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康复护理干预对腰椎管狭窄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2019-01-03鹿嫣一
鹿嫣一
( 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 , 辽宁 大连 116033 )
在对腰椎管狭窄的临床治疗中,手术是最为有效的治疗方式。但由于术后护理干预不当,术后患者恢复效果欠佳。在研究中发现,对腰椎管狭窄患者术后给予系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具有较为明显的治疗效果[1]。为了进一步研究系统康复护理干预对腰椎管狭窄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我院选取了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接受腰椎狭窄手术的50例患者作为对象,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总结,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接受腰椎狭窄手术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先后就诊的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5例,男14例,女11例,年龄为58-83岁,平均年龄为(70.5±12.5)岁;观察组:25例,男13例,女12例,年龄为57-85岁,平均年龄为(71.0±14.0)岁;2组患者年龄、病情、性别等基本资料相比,不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性研究。
2 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系统康复护理,内容包括:(1)心理康复护理:护理人员应做好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并提高患者治疗的自信心和配合的依从性。(2)体位护理:患者清醒3-5小时后,指导患者进行翻身,防止翻身过早导致伤口出血。在具体翻身过程中,护士应一手置于患者的肩部,一手置于患者的髂脊部,保持双手同时用力,对患者进行轴线翻身,避免患者在翻身过程中因脊髓发生过度扭曲而加重伤口出血。(3)皮肤护理:术后,护理人员应做好患者的皮肤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皮肤受压情况,并对其及时进行按摩,以免发生压疮;(4)伤口引流护理:术后,护理人员应做好患者伤口引流液管护理,保持其通畅,避免出现扭曲、受压、脱出和折叠等现象。同时并对引流液的颜色、引流量进行密切的观察和记录,一旦发现异常现象,应及时报告主治医生,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5)饮食护理:术后,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科学的饮食计划,指导患者进食高维生素、富含胶原纤维等清淡可口、易消化的食物,如:新鲜蔬菜、香蕉、豆制品等,而应禁食生冷、辛辣等食物。同时,在患者术后的3-4周,可在患者饮食中加入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动物肝脏、鸡蛋、牛奶、鱼等;术后5-10周后,可在饮食中加入骨头汤、鸡汤等补气养血的食物;(6)功能锻炼:术后次日,就可以指导患者进行上肢运动,并指导患者双侧交替出拳。术后3天,指导患者进行伸膝练习,并展开直腿抬高练习。术后7天,对患者进行腰背肌锻炼,但训练动作不宜过度;(7)出院指导:患者出院之前,护理人员应做好健康宣教,指导患者3个月内不宜进行重体力活动,尽量减少脊柱活动;3个月后方可逐渐恢复到正常活动,对腰背肌持续锻炼6-12月以上,并定期到医院进行复诊。
3 观察指标与判断标准:利用下腰疼痛评分表(JOA)对患者的下腰疼痛状况进行评分,患者得分越高,表明疼痛程度越高;统计患者并发症发生人数,并计算出并发症的发生率。
5 结果
5.1 2组患者JOA评分对比:术后,观察组JOA评分为(5.21±0.17)分,对照组JOA评分为(8.75±0.34)分,对比2组数据,结果显示:观察组JOA(下腰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t=46.533,P=0.000)。
5.2 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术后,观察组出现脑脊液漏2例、下肢静脉血栓1例、感染1例,其并发症发生率为16.00%(4/25);对照组出现脑脊液漏3例、下肢静脉血栓2例、感染4例,压疮1例,其并发症发生率为40.00%(10/25)对比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x2=14.286,P<0.000)。
讨 论
腰椎管狭窄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病症,以中老年人为主要病发群体,患者常常表现为下腰疼痛,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在临床的治疗中,均是对患者进行椎板成型减压术的方式,以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但术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患者常常出现酸胀不适、肢体麻木、活动受限等情况,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影响了患者的康复和预后。
因此,对于腰椎管狭窄术后的患者,必须要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系统康复护理干预,从心理、饮食、伤口引流、皮肤、体位、功能训练、出院指导等多方面[2],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护理干预措施,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对腰椎管狭窄术后患者给予系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患者的JOA评分为(5.21±0.17)分,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的患者。且患者在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约为16.00%。综上所述,系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对于腰椎管狭窄患者的术后康复极为有效,改善了患者的疼痛程度,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