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世纪以来中国社会教育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2019-01-03刘晓云赵思齐

终身教育研究 2019年2期
关键词:教育馆民众研究

□ 刘晓云,赵思齐

新世纪以来,社会教育更多地为学界所重视,进入研究者的视野,不仅有学者以此申请了高级别的科研项目①,还出版了一批有分量的学术专著②,也有博士硕士将社会教育作为自己的研究课题,更有一批优秀的学术论文多角度对中国社会教育加以研究。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知网检索到专门研究社会教育的博硕论文110多篇,对篇名中含有社会教育(不包括含有通俗教育、平民教育和民众教育)进行搜索,共有学术论文2 334篇,对关键词中含有社会教育进行搜索,共有学术论文1 470篇,如以主题和全文中含有社会教育进行搜索,共有学术论文532 607篇和446 121篇。可以说,社会教育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就。本文拟就近二十年来中国社会教育研究特点、研究内容及研究趋势做全面的梳理与总结,以期助力社会教育的进一步研究。

一、中国社会教育研究的新特点

与20世纪学界对中国社会教育研究相比,新世纪以来中国社会教育研究在研究内容、研究视角、研究队伍上呈现出以下新特点。

1.研究内容异彩纷呈

20世纪90年代,社会教育开始引起部分学者的关注,学界对社会教育的关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一些教育通史中对社会教育的开展情况有所论述,如王炳照、闫国华主编的《中国教育思想通史》,由周玉良主持的全国哲学社会科学“九五”规划国家级重点课题《中国地方教育史研究》,在世纪之交出版了各省的地方教育史,集中介绍当地的社会教育开展情况;二是在部分史料汇编、地方志中有大量和社会教育相关的史料记载,以北京地区为例,有影响的如陶西平的《北京教育志》,邓菊英、高莹主编的《北京近代教育行政史料》,耿申等主编的《北京近代教育记事》等;三是在时人的回忆录中对社会教育有所提及,如黄炎培的《八十年来》,但少有专门研究社会教育的著述出版发行。

进入21世纪,伴随着学者们对中国社会教育关注度的提升,产生了一批有价值的著述,研究内容异彩纷呈,既有宏观层面对近代中国社会教育的综合研究,也有微观层面对区域社会教育的专题研究;有对近代中国不同政权下开展的社会教育的分析,也有对近代中国社会教育的倡导者和实践者的研究;对社会教育场所的研究更是引起学者的兴趣,有对社会教育场所的中心机关——民众教育馆的深入研究,也有对不同区域民众教育馆的具体研究,还有对其他民众教育场所如图书馆、博物馆、民众学校、讲演所、科学馆、电影院、茶馆等具有社会教育功能的其他场所的研究。除了重视近代社会教育研究外,对当代社会教育的实践研究也逐步深入,研究领域进一步拓展,尤其是对作为新时代社会教育的主要形式——社区教育的研究,逐渐成为社会教育研究的热点话题。

2.研究视角多样化

21世纪初,中国社会教育研究多注重实证研究,而当下中国社会教育的研究视角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在研究中运用经济学、人类学、社会学、政治学等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成果显著,其中不乏力作。其中,周慧梅、张孝芳和袁媛的成果具有代表性。

周慧梅近年来致力于近代中国社会教育研究,发表了一系列有影响的研究成果。她的著作《“新国民”的想象:民国时期民众学校研究》将民众学校置于中国社会近代化背景下,借鉴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再生产”的分析框架,提出民众学校不仅提供简易之实施与技能的训练,包括识字教育,更为成年失学民众提供了一个“新国民”“场域”的重新社会化,以适应“读书明理的文化传统及完成三民主义的国家建设”。正如田正平先生在序言中所说:“这一著作,无论是研究视野的开阔、切入角度的审慎和整个分析框架的构建,还是史料基础的翔实和研究方法的选择,都使人耳目一新。”[1]即将出版的著作《中国社会教育社研究》,对参与中国社会教育社的人物和活动进行更为细致的分析,突破“国家—民间社会”的简单框架,对民国时期政治、教育与学术中的权力关系做出具体而准确的临摹和刻画。

