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部屈指深浅肌腱区断裂全吻合与单纯吻合的临床疗效比照观察

2019-01-02尚耀华张铁慧任远飞董玉金杨文峰

中国伤残医学 2019年19期
关键词:度数手部肌腱

尚耀华 张铁慧 梁 武 任远飞 董玉金 杨文峰 钟 声

(大连市中心医院 , 辽宁 大连 116033 )

目前,临床对应的屈指趾骨折和深腱II骨折患者主要采用吻合手术治疗,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在II区深屈肌腱断裂后,由于该部分肌腱的特殊结构,在后期容易发生肌腱粘连,早期活动可有效降低粘连的发生率[1-2]。本研究分析了手部屈指深浅肌腱区断裂全吻合与单纯吻合的临床疗效比照,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将2017年1月-2018年1月手部屈指深浅肌腱区断裂患者90例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3例。观察组男26例,女17例;年龄32-79岁,平均(44.11±2.41)岁。对照组男28例,女19例;年龄33-79岁,平均(44.17±2.45)岁。2组一般资料有可比性。

2 方法:对照组进行单纯吻合手术,观察组进行全吻合手术。所有患者均采用手指神经根阻滞麻醉。当使用止血时,使用指根橡皮筋,并在显微镜下清洁受伤的手指以去除伤口表面上的活组织,并且注意神经和血管。在对照组中,进行简单的吻合术。首先清理伤口,发现并吻合屈肌腱(与观察组相同)。去除屈肌肌腱并修复肌腱鞘并且不匹配。观察组采用浅表肌腱,屈曲和深吻合术治疗。具体操作方法如下:取肌腱针侧和距切面1cm处,采用侧针插入法,将针插入相邻部位,将针头放在线圈套上。制作套筒后,纵向针用于刺穿肌腱,并在该部分的中间取出。之后,将针施加到侧部。在距离截面1cm的距离处选择针位置,然后拉动缝合线。针沿着针的侧面穿过1次,并且切割线并打结。在肌腱背端的外部位置,以相同的方式进行一组缝合。

3 观察指标:比较2组手术总有效例数;手部屈指深浅肌腱区断裂愈合的平均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手部屈指深浅肌腱区断裂手指功能恢复时间;手术前后患者患指尺偏度数、患指背伸度数以及患指桡偏度数;肌腱粘连、疼痛、感染、断端间隙等的发生率;手术前后生存质量SF-36量表下社会维度、心理维度和活力维度评分比较。显效:断裂伤口愈合,围术期无肌腱粘连、疼痛、感染、断端间隙等并发症;有效:断裂伤口基本愈合,无肌腱粘连、疼痛、感染、断端间隙等并发症;无效:断裂伤口尚未愈合,不满足显效、有效标准。手术总有效例数=显效率+有效率[3]。

4 统计学方法:SPSS19.0软件统计,检验方式是t检验、卡方(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显著。

5 结果

5.1 2组手术总有效例数比较:观察组手术总有效例数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对照组显效有25例,有效9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是34(72.34%)。观察组显效有34例,有效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是42(97.67%)。

5.2 2组手术前后患指尺偏度数、患指背伸度数以及患指桡偏度数比较:手术前2组患指尺偏度数、患指背伸度数以及患指桡偏度数无明显差异,P>0.05;手术后观察组患指尺偏度数、患指背伸度数以及患指桡偏度数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手术前患指尺偏度数、患指背伸度数以及患指桡偏度数为31.21°±5.71°、31.92°±1.62°、31.67°±5.41°,手术后患指尺偏度数、患指背伸度数以及患指桡偏度数为47.21°±7.24°、44.31°±1.41°、45.78°±8.51°;观察组患者手术前患指尺偏度数、患指背伸度数以及患指桡偏度数为31.28°±5.71°、31.96°±1.61°、31.21°±5.47°,手术后患指尺偏度数、患指背伸度数以及患指桡偏度数为56.41°±3.51°、50.85°±0.26°、51.12°±4.21°。统计学分析后,2组患者手术后的患指尺偏度数、患指背伸度数以及患指桡偏度数均优于手术前(p<0.05),且观察组患者手术后的情况优于对照组患者手术后的情况(P<0.05)。

5.3 2组手部屈指深浅肌腱区断裂愈合的平均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手部屈指深浅肌腱区断裂手指功能恢复时间比较:观察组手部屈指深浅肌腱区断裂愈合的平均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手部屈指深浅肌腱区断裂手指功能恢复时间(31.52±10.12)天、(12.16±2.61)天、(3.21±1.12)个月,优于对照组(52.14±20.11)天、(14.15±3.91)天、(4.81±1.52)个月,P<0.05。

