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杂病论》癥瘕积聚的辨治特色探析
2019-01-03祁连明
祁连明
(山西省平定中医医院中医内科,山西 阳泉 045200)
癥瘕积聚属于中医学中的专用语言,症状表现为指腹内有结块,同时出现胀、或痛、或满、或异常出血的一种病症。最早的关于癥瘕的记载出自于《黄帝内经》,其后《难经》中对其也有一定的叙述。张仲景在《黄帝内经》和《难经》关于癥瘕的记载上,归纳出癥瘕的症状表现和治疗方法,详细记载于《伤寒杂病论》一书中,对癥瘕积聚病症的治疗发挥了极大的作用,时至今日,在临床治疗中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性。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至今在临床上仍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1 《伤寒杂病论》中癥瘕积聚的辨治思想
《伤寒杂病论》中记载的癥瘕的治疗方法所包含的辩治思想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本虚标实,辨证施治
据《伤寒杂病论》所述,脏结的原因多为脏虚阳衰,阴寒在脏内部过久积郁而来。症状属于正虚邪实的表现,正虚包括了五脏六腑、气血不足,脏器官衰弱。邪实则是寒气入体,气血不畅,血脉不通。发病位置主要在肝肾,还包括心、肺、脾、胃等多个器官,因此每当发病,病情往往较为复杂。患者体征主要有胸胁发硬疼痛,有的饮食较为正常,有的则出现食欲不振,频频下利,严重的更可能在胁下出现痞块和肚脐连接,舌苔泛白、寸脉浮动无力,关脉表现小等[1]。
1.2 痰瘀同治
《伤寒杂病论》记载,癥瘕积聚病症的主要原因是虚实混淆、虚多过实,所以在治疗的时候要扶正祛邪同时进行,扶正要注意祛邪,攻邪也要记住扶正,张仲景治疗癥瘕积聚在使用活血化瘀的中药达到祛邪的目的,还要加上伍扶助正气的中药,做到化瘀不伤正,扶正不留瘀。张仲景还指出,癥病经常是因为发病之初尚未之类,病情顽固治愈较为困难,所以治疗要以慢慢调养为主。生病过久的人都身体虚弱,抵抗病的能力不够[2]。张仲景治疗癥瘕积聚使用的扶正中药包括人参、芍药、阿胶等滋补类的药物,目的是在攻邪的时候兼顾使用益气健脾的药物以扶正,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1.3 攻补同时进行
脏结的特点是难治、不能使用具有攻击性的治疗方法,因而在《伤寒杂病论》中未能给付具体的治疗方子。脏结是最难治疗的病症之一,发病的主要原因是脏虚阳弱,寒气深入肺腑积郁过久引起的[3]。脏结这类病症正气大虚,中阳衰败,虚寒较为严重,攻补两种策略都很难治疗。当实属病情需要,一定要采用攻类的治疗方法时,所开具的药物也应当根据患者身体状况,病情的轻重情形和病情的发生时间,合理用药。在攻治疗的同时,加入一定补类的药物,攻补同时进行才能更好的治疗患者。
1.4 以药丸治疗为主
因为癥瘕积聚是具有较长的时间,虚实皆有。张仲景在治疗癥瘕积聚病症时多选用药丸,比如《伤寒杂病论》记载的治疗疟母的鳖甲煎丸,方法如下:将前面二十三种药材研磨成粉末后,在锻灶下获取一斗灰,加上五斗清酒,将灰浸湿,等到酒只剩下一半后,把鳖甲放到药中,煮到各种药物呈现胶漆的状态,把胶汁倒出来,加入各种药材后,煎制成为药丸,如梧子一般大小大,空腹每次吃七颗,每天三次。治疗妇人癥瘕积聚的桂枝茯菩丸,方法是记载如下:将以上五味药材研制成为粉末,加入蜜炼制成为药丸,性状如兔屎一般大即可,每天饭前吃一颗,如果没有效果,则增加到三颗。虽然以上两个方子的药物都具有较强的药性,但是选用药丸的形式服用,则大大降低了药性生猛对病患的危害,药丸做的像梧子或者兔屎般的大小,服用方便。并且对每种药丸的服用都有严格的规定:从较少的剂量开始服用,效果不明显可酌情加大药量[4]。
2 癥瘕积聚的治疗原理
张仲景治疗癥瘕积聚采用的方式为慢慢调理,不要求快速的效果[5]。这里的慢,包括了两个部分的内容:(1)将治疗病症的药物做成药丸服用,药丸的目的就是缓慢,延缓用药的烈性,如上述提到的两种药丸。(2)服药从小剂量开始,而后慢慢增加,让药丸慢慢发挥其药性。但是张仲景所述的治疗方法并非是不想让治疗快速见效,而是因为癥瘕积聚的病症本身的特性所决定的。癥瘕积聚主要的病因是虚实皆有,病情牵涉到的内脏器官较多,变化复杂,要想扶正与驱邪同时进行,必须选择缓慢的治疗方法。在《伤寒杂病论》中对癥瘕积聚的相关描述不是很多,对其病因的分析到位,治疗的思路清晰,开具的处方都具有详细的描述,治病方法切实可行,在实际辨治癥瘕积聚的过程中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和方法,也为后续的医疗行业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行医思维模式。
3 结束语
《伤寒杂病论》中对癥瘕积聚的辩治方法给人们是启示是在实际治疗病症的过程中,首先要明确引发病症的原因,才能从诱因上更好的治疗疾病。同时,治疗病患一定从患者的病情出发,以实际的病情为准为患者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案。对待病症需要思路清晰,思维敏捷,做到举一反三,更好的治疗各类病症,让治疗达到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