张孝芳的著作《革命与动员:建构“共意”的视角》以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开展的社会教育运动为中心,引入建构“共意”这样一个社会运动理论中的独特概念,从社会文化结构和社会心理方面分析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动员机制,对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在农民中的传播展开结构性动态分析。该著作运用新理论、新视角解读了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动员的内涵。袁媛则选取江苏省中部的一个行政村——石村做田野调查,借鉴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法,综合采用口述史、教育叙事以及教育史研究中经典的文献研究法,系统地研究新中国成立以来石村社会教育 60 年的嬗演历程,在此基础上反思乡村教化存在的问题及症结,分析其与国家、地方的政治、经济,尤其是乡村文化的关系,探索城镇化进程中乡村教化的发展路向。[2]

另外,朱煜的《民众教育馆与基层社会现代改造(1928—1937):以江苏为中心》和赵倩的《现代化语境下的民众教育与社会改造:1928—1937年北平地区民众教育馆研究》,分别选取江苏、北京地区民众教育馆作为个案研究对象,运用历史学、制度经济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学科知识和现代化理论,除了对社教政策、民众教育馆人员构成、经费支出、具体活动做实证考察外,更侧重把民众教育馆开展的社会教育提升到国家治理及社会改造层面,进行实效分析。

3.研究队伍专业化

随着中国社会教育研究逐渐成为学界的关注话题,虽然目前在高等院校还没有设置社会教育学院或社会教育学系,但令人欣喜的是有一批学者一直致力于社会教育的研究,可以说有一支专门从事社会教育的研究队伍。这些研究人员既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学者,也有社区街道社会教育的工作者。高校主要以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山西大学、沈阳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为中心。著名学者有侯怀银、王雷、周洪宇、曲铁华、周慧梅、朱煜、杨才林等,他们不但自身具有丰厚的社会教育研究成果,而且身体力行培养了一批社会教育的专门人才。

2017年11月23日,由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山西大学社会教育研究中心承办“首届社会教育论坛”,以“社会教育传统的传承与创新”为主题,为未来中国社会教育研究的深入开展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提供了交流的平台。学术期刊《终身教育研究》专门开设了“社会教育”专栏,旨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背景下,刊发社会教育的最新发展态势、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践创新案例,涵盖社会教育历史研究、社会教育理论研究、社会教育实践研究等,极大地推动了社会教育的深入研究与探索。

二、中国社会教育研究的主要内容

近20年来,学者们对中国社会教育的研究涉及面广,内容丰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

1.关于中国社会教育的综合研究

中国社会教育综合研究较有影响的是王雷撰写的《近代中国社会教育事业与管理》和《中国近代社会教育史》、张蓉的《中国现代民众教育思潮研究》、杨才林的《民国社会教育研究》,这些研究成果对近代中国社会教育概念的界定、发展阶段的划分、主要事业等进行总体把握,搭建了中国社会教育研究的基本框架,为社会教育研究者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借鉴。

但是,上述研究中涉及的研究时段基本是截止到1949年或者更早,对1949年之后的社会教育基本没有涉及。这就导致社会教育的研究缺乏完整性,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大的缺憾。

2.关于近代中国不同政府时期的社会教育研究

自社会教育实践在中国产生以来,因时局变幻,社会教育在不同政府时期的教育制度安排、活动开展状况各有特点,学界分别都给予了关注。

晚清政府时期的社会教育研究。学者分析了晚清传统社会教育近代转型的现实动力、主要目的、主要形式,以及新政时期社会教育对中国近代文化变迁与改变国民社会心态产生的积极作用等。[3-8]

北洋政府时期的社会教育研究。学界几乎没有对北洋政府时期的社会教育进行专门研究,仅有一篇硕士论文专门对北洋政府时期的社会教育进行了历史考察,分析这一时期社会教育发展的原因及其对社会发展的作用。[8]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社会教育研究。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教育政策及实践多有关注,许多社会教育家等知识精英身体力行,此期间社会教育蓬勃发展。有影响者如谷小水的《1927—1937年中国民众教育研究——以江苏为中心》[9]、周慧梅的《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民众教育研究》[10]等,这些成果研究视角多样,独具特色。

