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战中后期大后方禁毒活动研究

2019-01-02郭志强

西部学刊 2019年18期
关键词:警察局抗战重庆市

摘要:1940年底,国民政府发起的“二年禁毒,六年禁烟”运动期满结束。运动虽然取得了不小的成果,但是没有彻底清除烟毒。为了及时巩固运动成果,根除这一祸患,国民政府从运动期满至抗战结束,在大后方采取了一系列肃清残余烟毒的措施。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遏止了烟毒的继续蔓延,适应了抗战建国的需要。但是,由于时局动荡,战事频仍;烟毒的高额利润引诱许多人铤而走险,想尽办法运输、贩卖烟毒;毒枭援引各种政治和军事势力,抑或是执法人员充当保护伞以及执法部门自身的缺陷,直到抗战结束,重庆市政府依然未肃清残余烟毒。

关键词:抗战中后期;大后方;重庆;禁毒

中图分类号:K26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CN61-1487-(2019)18-0139-03

一、规划

肃清残余烟毒,本就是一项异常艰巨的任务,更何况是在抗战最紧张的时候。所以,需要政府对这项工作有通盘的考量和周密的部署,做到行动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避免混乱和人力物力的浪费。

重庆市警察局于1941年11月制定了《肃清陪都附近烟毒计划》。内容有:

“一、迅即成立警犬查缉室,隶属于警察局,附设于侦缉大队部,专司搜查烟土,逮捕烟民。

二、肃清办法及步骤

警犬查缉室成立后,立即进行肃清工作。第一步肃清陪都市区烟毒烟犯,预计6个月内可以完成,第二步肃清陪都附近各城市之烟毒烟犯,预计一年内可以完成,其进行办法由警犬查辑[缉]室负责计划实施,其捕获之烟土烟犯交由警察局依法处置。惟在工作期间,各地宪警应予切实之协助,并请发给警局侦缉证以利工作。”[1]219

这份计划不仅体现了重庆市警察局打击毒品犯罪的积极态度,也说明彼时警察局的政策制定者综合素质较高,考虑细致周详。

资料显示,1942年3月25日,重庆卫戍司令部就禁烟发表谈话,“规定烟民于依法判决后,少壮者编入独立大队,经三数月之训练,使其身心健全后,即送服兵役或劳役,老弱妇女则编入习艺所,俾能学得独立生活之技能,如此所有烟民均能一变而为生产劳动之国民。”[1]220当然,并不是所有涉及此类案件的罪犯都有资格参与劳改,谈话表示,“至毒犯与贩烟运烟以及业经勒戒而重吸之烟民,一经查获,仍将依法处以极刑。”[1]220

这一谈话表明军队也介入了禁毒工作,但是并没有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而是宽严相济,以改造和感化为主。为烟民戒除毒瘾后,把他们或补充进部队和参加劳动,或让他们参加培训,学得一技之长,这样既防止了瘾君子出狱后复吸,又为坚持抗战提供了健壮的兵员和劳动力,也能维持陪都的社会治安,总体上适应了抗战建国的需要。同时,对于贩毒分子和复吸的吸毒人员严惩不贷,又能起到警示和震慑的作用。

1944年,重庆市政府拟采用连保连坐的方式来禁绝烟毒,“关于本市禁烟问题,贺市长极为重视,顷已饬令主管方面采用连保连坐办法,以□于最短期限禁绝。至于同居房东尤应随□负责,严密监督有吸毒之嫌疑住客。”[2]连保连坐实际上是利用一人吸毒,全保受罚的高昂代价迫使邻里之间互相监督,及时举报。这一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辅助政府禁毒的作用,但是,容易导致诬陷和冤假错案。

三、执法

肃清残余烟毒的活动是否有效,关键在于是否严格执行上述规划。作为战时首都,重庆的一言一行都深刻地影响着大后方,更关乎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声誉和形象。因此,重庆市警察局和重庆市宪兵司令部等执法部门迅速展开行动,破获了不少涉毒的大案要案。

1941年9月,有情报显示重庆沙坪坝小龙坎及周边仍然有40多家烟馆,内政部便派出禁烟委员会观察员叶光亶、调查员钟才潭去实地调查。他们从9月29日到10月13日,对小龙坎及其附近进行秘密走访,基本摸清了这一带烟馆的基本情况和基层警察收受贿赂包庇烟馆主的事实,并上报。

“职等遵于9月29日会同出发,遍历小龙坎、新桥、覃家岗、沙坪坝、磁器口、化龙桥、重庆市、江北县等地秘密侦查,于10月13日事毕返部……兹将侦查所得情形分述于下:

1.新桥镇街后共有烟馆5家,由新桥派驻所前任户籍员,现任一等警长岑武封包庇,每家每月送法币100元。

2.新桥石梯沟李曾氏家开设烟馆,曾于9月初被新桥警察分驻所警长岑武封发觉,当将人犯押至警所,并搜得烟泡48个,未报。后将烟泡卖与警所隔壁饭馆陈玉文,每个价值1元。

