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9-01-02谢一鹏
谢一鹏
(锦州市中心医院,辽宁 锦州 121000)
胫骨平台骨折是由内部和外部的猛烈和轴向负荷引起的,为常见骨折,属于关节内骨折类型,骨折愈合后,骨关节炎通常由不均匀的内外平台引起,对于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以及内外踝骨折一般很难保持稳定,可引发骨不连和关节面不平整而影响膝关节功能,需要及时进行有效固定治疗[1]。本研究比较其临床疗效并报告以下内容。本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2013年1月-2014年4月9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分成2组。对照组给予单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观察组则给予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分析了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2013年1月-2014年4月9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分成2组。观察组年龄25-65 岁,平均年龄(41.65±6.21)岁;左侧胫骨平台骨折18 例,右侧胫骨平台骨折 27 例。Schatzker 分型显示Ⅴ型胫骨平台骨折 25 例,Ⅵ型胫骨平台骨折20 例。对照组年龄25-66 岁,平均年龄(41.62±6.53)岁;左侧胫骨平台骨折17 例,右侧胫骨平台骨折 28例。Schatzker 分型显示Ⅴ型胫骨平台骨折 24 例,Ⅵ型胫骨平台骨折21 例。2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
2 方法:所有患者术前 半小时 注射头孢类抗生素,所有患者硬膜外全麻,麻醉后平卧。对照组患者采用单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于膝关节前外侧位置处作10cm切口,先切开关节囊,充分暴露关节面,若有轻微塌陷和缺损,可用钝性器械平整关节面,填充骨缺损严重部位,保持关节面平整,后将克氏针打入临时固定,拍X线满意后,用锁定钢板固定外侧髁平台,给予冲洗和止血后进行全层缝合。观察组则给予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膝关节内后侧作一长度10 cm 切口,促使胫骨内侧平台和内后侧缘充分暴露,复位骨折后选择合适钢板局部固定,后从膝关节外侧作10cm切口,暴露膝关节和胫骨外侧髁,撬拨塌陷关节面促使其形态恢复正常,可根据实际填充松质骨,X线确认关节面平整选择合适髁固定,给予冲洗和止血后进行全层缝合。
3 观察指标:比较2组胫骨平台骨折治疗转归效果;手术时间、平均出血总量、胫骨平台骨折平均愈合的时间、可负重的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关节僵直、钢板断裂等并发症发生率;治疗前后的生存质量情况;治疗前后骨关节功能评分、疼痛的情况和生活自理能力评分。显效:骨折愈合,关节功能正常,无关节僵直、钢板断裂等并发症,疼痛症状消失;有效:骨折基本愈合,关节功能改善,疼痛减轻;无效:达不到上述标准。胫骨平台骨折治疗转归效果=显效、有效百分率之和[2]。
4 统计学方法:SPSS20.0统计,计量数据t检验,而计数资料x2检验,差异显著以P<0.05呈现。
5 结果
5.1 2组胫骨平台骨折治疗转归效果相比较:观察组胫骨平台骨折治疗转归效果44例(97.78%)(显效36例,有效8例),高于对照组31例(68.89%)(显效19例,有效12例),P<0.05。
5.2 2组手术时间、平均出血总量、胫骨平台骨折平均愈合的时间、可负重的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相比较:观察组胫骨平台骨折平均愈合的时间、可负重的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胫骨平台骨折平均愈合的时间、可负重的时间(8.11±1.42)个月、(9.13±0.27)个月,短于对照组(11.42±1.25)个月、(11.23±0.51)个月,P<0.05。
5.3 2组关节僵直、钢板断裂相比较:观察组关节僵直、钢板断裂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对照组有3例关节僵直,2例钢板断裂,2例退行性关节炎,3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而观察组有1例关节僵直,1例钢板断裂,1例退行性关节炎。
5.4 2组治疗前后生存质量比较:治疗前2组生存质量情况并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存质量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睡眠质量、情感功能、生理功能和文化物质生存质量评分分别为(44.21±5.12)分、(48.13±5.55)分、(41.21±5.21)分和(45.12±4.02)分,治疗后睡眠质量、情感功能、生理功能和文化物质生存质量评分分别为(59.21±8.21)分、(59.11±6.77)分、(61.21±5.51)分和(57.12±6.13)分;观察组患者治疗前睡眠质量、情感功能、生理功能和文化物质生存质量评分分别为(44.21±5.45)分、(48.35±5.92)分、(41.56±5.24)分和(45.51±4.01)分,治疗后睡眠质量、情感功能、生理功能和文化物质生存质量评分分别为(83.23±8.10)分、(84.21±6.25)分、(85.42±5.19)分和(82.12±6.21)分。
5.5 2组治疗前后生存质量比较:治疗前2组骨关节功能评分、疼痛的情况和生活自理能力评分并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骨关节功能评分、疼痛的情况和生活自理能力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骨关节功能评分、疼痛的情况和生活自理能力评分分别为(41.20±1.11)分、(6.24±1.12)分、(41.21±5.21)分,治疗后睡眠质量、情感功能、生理功能和文化物质生存质量评分分别为(83.11±3.11)分、(3.43±0.22)分、(84.14±5.99)分;观察组患者治疗前睡眠质量、情感功能、生理功能和文化物质生存质量评分分别为(41.01±1.45)分、(6.12±1.15)分、(41.34±5.53)分,治疗后睡眠质量、情感功能、生理功能和文化物质生存质量评分分别为(95.23±2.21)分、(1.02±0.21)分、(96.21±5.11)分。
讨 论
胫骨平台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关节内骨折[3],复杂的胫骨平台骨折和内外踝骨折很难保持在稳定的位置,治疗不当会导致膝关节无力,出现骨不连,产生关节面不规则和膝关节功能障碍[4-5]。因此,选择有效合理的内固定尤为重要。传统普通钢板固定好,但术后并发症较多。而锁定钢板具有锁定功能以及加压功能,可提高内固定的稳固性,积极预防术后骨折移位,提供持续稳定固定作用,有利于更好恢复膝关节功能。目前常用的手术方式有单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其中,相对于单切口手术,双切口钢板内固定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的优点,且可有效维持膝关节力线稳定,可有效防止骨折再次移位,更好恢复膝关节功能[6-7],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本研究中,对照组给予单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观察组则给予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胫骨平台骨折治疗转归效果44例(97.78%)(显效36例,有效8例),高于对照组31例(68.89%)(显效19例,有效12例),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平均出血总量、胫骨平台骨折平均愈合的时间、可负重的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关节僵直、钢板断裂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生存质量情况并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存质量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骨关节功能评分、疼痛的情况和生活自理能力评分并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骨关节功能评分、疼痛的情况和生活自理能力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效果肯定,可以有效改善骨关节功能和改善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疼痛,减少关节僵直、钢板断裂等的发生,减少出血量,缩短手术、负重和愈合时间,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