日伪时期占领地区的社会教育研究。有影响的是宋恩荣和余子侠主编的《日本侵华教育全史》,部分章节详细研究了伪满、“关东州”、满铁附属地的社会教育,日伪占领地区在华北、华中、华东、华南的社会教育,以及日本在台湾的社会教育和“皇民化运动”,[19]基本呈现了日伪占领地区社会教育开展的全貌。杨家余的研究也颇具代表性,他在《伪满社会教育研究(1932—1945年)》中具体考察了伪满社会教育的内涵,厘清日伪实施奴化社会教育的管理机制,分析了日伪对社会教育主体及社会化媒介的控制,客观展示了日本在中国东北地区实施奴化社会教育的实态,进一步揭露了日本殖民教育的反动本质。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陕甘宁等革命根据地的社会教育研究。学界主要集中在对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社会教育研究。[11-15]学者基于思想政治教育视角[16]、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角[17-18]考察了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的实施,这些研究呈现出强烈的时代感。总的来看,学者对陕甘宁边区等革命根据地的社会教育研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注重对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的研究;二是对中央苏区、晋绥、赣南等根据地的社会教育有所涉及,涉及区域比较广泛,相对比较全面;三是视角独特,注重关照现实。不足之处在于缺乏宏观研究,部分研究选题重复,缺乏创新性。

3.关于近代中国社会教育的倡导者和实践者的研究

近代中国社会教育的倡导者和实践者是学界研究中国社会教育的关注点。陶行知、梁漱溟、马宗荣、俞庆棠、孟承宪、雷沛鸿、晏阳初、蔡元培、卢作孚等人是主要研究对象,内容涉及他们的社会教育思想及其对中国社会教育发展所做的贡献。陈独秀、鲁迅等人的社会教育思想也进入学者的研究视野。但是,学界对当时活跃在社会教育界的社会教育家如吴学信、高阳、古楳、李蒸、高践四、郭棠、范望湖、秦柳芳、庄泽宣、陈礼江、邰爽秋、许公鉴、钟灵秀、彭大铨、商致中、傅葆琛等关注较少,基本没有专门研究。另外,对地方社会教育机构的主管或主要社会教育工作者,民众教育馆等社会教育场所的领导集体的社会教育思想与实践的研究涉及较少,缺乏对近代社会教育家的群体研究以及不同社会教育家思想实践的比较研究。这些都是值得关注的话题。

4.关于中国不同区域的社会教育研究

社会教育区域研究的不断拓展是近几年来中国社会教育研究的一个显著特点。其中北京、江苏、四川、天津、青岛等社会教育开展较好的区域均有学者涉猎。如刘晓云以近代北京社会教育发展为研究对象,从宏观上系统地梳理了近代北京社会教育整个进程,呈现近代北京丰富多彩的社会教育活动,总结近代北京社会教育的成效及其制约因素。[20]万妮娜和赵倩对近代北京社会教育也有深入的专题研究。[21-22]

区域研究虽然日益增多,但还远远不够,除了上述研究之外,全国各地的社会教育在各省的教育史及各地的地方志中多有提及和叙述,已有的研究文章和著作的区域覆盖面还很不全面。虽然近代中国国家命运多舛,但社会教育在全国各地蓬勃兴起且各具特色,留存有丰厚史料,各地区都应该有一部自己专属的社会教育的宏观研究著作,仅此一项可以看出社会教育学人任重道远。

5.关于社会教育场所的研究

社会教育场所作为社会教育活动的载体,一直以来都受到学者的高度重视。学者对这方面的研究多以社会教育的主要场所——民众教育馆、民众学校、图书馆、博物馆等为研究对象,尽管角度不一,但结论基本相同,即这些社会教育场所开展的各项活动提高了民众知识和智识,增强了民众的爱国热情,丰富了民众的精神生活。

民众教育馆作为社会教育的中心场所,在社会教育开展的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民众教育馆受到学者的高度关注,研究较为深入,有一系列的成果出现。其中,周慧梅的《近代民众教育馆研究》在掌握大量原始资料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近代民众教育馆的发展是政治、经济、文化变迁的特定产物,且随着时代社会的变迁而不断改变自己的形态。该著内容丰富,语言朴实,史论结合,论述有深度,是研究社会教育设施的力作。[23]朱煜对民众教育馆的研究也有独特的视角,他运用现代化理论,从制度变迁的角度分析民众教育馆对基层改造的作用。[24]

图书馆、博物馆等社会教育的重要场所也是目前学者关注的热点,学者们从不同角度论述它们在近代中国社会教育中发挥的作用。但是对图书馆、博物馆等这些社会教育设施缺乏宏观、系统的研究。

