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X线平片和CT三维重建成像在鼻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析

2019-01-03

中国伤残医学 2019年6期
关键词:鼻骨粉碎性平片

高 岭

(辽宁省锦州市义县人民医院,辽宁 义县 121000)

鼻骨骨折是面部较为常见的骨折类型,人体鼻骨在面部较为突出,当外力作用于面部时,极易引起鼻骨骨折发生。鼻骨骨折后不仅影响患者的鼻腔通气,也影响着患者面部美观性,及时对患者实施针对性诊治,恢复患者鼻腔通气及面部状况是当前临床治疗鼻骨骨折的重点[1]。影像学检查是当前临床诊断鼻骨骨折的主要方式。为进一步明确影像学检查的效果,本院对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80例鼻骨骨折患者实施了X线平片和CT三维重建成像检查。就诊断过程行回顾性总结,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间本院收治的80例鼻骨骨折患者进行研究。纳入标准:患者采取临床综合诊断确诊;自愿配合影像学检查研究患者。排除标准:面部畸形患者;原发性鼻腔疾病患者;精神障碍、意识障碍患者。患者入院时存在不同程度的鼻部疼痛、红肿、出血、变形等症状;男性52例,女性28例;患者年龄20-65岁,平均年龄39.7岁(s=9.4);受伤时间1-24小时,平均受伤时间12.5小时(s=6.2);致伤原因:器械致伤10例,车祸致伤42例,击打致伤28例;骨折部位:单纯鼻骨27例,鼻中隔25例,鼻骨汇合部位15例,复合型13例;骨折类型为:单纯线形骨折37例,粉碎性骨折28例,复合骨折15例。

2 方法:对患者均实施X线平片和CT三维重建成像检查、X线平片:采取意大利GMM OPERA多功能数字化X线机实施检查,电压50-60kV,电流40-60mA,指导患者在摄影床上行俯卧位,头部成侧卧,同侧屈肘,手部握拳,支撑患者下颌,同侧胸部稍微抬高,保持患者头部矢状面平行于摄影床,将视野中心置于患者鼻根下部2mm位置,扫描中心线比床面垂直,对患者鼻骨两侧均进行扫描。CT三维重建成像:使用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的SOMATOM 多排螺旋CT机检查,电压120kV,电流200-320mA,层厚2mm,矩阵512×512,先对患者进行常规容积扫描,再实施冠状面、横断面扫描及重建,扫描范围由鼻颌缝上方至硬腭上方,由鼻尖至视神经管,冠状面扫描基线取垂直听眶线,横断面扫描基线取听眶下线,重建层厚均为1mm。根据扫描结果了解患者骨折部位、类型状况。检测结果均由影像科经验丰富的2名医师进行阅片,出现分歧时采取联合阅片。

3 观察指标:(1)统计分析2种检测方式对鼻骨骨折的诊断效果。(2)统计分析2种检测方式对鼻骨骨折的分类诊断效果。

4 统计学方法:取SPSS19.0软件行数据处理分析,诊断结果以率(%)表示,x2检验,P<0.05表示存在统计学意义。

5 结果

5.1 2种检测方式对鼻骨骨折的诊断效果分析:X线检查结果为:确诊鼻骨骨折38例,疑似鼻骨骨折20例,非鼻骨骨折22例;CT检查结果为:确诊鼻骨骨折80例,疑似鼻骨骨折0例,非鼻骨骨折0例。CT检查对鼻骨骨折的诊断准确率100.0%与X线47.5%相比明显较高,x2=56.949,P<0.001。

5.2 2种检测方式对鼻骨骨折的分类诊断效果分析:X线检查结果为:单纯线形骨折18例,粉碎性骨折14例,复合骨折7例。CT检查结果为:单纯线形骨折37例,粉碎性骨折28例,复合骨折15例。CT检查对单纯线形骨折、粉碎性骨折、复合骨折的诊断准确率100.0%、100.0%、100.0%与X线48.6%、50.0%、46.7%相比明显较高,x2=25.564,P<0.001;x2=18.667,P<0.001;x2=10.909,P=0.001。

讨 论

鼻骨骨折在耳鼻喉外伤疾病中发生率较高,可达50%以上。鼻骨较为突出,极易在外伤、交通事故、斗殴、工业及建筑业事故中发生骨折。鼻腔通畅状况直接影响人体呼吸状态,鼻骨骨折及合并出现鼻腔出血、鼻部肿胀、鼻塞等症状,进而影响患者呼吸;且鼻骨骨折易导致患者外鼻畸形,影响患者面部美观度,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加强对鼻骨骨折患者的早期诊治,根据患者实际骨折类型采取针对性治疗,恢复患者鼻部解剖学结构,改善患者呼吸状况及面部美观性是当前临床诊治鼻骨骨折的重点。鼻骨解剖学结构较为特殊,骨质较薄,形态差异较大,且鼻骨与周边结构较为复杂,使得诊断过程较为困难[2]。X线平片检查是以往诊断鼻骨骨折的常用方式,该方式诊断过程简单、诊断价格低廉,但临床报道显示X线检查误诊及漏诊率较高。分析原因可能是X线检测时分辨率较低,成像质量较差,患者检测时对体位要求较高,未达到标准侧位时将影响检测结果;且鼻骨骨折后骨折线可能与健侧重叠,影响诊断;骨折部位与周边结构重叠时也难以区分骨折时间类型及骨折部位,诊断效果不佳[3-4]。本次研究中CT检查结果与实际结果相符,准确率达100.0%,分析原因是CT三维重建成像属于断层扫描,分辨率X线相比明显较高,受患者周边结构影响较小,可清晰显现患者骨折部位、类型、骨折严重程度等,且可显现患者周边组织损伤状况,辅助患者的治疗过程;此外,CT检查可实施三维重建,可进一步提升诊断效果[5]。

综上,在鼻骨骨折诊断中应用CT三维重建成像检测效果优于X线平片,运用价值更优。

猜你喜欢

鼻骨粉碎性平片
量化控制法指导髌骨粉碎性骨折术后功能锻炼的效果观察
X线平片和CT对颈椎病诊断的临床效果
鼻骨骨折法医临床鉴定中的要点和难点
四肢创伤开放性并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特征及手术治疗
胎儿鼻骨发育不良与结构畸形和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的关系探讨
孕期产前超声诊断胎儿鼻骨缺失和鼻骨短小的分析观察
颈椎病患者使用X线平片和CT影像诊断的临床准确率比照观察
改良张力带术对髌骨粉碎性骨折的治疗效果研究
颈椎病病人应做哪些检查?
复杂鼻骨骨折一期鼻整形手术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