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声下股神经-股外侧皮神经联合阻滞麻醉在髌骨骨折手术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2019-01-03曹亚飞

中国伤残医学 2019年2期
关键词:髌骨硬膜外麻醉

曹亚飞

( 锦西石化医院 , 辽宁 葫芦岛 125001 )

我院在对25例髌骨骨折患者手术治疗中,采用超声引导下的股神经-股外侧皮神经联合阻滞麻醉处理方法,效果相对可观,现总结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取2016年4月-2017年8月在我院接受髌骨手术治疗的45例骨折患者,男29例,女16例,ASA为I-II级,年龄21-73(45.6±6.1)岁,体质量44-78(58.4±3.6),排除有局部麻醉禁忌证以及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异常者;且患者对本次研究知情,主动签署了《手术知情同意书》。按照麻醉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20例与观察组25例,2组病例年龄、性别、体质量等一般资料经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2 方法:所有病例入室后均严格监测血压、心率、体温等指标,采用18G建立上肢静脉通路。(1)对照组:硬膜外麻醉;硬膜外穿刺取L2-3,向头部置管,麻醉药物选择10-15 ml 2%利多卡因,手术操作期间结合患者实况,调整麻醉药物用量。(2)观察组:仪器选择SEQUOiA.512、Antares、PHILPS.iu22, 探头频率:9-14MHz。 股神经阻滞:协助患者保持仰卧位,穿刺位置选择患侧肢体腹股沟韧带下股动脉外端大概0.5-1.0cm处,进针深度在0.5-3范畴中通常可以触及到异感,回抽过程没有血液回流时方可缓缓灌注0.25%布比卡因20ml、应用1个手指于穿刺位置远侧按压,以提升局麻药向头侧的弥散率。再进行同侧股外侧皮神经阻滞,具体是标记髂前上棘位置。应用22G、4 cm针顺沿标记点为主进针穿刺。持续进针直到阔筋膜结构出现破损并产生突破感,通常以“嘭”一下的突破感为准。继而把10ml的0.25%布比卡因,由里向外扇形注入阔筋膜表层。

3 观察指标:(1)运动阻滞:包括麻醉见效时间与持续时间2项指标。(2)血流动力学:分别在麻醉实施前(T0)、5分钟(T1)、10分钟(T2)、20分钟(T3)时,记录患者的HR、MBP水平。(3)不良反应:对于手术结束24小时中有镇痛需求的病例数、恶心呕吐以及尿潴留发生情况进行统计。

5 结果

5.1 2组运动阻滞监测情况比较:观察组麻醉见效时间与持续时间分别为(10.8±4.2)分钟、(181.9±70.2)分钟,对照组为(12.9±4.0)分钟、(263.5±98.1)分钟。观察组患者运动阻滞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5.2 2组血流动力学监测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在T0、T1、T2、T3时MBP监测结果分别为(92.2±10.3)、(88.6±8.9)、(87.8±8.8);HR监测结果分别为(96.5±9.2)、(83.1±9.3)、(84.1±9.3).对照组患者在对应时间点MBP监测结果分别为(93.2±9.3)、(81.4±9.5)、(84.1±10.5);HR监测结果分别为(86.6±9.4)、(83.1±10.4)、(84.5±10.6)。可见,麻醉前2组患者MBP、HR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2组病例在麻醉后 5、10、20分钟的 MBP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R差异不显著(P>0.05)。

5.3 2组不良反应对比:手术结束24小时内,观察组中无1例患者有镇痛需求,恶心呕吐者1例(2.5%);对照组有9例患者提出镇痛需求,占30.0%,出现恶心呕吐症状者8例,占26.7%。可见观察组患者在上述不良反应症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病例在术后24小时内均没有产生神经并发症或水肿。

讨 论

髌骨骨折是临床上极为常见一类损伤,髌骨局部肿胀、疼痛、膝关节无法自主伸直、经常合并皮下瘀斑以及膝部皮肤擦伤是其主要临床表征。相关报道显示,骨折在全身骨折中所占比例约为1.0%,20-50岁是病症好发年龄段,且具有一定性别倾向,男性发病率是女性的2倍左右[1]。但是伴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推进,老年患者髌骨骨折发生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针对髌骨骨折>2-3mm移动、关节不平整>2mm、合并伸肌支持带撕裂者,手术治疗通常是良好方案。但是老年患者因为硬膜外腔结构发生改变、椎间隙变窄,且部分患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血管硬化等慢性基础性疾病,以致硬膜外穿刺过程困难重重,且出血发生率增加,这也是最近几年中老年患者手术麻醉方式被研究的原因之一[2]。

腰硬膜联合麻醉具备了硬膜外麻醉和腰麻双重优势,即具备了腰麻的可靠性,同时也有硬膜外麻醉的灵活性,联合应用优势互补[3]。腰硬联合麻醉见效时间相对较快,阻滞完全,由于有脑脊液回流作指征,故此成功率相对较高。股神经阻滞多被应用在股神经痛、股部前侧痛外科手术治疗中。解剖股神经由 L2-4脊神经前支构成,从腰大肌下部外侧缘穿出,顺沿髌肌前降低,经由腹股沟韧带中点偏向外侧进入股三角,先分成前后两股,再各自分为肌支与皮支。股神经阻滞具体是把局麻药液注射至股三角内股神经周边,局麻药液渗透至神经内部就会实现对痛觉阻滞。

我院在对25例髌骨骨折患者选择在超声引导下的股神经-股外侧皮神经联合阻滞麻醉方法,发现患者在全麻诱导下整体感觉舒适,术中与术后镇痛效果优良,仅有1例患者术后24小时有镇痛需求,发生率仅为2.5%,与相关报道结果相似。采用该麻醉处理方式,患者术后能够自然苏醒,有助于提升患者及其家属对麻醉方式的满意率,将其紧张情绪降至最低水平。有研究结果显示,采用0.25%的5%布比卡因行股神经和股外侧皮神经阻滞镇痛时间通常可以维持15小时,多数患者术后无痛感或VAS(视觉模拟评分)<3分的轻度疼痛,能够明显降低术后阿片类药物使用量[5]。且笔者在本次实践研究中发现,对于髌骨骨折且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骨神经阻滞产生的麻醉效果优良,具备麻醉阻滞时间长、术后镇痛效果优良、操作过程简单且安全、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等优势,联合股外侧皮神经将会取得更好效果,具有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髌骨硬膜外麻醉
寻找最“长寿”的膝盖
硬膜外分娩镇痛对催产素引产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
带线锚钉缝合固定治疗髌骨软骨骨折的疗效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麻醉安全与质控》编委会
走路膝关节总是发软当心髌骨脱位
产科麻醉中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探究
二分髌骨患者合并髌骨骨折诊断治疗1例
地氟烷麻醉期间致Q-T间期延长一例
改良硬膜外导管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