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评《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2019-01-02闫丽华焦作大学法律与政治学院
闫丽华 焦作大学法律与政治学院
新时代要有新气象。自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宣布进入新时代以来,经济、社会、文化各领域都被注入新的活力,秉承新的理念,谋求新的发展,争取新的成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事业中的基本和重要构成部分,也不能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下落下后腿。经过四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业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与此同时,国际形势也是风云变幻。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教育党的基本思想路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课程,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关切国内外最新动态。更为重要的是,鉴于当今中国所取得的卓越成就及其在世界舞台上所扮演的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国和世界的关系也在悄悄发生变化,因此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有新的眼光和视界。在教育内容、方法、宗旨、理念等方面不能抓住老的东西不放,换言之,新时代思政教育亟须更换新的面貌。在此背景下,由胡永松所著的《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8年版)致力于探索和研究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系统阐述新时代与思政教育之间的关系以及后者所应做出的调整和改革。具体言之,该书具有以下三大特色。
一、廓清基本概念,界定大学生思政教育内涵外延
与同类书籍相比,该书的大前提或者说大背景是“新时代”。所以,在切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之前必须首先厘清新时代本身的内涵。本书第一章从历史演进的视角出发,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过程为抓手,系统阐释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本质特征,着重剖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方面,为我们深刻理解新时代奠定了基础。此外,鉴于该书讨论的落脚点是大学生的思政教育问题,故此,该书第一章还全面解析了大学生思想政治课教育的内涵与外延。一方面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概念的提出和形成,紧扣思政教育的社会功能和个体教育功能阐述其内涵。另一方面,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出发,如培育大学生的民主意识、法治精神、社会责任等方面澄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的外延。总之,无论是新时代还是大学生思政教育,该书都对之进行了极为严谨的界定和澄清,体现了该书的科学性和学术性。
二、把脉时代现状,认清大学生思政教育新挑战
没有对问题的把握和对形式的认识,就不可能找到恰当的解决问题的方法。鉴于新时代与过去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特征,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也是如此。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充分继承过去思政教育的精髓与内核,同时又要结合新时代所需有独到的创新。鉴于此,该书第二章对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进行了梳理,从新民主主义时期、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三个阶段整理了我国思政教育的发展进程,与此同时,结合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认真分析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遭遇到的新挑战。上述基本概念的廓清和基础性问题的澄清为该书接下来内容的展开进行了非常漂亮的铺垫,体现了该书作者对相关领域问题的深度研究以及该书本身井井有条的写作风格。
三、结合新时代特征,开启大学生思政教育创新探索
该书最亮眼的地方在于它开启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方位探索。书本第三章直到第七章都围绕这一主题展开。第三章主要从总论的角度就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整体状况进行一般性说明。第四章至第七章则从分论的角度,逐一围绕大学生思政教育队伍建设、教育载体、教育内容等方面展开具体探讨。每一章基本遵循统一模式和写作思路,首先界定内涵,然后介绍现状,最后给予对策,论述过程中始终以新时代的特征为指引,关注新问题,聚焦新动态整书层次分明,论述清晰,读起来一目了然。最值得一提的是,该书第七章专门就高校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问题进行了详细探讨,阐明了辅导员在思政教育队伍中的重要性和独特性,体现了该书独特的视角,可谓本书的一个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