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路手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9-01-03

中国伤残医学 2019年6期
关键词:腰段后路椎体

周 峰

(盘锦骨科医院,辽宁 盘锦 124000)

脊柱腰胸段骨折在临床上较为常见,通常是指T10-L2段的脊椎组织,相关调查显示,随着社会快速发展,胸腰段骨折的发病率有明显上升的趋势,其病症机理较为复杂,容易诱导多种临床并发症,如胸椎后突、腰椎前突等症状,同时伴随一定程度的椎体高度丢失、脊柱不稳、后凸畸形等症状,治疗不当将导致病情恶化,严重情况下可导致患者瘫痪,严重威胁患者身体健康[1-3]。因此选择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临床治疗方式以后路手术为主,为进一步探究其融合与非融合方式之间的差异,寻找更加有效的治疗方式,本次研究选择后路非融合手术方式与后路融合手术方式进行疗效对比,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7年1月1日-2018年1月1日收治的100例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电脑抽签的方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后路融合手术治疗方式,共50例,其中男性25例,女性25例,年龄19-55岁,平均年龄(29.5±3.5)岁;观察组接受后路非融合手术治疗方式,共50例,年龄20-56岁,平均年龄(30.5±3.5)岁;所有患者均已通过相关检测,符合胸腰段骨折诊断标准,其中高处跌落致伤30例,交通事故30例,重物砸伤20例,跌倒摔伤20例,所有患者受伤节段皆为单椎骨折,其中T11骨折30例,T12骨折20例,L1骨折30例,L2骨折20例;排除其他传染性疾病,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其性别、年龄、受伤类型、受伤节段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均无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对照组接受后路融合手术方式,执行全身麻醉,确保患者无意识,取仰卧位,选择左侧入路方式,执行定位处理骨折脊柱,针对存在严重骨折的脊柱进行组织切除,切除中后部位骨质后,针对周围组织相连的椎间盘执行组织摘除,同时切除韧带附近的异物,撑开脊柱执行复位固定,随后缝合伤口,对伤口执行消毒处理,可适当选择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护理。观察组接受后路非融合手术治疗方式,执行全麻操作,确保患者无意识,抬高患者胸腔,针对其骨折部位进行精准定位,确定手术位置后撑开胸腔,针对患者骨骼执行移植操作,选择生理盐水清洁伤口,随后缝合伤口,给予相关抗感染护理。

3 观察指标:观察2组患者手术效果,分为显效、有效、无效等指标,显效:脊柱与伤口愈合情况良好,无不良反应;有效:脊柱与伤口愈合情况良好,临床症状改善明显,无明显不良反应;无效:脊柱与伤口愈合情况较差,临床症状存在恶化趋势。同时观察2组患者各临床指标及手术前后JOA评分情况,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等指标。满意度调查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等指标,总分100分,其中,80-100分为非常满意、60-79分为满意,60分以下为不满意。

5 结果

5.1 2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组中显效38例,有效10例,无效2例,综合有效率为96.0%;对照组中显效30例,有效12例,无效8例,综合有效率为84.0%;组间计算x2值为7.454,P值为0.006,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5.2 2组患者各临床指标对比: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分别为(215.65±28.45)分钟、(485.68±85.97)ml、(12.51±1.95)天;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分别为(263.78±30.35)分钟、(815±115.35)ml、(18.58±2.25)天;组间计算t值为9.354,P值为0.002,观察组各临床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5.3 2组患者治疗前后JOA评分对比:观察组患者治疗前JOA评分为(8.58±1.36)分,对照组为(8.69±1.39)分;治疗后为(27.25±1.67)分,对照组为(20.85±2.66)分;2组患者治疗前JOA评分无明显差异,治疗后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计算t值为8.624,P值为0.00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5.4 2组患者满意度对比:观察组中非常满意35例,满意10例,不满意5例,综合满意度90.0%;对照组中非常满意30例,满意10例,不满意10例,综合满意度为80.0%;组间计算x2值为7.292,P值为0.006,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讨 论

脊柱胸腰段骨折在临床上较为常见,近年来其发病率有明显上升的趋势,其病症机理较为复杂,容易诱导多种并发症,治疗不当将导致病情恶化,严重情况下可导致患者瘫痪,严重威胁患者身体健康,因此选择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4]。