6.关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社会教育研究

与近代中国社会教育研究相比,学界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社会教育研究相对薄弱。陈爱文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教育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起步阶段,以青少年学生为主要对象,以校外德育为主要内容;第二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探索阶段,社会教育的对象由青少年拓展到成年人,内容由德育教育拓展到素质教育,社会教育开始面向社会全体成员并日益凸显出服务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的特征;第三阶段是21世纪的全面发展阶段,社会教育成为满足社区居民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居民整体文化素质和生活质量以及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柱。[25]多数研究集中在对建国初期的社会教育活动中扫盲教育的研究,重视对现代博物馆等社会教育场所的研究,对新时期青少年、留守儿童的社会教育实践研究较多,对社区教育的研究也颇为关注。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教育理论、制度、政策的宏观研究相对较少,当下社会教育与近代社会教育在政策、体制、制度、理论等诸多方面的承继关系研究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三、中国社会教育研究的趋势

综上所述,近20年来,学术界对社会教育的研究取得了可喜成绩,这些研究旨在通过对中国社会教育的研究,总结经验教训,为当今中国社会教育的开展提供借鉴。笔者认为未来中国社会教育应着重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

1.重视中国社会教育文献史料的搜集、整理

史料是史学研究的基础,搜集、整理社会教育史料是做好社会教育研究的前提条件。自近代中国开始出现社会教育以来,各种社会教育理论和实践活动的记载就已见诸报端。另外,在政府公文、地方档案、地方志中都存有大量的相关记录,当时社会教育家也有专门的著述出版发行,一些社会教育开展较好国家的社会教育经验在当时也颇受国人关注。可以说,近代中国社会教育史料浩如烟海。目前,学界对部分社会教育史料已经进行汇编,但只是极少的一部分。作为一项浩大工程,全面搜集整理丰富的社会教育史料有待社会教育学人的集体努力。

第一,整理散见在政府公文、档案中的社会教育史料。这些史料权威性强,为研究近代中国社会教育发展变迁提供了实证。各地政府公文和地方档案对当时当地的社会教育活动有着细致的记录,将这些史料按不同时期不同地域集结整理成册,可以为未来的社会教育研究提供原始资料。

第二,整理出版近代社会教育家的著述。近代社会教育家参与社会教育活动,留有大量相关言论和著作。1992年,由陈学恂任总主编,人民出版社出版中国近代教育论著丛书,其中《晏阳初教育论著选》《俞庆棠教育论著选》《梁漱溟教育论著选》《傅葆琛教育论著选》等为研究近代中国社会教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另外,还有关注社会教育的知识分子撰写的大量著作,如马宗荣的《社会教育概论》《社会教育事业十讲》《社会教育纲要》《现代社会教育泛论》等,这些著作的整理出版,也为社会教育的深入研究提供保障。

第三,搜集、整理发表在期刊、报纸中记述社会教育的相关资料。在地方教育机关和社会教育主要机构出版的大量期刊及地方发行的报纸甚至全国性的报纸上,都存有大量的和社会教育相关的史料。这些史料包括从事社会教育事业领导的发言、社会教育工作者发表的文章、视学报告乃至全国各地考察调研的研究报告,它们生动地再现了近代中国社会教育开展的图景。对这些史料可以按不同地域来整理结集成册。

第四,做好和中国社会教育相关的口述史资料。口述史料对社会教育研究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应该注意收集。目前,亲历过近代中国社会教育活动的一些老人还健在,当务之急,通过采访记录他们亲历中国社会教育的过程,整理、保留、使用这些珍贵的史料来研究中国社会教育研究,会使这一研究更加出色出彩。

第五,出版国外社会教育的史料著作。德、日、美等西方国家社会教育比较发达,无论是社会教育理论还是社会教育实践,都可以为中国社会教育的开展提供借鉴。早在20世纪30年代国内出版发行介绍国外社会教育的史料著作,如唐碧译述的《调查日本社会教育纪要》、张克林的《日本社会教育之史的发展》,陈友松的《各国社会教育事业》介绍了苏联、美国、英国、德国、意大利、日本、丹麦七国的社会教育概况。事实上,还有大量的具体论述散见在其他社会教育工作者所撰写的相关著作中。对这些资料的编辑整理也是未来史料搜集整理工作之一,不容忽视。

2.加快社会教育学科建设,培养专门研究人才

近20年来中国社会教育研究取得了很大进步,但令人遗憾的是,在高等院校和科学研究机构中没有社会教育学系或社会教育相关专业。正如侯怀银教授撰文指出,“中国学者对社会教育的研究尚缺少学科层面的探讨,对于社会教育学学科的建设不够重视。从学科层面对社会教育进行探讨,进行社会教育学的学科建设,应该是世纪初我国教育学学科建设的重要任务。”[26]确实社会教育学科建设应该提到议事日程上来,这是一项非常紧迫的任务。为此应该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准备:

