死临床分期

采用ARCO分期系统[2],0期:临床体征检查均正常;Ⅰ期:股骨头形态正常,CT扫描可见骨质稀疏,MRI扫描可见点状或条状信号;Ⅱ期:经CT,MRI扫描均可见局部硬化、囊变,无股骨头塌陷;Ⅲ期:出现新月征,经CT扫描可见股骨头塌陷,但股骨头尚未变形;Ⅳ期:骨关节间间隙狭窄、关节破坏,出现退行性骨关节病。早期病变:0~Ⅱ期;中晚期病变:Ⅲ~Ⅳ期。

1.4 观察指标

由两名高年资、经验丰富的诊断医师进行阅片,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各临床分期股骨头坏死的检出率及早期典型征象的显示情况。

1.5 统计学处理

选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计数数据进行分析,以 n(%)表示,组间两两比较采取 χ2检验,P<0.05代表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种方法对各临床分期股骨头坏死检出率比较

本组56例(98髋)早期股骨头坏死病例中,Ⅰ期26髋,Ⅱ期27髋,Ⅲ期26髋,Ⅳ期19髋,其中MRI对股骨头坏死总检出率高于CT,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表 1)。

2.2 两种方法对早期股骨头坏死典型征象检出率比较

两种检查方法在线样征、骨髓水肿、骨小梁模糊的检出率比较有较大区别,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种检查方法对局部囊变的检出率无较大区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 2)。

表1 CT与MRI对各临床分期股骨头坏死检出率比较(髋,%)

表2 CT与MRI对早期股骨头坏死典型征象检出率比较(n,%)

3 讨论

股骨头坏死多由创伤或非创伤原因引起,早期为股骨头血供障碍,骨髓和骨细胞成分坏死,进而诱发股骨头结构改变,髋关节受累、关节活动受限等,致残率较高。早期诊断股骨头坏死,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对控制病情进展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临床诊断股骨头坏死的方法较多,如X线、CT,MRI扫描等,其中X线检查对早期股骨头病变不敏感,易造成误诊,从而延误患者最佳的治疗时机[3]。多层螺旋CT是临床常用的检查方法,具有检查方便、密度分辨率高、空间分辨率高的特点,可防止骨质结构重叠,能清晰观察到骨皮质破裂及股骨头凹陷情况。在股骨头坏死早期,骨髓和骨细胞成分基本坏死,但股骨头结构未出现异常,早期采取CT扫描难以发现病变。而MRI检查技术的应用,与CT扫描相比,其软组织分辨率更高,能清晰显示股骨头坏死区域的解剖结构。当股骨头区域发生骨质改变、骨细胞成分坏死时,经MRI扫描,可显示异常信号区,即T2W1高信号影,T1W1低信号影;随着病情进展,出现骨髓水肿、炎症浸润时,MRI扫描可见T2W1,T1W1低信号表达增强;随着股骨头坏死进一步发展,出现骨密度异常、骨小梁形态异常、局部囊变时,CT与MRI扫描均可检出[4,5]。本组结果发现:CT及MRI对Ⅲ~Ⅳ期股骨头坏死的检出率均较高,而MRI对Ⅰ~Ⅱ期股骨头坏死的检出率高于CT,且MRI在线样征、骨髓水肿、骨小梁模糊的检出率均高于CT,这与侯新民等[6]报道结果相似。由此说明,在早期股骨头坏死诊断中,MRI检出率高于CT。

综上所述,MRI扫描对早期股骨头坏死的检出率高于CT,同时能清晰显示早期线样征、骨髓水肿、骨小梁模糊、局部囊变等,具有良好的临床诊断价值。

猜你喜欢

小梁股骨头骨髓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潜在失调基因的鉴定
骨髓18F-FDG摄取模式在初诊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诊断骨髓浸润的价值
骨髓中缺氧诱导因子1α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表达
补 缺
赞美骨髓
补缺
易于误诊为股骨头坏死的股骨头内病变的鉴别诊断
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青光眼临床意义探析
3D VOI 技术在SPECT三时相骨显像对股骨头坏死早期诊断的应用
微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