3.石梯沟煤炭厂附近,杨光普开设烟馆1所,供吸时在夜深人静后,烟具藏得非常秘密,非有熟人同去不能入门。

4.新桥镇第2保第10甲住户李青钱开设饭馆,附设烟具供苦力人等吸食。

……”[3]

根据他们的调查报告,重庆市警察局于1942年年初对所列烟馆和烟馆主进行捣毁和逮捕。“关于原咨第一项所列各犯已密饬妥员按址查拿,归案究办,并将玩忽禁令之该管分驻所长萧易停职。”[4]

重庆市宪兵司令部于1942年2月20日的报告中称,“时来数月,而先后破获案犯共达200余名之多。”[1]220而重庆卫戍总司令部于同年4月更是宣稱“计执行□日内,即得烟犯达800人。”[1]220重庆宪兵司令部还在报告中详细地说明了侦破这些烟毒案件的过程,“本部各级办理烟毒案件,先从侦查入手,或利用线民,或化装□客,务使□证确实,然后缉捕依法质讯。分别烟毒案件,移送重庆卫戍总司令部及重庆卫戍第一警备区司令部审判。”[1]221

1943年7月,社会部职员杨明清举报凤凰台华先理发店的老板徐义生和他的妻子吸毒,重庆市政府指令市警察局将其捉拿归案,严加惩办。“顷接社会部杨明清同志函称略以本市凤凰台华先理发店户主徐义生夫妇吸食烟毒,规劝戒除,不惟不听,反厌近问,且闻该徐义生夫妇前曾犯罪有案。兹值陪都厉行禁毒之际,该犯犹复肆无忌惮,若不除此败类,危害国家民族非浅……即希查照,派员密拿法办,并报府备查……”[5]

1944年10月,有人举报重庆菜园坝天星桥的居民李燮堂吸食鸦片,“据报重庆市菜园坝天星桥地方,曾发现居民李燮堂违禁吸食鸦片。上年7月间,曾经重庆警察局一度缉案法办,释放之后,仍然违法吸食烟毒。抄呈重庆市警察局原函,应予核办等情前来。查所报如果属实,亟应严拿归案,依法究办,以肃禁政。”[6]重庆市警察局根据情报和指示,展开了调查行动,传唤李燮堂和梁朱氏,问明情况,结果两人都供认了吸食烟毒的事实。“前据市民王子臣呈控到局,经饬交本局第五分局缉办去后,嗣据该分局呈解李燮堂、梁朱氏等二名前来,讯据供认吸食鸦片属实,正办理间,该李燮堂在所患病甚重,经参政员孔庚函请交保就医,听候传讯并检状连同梁朱氏移送卫戍总部军法处讯办。”[7]

上述是战时重庆在肃清残余烟毒时破获的重大涉毒案件,从中既体现了重庆市政府和有关执法部门在禁毒工作上有所作为且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彼时重庆的烟毒问题依然十分猖獗,禁烟禁毒任重而道远。

此外,透过这些案例还能看到战时重庆负责禁毒的部门虽然有着严格而细致的分工(内政部禁烟委员会负责前期的调查,警察局或宪兵司令部或卫戍部负责抓捕,卫戍总部军法处负责审讯)但是,没有成立一个联合机构来统一指挥调度,常常是禁烟委员会调查确定后,需要向重庆市政府提交书面报告,由市政府命令警察局实施抓捕、查拿工作。由于政府明确禁烟,贩卖和吸食鸦片的行为都转入了地下,发现一条线索非常不容易,禁毒部门走完一套程序势必耗费大量时间,这样一来,就有可能错过最佳查获时间,大大降低工作效率,功败垂成。

四、宣传

依靠严刑峻法,保持高压态势,只能形成暂时的威慑,不是长久之计,难以让国民深刻地认识到吸食烟毒的危害,从而自发抵制或戒除才是根本。因此,国民政府每年都会在6月3日这天(1839年6月3日,林则徐将广州禁烟时缴获的鸦片在虎门当众销毁)举行禁烟纪念活动,广泛宣传。断禁时期(即六年禁烟计划完结后的巩固期)也不例外。“本年为林公焚土102年纪念日,又为施行断禁政策之期,届时自应遵照《肃清烟毒善后办法》第13条之规定,邀集当地党、军、政各机关及民众团体举行隆重纪念,以资景仰,而广宣传。”[8]

战时重庆的“六三”禁烟纪念活动一般分为两个部分,早晨举行纪念仪式,然后(多为下午)在较场口当众焚毁执法时查获的烟具和烟土。蒋介石还会在当天颁布禁烟训词:“全国同胞务须力湔遗毒对敌伪奸计尤强毅反抗。”[9]“党、政、军人员应严密督禁余毒,并勉同胞协助检举,协助执行。”[10]

除了举行隆重的纪念和焚烧烟具外,负责禁烟纪念活动的陪都各界六三禁烟纪念筹备委员会(以下简称筹备委员会)还设计了许多方法做禁烟宣传。

筹备委员会请中宣部、社会部等部门配合制作一些大型的禁烟宣传图画、漫画,再由筹备委员会人员张贴到偏僻地方,或者请警察局负责在码头等交通要道张贴出来,使更多的人,尤其是底层的人们能够了解到烟毒的危害和禁烟政策。