一是在社会教育研究基础好、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建立社会教育学系或社会教育学专业,凝练社会教育学的研究方向。在考虑学科建设方向时,既要考虑学科特色,还要考虑学科新的增长点以及学科的交叉、融合与渗透。

二是整合力量,加强学科队伍建设。当下,可以先通过外引内联、强强合作的方式,共同推进社会教育学科建设,力争在科研立项、学术论文、著作和成果获奖上取得新突破。

3.开拓中国社会教育研究新领域

纵观中国社会教育研究,从研究的时段上看,主要集中在对近代中国社会教育的研究,而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社会教育研究相对薄弱。新中国成立以来,政府对社会教育非常重视,社会教育开展得有声有色,应注重对当下社会教育理论和实践进行深入研究,尤其是对社会教育政策、制度等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这是未来社会教育学者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从社会教育区域的研究上看,区域社会教育研究日益深入,社会教育较发达地区的社会教育均有涉猎,但对一些偏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教育研究较少,研究还应进一步拓宽地域和视野。

此外,对中国社会教育的研究还缺乏有深度的比较研究。尤其是近代中国的社会教育随着政局、时局的变换,不同时期社会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对象、教育内容不断变化,呈现不同的特点,对此鲜有深入讨论。对不同区域的社会教育的比较研究更是少之又少。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不同区域的政治环境、地理环境乃至文化环境都会造成区域社会教育的差别。如近代中国曾为政治中心的北京、南京的社会教育的比较研究,抑或是北京、上海的社会教育的比较研究,都将会是非常有意义的研究课题。

注释:

① 从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看,主要有扬州大学朱煜的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民众教育馆与国家意识的塑造研究》、东北财经大学赵倩的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928—1937年北平地区民众教育馆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周慧梅的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国家塑造与社会变革:1895—1949年社会教育研究》。从省部级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看,主要有扬州大学朱煜主持的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江苏民众教育馆与基层社会改造》、江苏省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民国时期江苏民众教育馆研究》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民众教育馆与基层社会改造:1928—1937——以江苏为中心》、北京理工大学杨才林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20世纪上半期社会教育中国化、平民化、乡村化研究》、周慧梅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民国时期社会教育制度变迁的制度分析》和北京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民国时期北京民众教育馆研究》、南京晓庄学院王雪芹主持的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江苏民众教育馆戏剧创作与演出机制研究(1928—1937年)》等。从其他来源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看,主要有北京联合大学刘晓云主持的北京中青年骨干资助项目《近代北京社会教育发展研究》、沈阳师范大学王雷主持的沈阳师范大学博士课题《社会教育学》和沈阳市社会科学理想管理课题《构建学习型城市——沈阳如何规划与创新城市社会教育事业》等。

② 戴亚雄:《博物馆社会教育研究》,贵州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王雷:《近代中国社会教育事业与管理》,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王雷:《中国近代社会教育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刘精明等:《转型时期中国社会教育》,辽宁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张蓉:《中国现代民众教育思潮研究》,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版;北京博物馆学会编写:《博物馆社会教育》,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年版;杨家余:《伪满社会教育研究(1932—1945年)》,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杨才林:《民国社会教育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张乃清:《钮永建与俞塘民众教育馆》,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张孝芳:《革命与动员:建构“共意”的视角》,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周慧梅:《近代民众教育馆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朱煜:《民众教育馆与基层社会现代改造——以江苏为中心(1928—1937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刘晓云:《近代北京社会教育发展研究(1895—1949年)》,知识产权出版社2013年版;周慧梅:《“新国民”的想象:民国时期民众学校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2016年获第五届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著作类三等奖);王雷:《大学社会教育研究》,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赵倩:《现代化语境下的民众教育与社会改造:1928—1937年北平地区民众教育馆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王雷:《社会教育原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版;万妮娜:《民国时期北京社会教育研究(1912—1937年)》,江西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王晓璇:《社会教育:中国近代教育探索的本土之路》,辽宁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令人鼓舞的是,由田正平教授主编,社会教育领域的佼佼者参与撰写的中国近代社会教育丛书即将出版,如周慧梅的《民国社会教育研究》等都是难得的力作,值得期待。

猜你喜欢

教育馆民众研究
兑现“将青瓦台还给民众”的承诺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乌克兰当地民众撤离
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科普教育馆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拓展教育外延,打造特色文化,培育行业精神的职业新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教育馆藏品的收藏与管理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让博物馆成为“民众的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