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静境在水印版画意境中的呈现探析

2018-12-29丁奕

艺术评鉴 2018年19期
关键词:意境

丁奕

摘要:本文以一些著名画家的木刻水印版画为对象,通过对水印版画创作画面中意境的“静”的形式感进行较为系统综合的分析。

关键词:静境 水印版画 意境

中图分类号:J2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18-0050-02

一、“静”境在水印版画中的形式呈现

版画有其独一无二的形式感,使得水印版画中对静的表现形式有着不同的方法。水印版画中“静”的形式感:水印版画的制作方法、媒体素材等相对于其他版种有着丰富且多样的特点,于是导致艺术家们对水印媒介的印刷技术、物理特性方面的探索有着极大的兴趣,这也是艺术家们为什么那么追求和关注版画的形式美的原因。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所有艺术都有特定的艺术形式与其相符合,而且同一种艺术在不同的时期和阶段都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艺术的发展过程也像生物进化理论一般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的一个过程。另外,水印版画除了独一无二的印痕之美外,也包括形式感很强的线性美和色调美,这三者突出地表现了水印版画的“静”境[1]。

(一)印痕之美

水印版画中的印痕在画家印制的时候产生,其原理是纸画与媒介两者在干湿程度都不相同的时候会产生不同的痕迹效果,不过这要在手工进行的印压与拓印的前提下才能产生。印痕一般为湿印、干印、干与湿相结合,水印版画在印制方面也有着较为复杂的过程,一个印制过程有时候会重复进行很多遍,一次次地重复叠加印制[2]。由于纸质种类的多样,颜料与水分之间的混合调配有很多可能,这才导致它会出现很大的偶然性。例如,日本画家会津坂下町在为纪念自己的家乡福岛县所制作的版画系列作品《会津之冬》中,运用了很多简洁干净的印痕呈现出了皑皑积雪在其屋顶的堆积的景象。作者在整幅画面中利用中国画中的留白技巧表现出了一片一片的雪景,传神的展现了漫长严冬的静的特点。画家将画中雪的表现形式用湿印,那除雪之外的其他景象自然就是干与湿相结合的艺法了。画家也可以使用干印以达到画面中的那些颗粒呈现黑色粗糙的效果,辅之以湿印做出浅灰的底色,这样就可以使质感中的光滑与粗糙有效的区分开来,如此手法使画中的元素互相衬托,就达到了画面幽冷寂静的境界。而我国艺术家陈琦的绘画作品却给人带来了另一种风格的“静”,在他的系列作品《二十四气节》中,整体上讲比较单一并没有运用很多干与湿相结合的技法,主要的是平整,不太注重木纹的肌理,所以印痕的整体效果看上去很和谐统一。作者版画技巧的表达方面可以说是达到了一流水平,他整个画面使用的是十分柔和的印痕,利用了画面中的元素,比如对一些很微妙的木痕,他是利用了房屋的现实立体效果对其进行了处理。并且画面中元素的质感几乎没有特意的利用印痕去做以区别,也正是艺术家们通过如此高超娴熟的版画印制技巧使自己内心的那个静谧的世界得以展示给世人,整个画面中充满了浪漫宁静的气氛。

另外一个对印痕肌理技巧十分看重的艺术家是应天齐,他的代表作《西递村系列》。他的作品主要运用的技法就是通过一个个实体的物品相互粘合或者重组,通过此种技艺制作出的版画又与铜版画制作中的凹印相结合,最后经过手工进行局部的拓印才会产生各种印痕。作者运用手工去局部拓印,因此相对于机器拓印会减少机械性,更容易去自由掌控,最后再把底部进行大面积渲染,通过湿印使其较为粗糙的肌理印痕叠加起来,最后整个画面可以更加的和谐统一,更充分的表现出古村落朴实、宁静的美。所以说,利用具体的实物去拼贴或重组的技法去表现作品中的西递古村落是相当合适的,因为通过那种实物去粘贴会形成很多不规则的图形,这正好可以拓印出很合适的模糊的肌理印痕,于是把墙体经过时间而变得沧桑厚重的感觉表现了出来[3]。