胸腰椎骨折是指由于外力造成胸腰椎骨质连续性的破坏,属于高发性脊柱损伤;在青壮年患者中,高能量损伤是其主要致伤因素,老年患者由于本身存在骨质疏松,致伤因素多为低暴力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常合并神经功能损伤,且由于致伤因素基本为高能损伤,常合并其他脏器损伤,这为治疗带来一定影响[5]。致伤因素主要包括轴向压缩、屈曲、侧方压缩、屈曲合并旋转、剪切、过伸损伤等为主;在胸椎因为生理后凸的存在,轴向压缩应力主要在椎体产生前侧屈曲负荷;在胸腰段主要产生相对垂直的压缩负荷;导致终板的破坏,造成椎体压缩,产生椎体爆散骨折,这样的力量将会导致椎体之后侧皮质的中间部分骨折,这种中心脱位的应力将会导致椎弓根椎体结合部位的骨折,从而导致椎弓根间距增宽,如果有屈曲力量的存在时,将会导致椎板骨折[6]。屈曲暴力将会导致椎体、间盘前缘压缩,同时椎体后缘产生张应力;在椎体前侧,随着椎体骨折及成角的的增加,作用力在逐渐吸收;中间结构通常保持完整,后侧韧带和关节囊破坏后,局部将失去稳定性,椎体前柱压缩超过40%-50%,将可能会导致后侧韧带、关节囊的损坏,后期将会出现不稳定及进行性后凸畸形[7]。在这种损伤里屈曲轴向前移位,脊柱受到较大的张力,椎体,间盘,韧带等组织将会出现撕裂,骨与韧带结构同时受损,单纯的骨损伤通常发生于L1-L3椎体,骨韧带损伤或单纯的软组织损伤通常发生于T12-L2水平,屈曲分离损伤在胸椎和胸腰段可以产生双侧关节突脱位,韧带、关节囊、间盘被撕裂,前纵韧带通常保留完整;如果轴向屈曲外力足够大,前纵韧带将会被撕裂。过伸损伤产生于躯体上部向后过伸外力作用,外力作用于前纵韧带和纤维环的前部,同时后部结构受到压缩应力。导致关节突、椎板和脊突的骨折。临床表现以局部损伤为主,因外伤后局部发生剧烈的疼痛,伴有损伤部位的压痛;同时存在神经损伤,伤后躯干以及双下肢感觉麻木,无力,或者刀割样疼痛,大小便功能障碍,严重者可以双下肢感觉运动完全消失。同时存在合并损伤,如腹痛,呼吸困难,休克,意识丧失等。临床治疗以手术方式为主,(1)其手术效果较为稳定,对于不能耐受支具或卧床的患者,能够提供即刻的稳定,因长期的卧床容易产生多种并发症,及时的外科手术稳定能够有效使患者早期坐起,接受康复治疗;(2)外科手术可以很好的恢复脊柱的序列,纠正畸形;(3)解除对神经系统的压迫。本次研究发现,前路手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效果显著,前路手术多应用于胸腰椎体存在爆裂性骨折,给予患者减压处理,通过植骨融合与螺内固定术,能够实现对畸形椎体的重建,但其需要打开切口较大,在入路选择中需注意肋骨与血管的结扎,缝合不恰当将造成感染,引起各种临床并发症。若腰椎段脊柱发生爆裂性骨折,后路手术的应用性更高,能够有效恢复脊柱后方的结构性损伤,相较于前路手术方式,需要在肋骨处取切口,充分暴露胸腹膜,其创伤性更小,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风险,提升治疗效率。

综上所述,后路手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各临床指标,降低临床不良反应,提升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

猜你喜欢

腰段后路椎体
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疗效分析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提防痛性瘫痪——椎体压缩性骨折
迟发性骨质疏松椎体塌陷的2种手术方式的比较
后路减压固定融合术治疗椎管狭窄伴退行性腰椎侧凸的疗效观察
球囊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治疗效果探讨
胸腰段脊柱骨折的特点及手术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胸腰段脊柱骨折治疗中微创手术与传统开放手术的临床研究
椎弓根螺钉联合连接棒内固定法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效果观察
蚕宝宝流浪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