5.4 2组肌腱粘连、疼痛、感染、断端间隙等的发生率比较:观察组肌腱粘连、疼痛、感染、断端间隙等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肌腱粘连、疼痛、感染、断端间隙分别有3例、4例、4例和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7.66%;观察组患者肌腱粘连、疼痛、感染、断端间隙分别有1例、1例、2例和0例,并发症发生率为9.30%。统计学分析后,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显著(P<0.05)。

5.5 2组手术前后生存质量SF-36量表下社会维度、心理维度和活力维度评分比较:手术前2组生存质量SF-36量表下社会维度、心理维度和活力维度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手术后观察组生存质量SF-36量表下社会维度、心理维度和活力维度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手术前生存质量SF-36量表下社会维度、心理维度和活力维度评分为(56.21±5.01)分、(65.45±4.23)分、(67.23±5.21)分,手术后生存质量SF-36量表下社会维度、心理维度和活力维度评分为(78.44±7.21)分、(78.24±5.42)分、(76.21±8.52)分;观察组患者手术前生存质量SF-36量表下社会维度、心理维度和活力维度评分为(56.66±5.72)分、(65.11±4.21)分、(67.22±5.31)分,手术后生存质量SF-36量表下社会维度、心理维度和活力维度评分为(95.12±3.61)分、(95.22±3.20)分、(94.51±4.25)分。统计学分析后,2组患者手术后的生存质量SF-36量表下社会维度、心理维度和活力维度评分均优于手术前(p<0.05),且观察组患者手术后的情况优于对照组患者手术后的情况(P<0.05)。

讨 论

传统的单吻合术方法肌腱拉伸强度和肌腱末端较差。通常需要进行3周的术后保护和制动,并且不可能进行有效的手指运动。全吻合术采用多套套圈吻合术缝合伤口,保证肌腱末端肌腱平衡,防止手指间隙出现,增强张力,防止肌腱吻合术破裂。另外,预防可以有效地影响肌腱。血液供应促进肌腱残端的愈合速度,增加肌腱的滑动距离,增强肌腱修复后的张力,减少粘连的发生。手部深屈肌腱II区域骨折后,由于该部位的肌腱机制特殊,后期易于肌腱粘连,早期活动可减少粘连事件的发生率。因此,被动或主动功能训练尤其适用于患者。关键是可以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4]。

全吻合治疗是一种多组套圈吻合方法。因为这种方法有更多组套圈来缝合伤口,所以肌腱各方向的力都是平衡的,有效地防止了手指之间的间隙。产生的,拉伸强度增强,肌腱吻合不易破裂,拉伸强度变得足够,并且在麻醉失败后伤口手指可以立即主动活动[5-7]。同时,全吻合方法对肌腱的血供不会产生很大影响,不仅可以加速肌腱断端的愈合,还可以增加肌腱的滑动距离,显着增加肌张力。肌腱修复后,减少粘连。本研究中,对照组进行单纯吻合手术,观察组进行全吻合手术。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总有效例数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部屈指深浅肌腱区断裂愈合的平均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手部屈指深浅肌腱区断裂手指功能恢复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手术前2组患指尺偏度数、患指背伸度数以及患指桡偏度数无明显差异,P>0.05;手术后观察组患指尺偏度数、患指背伸度数以及患指桡偏度数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肌腱粘连、疼痛、感染、断端间隙等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前2组生存质量SF-36量表下社会维度、心理维度和活力维度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手术后观察组生存质量SF-36量表下社会维度、心理维度和活力维度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手部屈指深浅肌腱区断裂患者行全吻合手术手术效果明显,可更好改善患指尺偏度数、患指背伸度数以及患指桡偏度数,改善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度数手部肌腱
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的皮瓣选择
Wide-awake技术在示指固有伸肌腱转位修复拇长伸肌腱术中的应用
掌长肌腱移植与示指固有伸肌腱转位治疗拇长伸肌腱自发性断裂的疗效对比
掌长肌腱移植修复陈旧性拇长伸肌腱断裂30例
尺动脉腕上皮支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封闭负压吸引技术联合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手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
改良的骨腱道成形穿引肌腱段重建伸肌腱止点治疗锤状指
《平行四边形》拓展精练
友谊
图形中角的度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