筹备委员会还充分利用现代媒体技术,将禁烟禁毒标语制成幻灯片,运送到各大电影院去播放。幻灯片有较强的直观性,对人们的视觉冲击非常大,因此,将政治色彩浓厚的标语用幻灯片呈现出来,比起直接张贴,或强制要求民众高呼,背诵等粗放方式,效果会大大提升,人们也更容易接受。“查本年六三禁烟纪念,本会为提起人民警觉,贯彻中央禁烟决策起见,特制映幻灯标语,以宏宣传,除将幻灯片运送各电影院外,相应检附标语一份,酌请查明,特饬各影院放映为荷。”[11]

五、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说明抗战中后期重庆市政府对于肃清残余烟毒的态度是明确而坚决的,即便在抗战最艰难的岁月里,也没有轻视、放弃禁烟禁毒工作,为肃清烟毒做了大量工作,并把它提升到抗战建国的高度,提振了国人的爱国热情,为抗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这些无疑是值得肯定和称赞的。但是,抗战中后期重庆的肃清烟毒善后依然有非常大的缺陷,直到抗战结束,也没有彻底铲除烟毒。

残余烟毒肃而不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时局的动荡和战事频仍制约了重庆的禁毒工作。断禁时期正好处于抗战最激烈、最艰难的岁月,必须首先满足前线作战的需要,虽然将禁毒提升到与抗战建国同等重要的位置,但是终究不可能像和平时期那样有充足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其中;

其次,烟毒销售贩卖的利润很高,很多毒贩不惜铤而走险,想尽各种办法运输、销售毒品;

此外,一些大毒枭援引各种政治或军事势力,抑或是执法人员作为靠山和后援;

最后,禁烟执法部门本身的不足也阻碍、迟滞了肃清烟毒善后工作,原因有二:

第一,拘捕的烟犯很多,但没有相同数量的监狱用于关押,不得已只能从轻发落,让他们写下不再吸食烟毒的保证书后就释放了。烟犯发现这一漏洞,便不思悔改,故态复萌,越发猖狂;

第二,专业戒毒所数量少,普通医院又缺乏专门设备和床位,使得大量染有烟毒瘾的人无法得到专业、系统的戒除帮助,尔后一切如故。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及蒋介石本人的威望一度达到巅峰,本有机会挟光复之威,励精图治,根除鸦片這个社会毒瘤,但遗憾的是,由于蒋一心要打内战,消灭中共,国民政府的重心又回到了军事上,加上后来国军兵败如山倒,经济崩溃,党、政、军各界纷纷为自己谋划后路,更没有精力主抓禁毒工作(尽管各地的禁毒工作仍然在开展)所以,直到国民政府败退台湾,仍然没有完成肃清烟毒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重庆市档案馆,重庆师范大学.中华民国战时首都档案文献·战时社会(第三卷)[M].重庆出版社,2008.

[2]渝市禁烟[N].大公报,1944-06-14.

[3]关于派叶光亶、钟才潭密查小龙坎一带烟馆的咨、训令,全宗号0053,目录号0015,案卷号00141,重庆市档案馆藏.

[4]关于查办小龙坎等地烟馆及令分驻所所长肖易停职的呈、咨、指令,全宗号0053,目录号0015,案卷号00141,重庆市档案馆藏.

[5]关于凤凰台华先理发店户主徐义生夫妇吸食烟毒的函,全宗号0053,目录号0015,案卷号00141,重庆市档案馆藏.

[6]关于办理李燮堂违禁吸食鸦片的公函、训令,全宗号0053,目录号0015,案卷号00141,重庆市档案馆藏.

[7]关于将李燮堂移送重庆卫戍总司令部军法处法办的呈、指令,全宗号0053,目录号0015,案卷号00141,重庆市档案馆藏.

[8]关于举行[六三]禁烟纪念的咨、训令,全宗号0053,目录号0004,案卷号00350,重庆市档案馆藏.

[9]今日六三禁烟纪念,蒋委员长颁示训词。全国同胞务须力湔遗毒,对敌伪奸计尤强毅反抗[N].大公报,1941-06-03.

[10]今日六三禁烟纪念,蒋委员长昭告全国。党、政、军人员应严密督禁余毒,并勉同胞协助检举,协助执行。[N].大公报,1941-06-03.

[11]关于要求各电影院放映禁烟纪念幻灯标语片给市社会局的函。附:标语,全宗号0053,目錄号0004,案卷号00350,重庆市档案馆藏.

作者简介:郭志强(1993—),男,汉族,单位为重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史。

(责任编辑:董惠安)

猜你喜欢

警察局抗战重庆市
重庆市光海养蜂场
重庆市光海养蜂场
铸造辉煌
——重庆市大足区老年大学校歌
我们家的抗战
抗战,在未被占领的中国
重庆市关工委举行成立二十周年纪念大会
波兰疑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