(二)色调之美

水印版画中的灰色色调可以使观者感受到一种“静”的境界。灰色调给人一种淡雅的视觉效果,从色彩心理学上讲,灰色调会使人的心理不自觉的产生一种安静祥和的反应,所以说灰色色调可以从色彩方面表现出静境。静态灰色调在静态时一般是以黑白色调为主,或过渡掉其中的淡灰。在明度的比较上却是使用高长调,巧妙地使用柔虚过渡的手法,可以使整体画面达到“静”的意境。由于水印版画大多是通过黑与白的强烈对比以达到表现,就会形成活泼的高长调,这是那些想要表现出静境的画家们不想看到的结果,所以他们通常会较多的通过柔和的灰色去衔接过渡一下,这样就可以使高长调强烈的对比效果得以减弱,于是便产生了短调效应。郑爽版画作品主要以水印套色为主,例如《白色的罂粟》这幅作品,它的整体画面就以灰色调为主,花瓶的重色调突出反衬了罂粟花的雪白,于是观者视觉上便形成高长调鲜明的明度对比,因此作者将灰黄色当作罂粟花的底色,背景色辅助以灰蓝色去过渡画面的对比,以此达到了画面温馨、宁静的最终效果。

画家陈琦也有类似的以花卉为主题的版画作品,但是作者的画面中散发着与前者不同的另类的静谧气氛。例如《莲》系列的水印版画作品,在这幅作品中,或许作者所想要表达的是自己像莲一样的精神品质,因为荷花象征着高洁,表现的是一种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这也是人类所普遍拥有的人格品质。陈琦与郑爽二者通过画面所表达出的情感有着很大的不同,后者画面的以黑白灰色调为主,处理背景颜色最重的部分,整幅画面也就很自然的产生了聚光灯一般的效果,会有一种幽暗的氛围。尽管画面中有很多的黑色部分,但是作者很好的处理了这种瑕疵,主要就是作者减少了白色的部分,使用灰色调使得整个莲花得以过渡,最终很好的体现了画面中的“静”。

(三)线与形之美

在版画这项艺术之中,线条是绘画技艺中相当直观的一种,由于水印版画的线条是作者通过各种各样的刻刀刻制得到的,这就决定了它在艺术风格方面的独特性。而形则是由一条一条的线组成的,因此它也有着独特的艺术风格。在水印版画的绘制过程中对线与形的使用是相当讲究的。在斋藤清的很多水印版画作品中,线与形这两种元素经过了作者相当程度的简化提炼,把多余的线与形统统去掉了,几乎可以说不存在丝毫多余的部分。通过如此手段简化版画的外部轮廓形象,使得画面整体造型得到了很好的装饰效果,也使得艺术形式更加平面和简单。作者在画面的构成感上进行了特意的设置布局,加上作者有意地去布局画面的构成感,最终使得整幅画面表现出了非同寻常的“静”的意境。版画作家应天齐在画面进行线形布局时常常使用平行线条与垂直线条的互相结合,目的是为了给画面构造出“静”的感觉。作者画面中通常呈现出的元素大多为建筑,而且建筑的线与形往往都是方形,因此在作者的版画作品中各种各样元素的形状以直线为主,以此达到了静的艺术表现形式。由以上的例子可得出结论,在中国绘画作品中,在画面意境中表现出静境效果的作品很多很多,反观我国的版画作品,其中在意境上表现出静境效果的却是少之又少。因为在版画画面的意境中对所谓的“静”并没有规定它的特定形态,于是这就对想要表达出“静”效果的作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需要作者对作品的需求以及自身的领悟能力,通过印痕肌理方式达到对意境中“静”的具体呈现,其实还需要考虑到不同的作者作画时会有不同的心理状态,最后得到的作品所表现出的静境中的“静”也会有所不同。所以,通过对几位版画大师的代表作品的分析,展现了他们通过使用印痕木痕、明度色彩的对比、线与形的构造去表达他们对于意境中“静”的看法,突出表现了水印版画独特的形式感。

二、“静”镜在水印版画意境中的意义

在版画作品中,意境作为艺术家们所理解的画面主题与其现实客观感受结合产生的特殊的境界,有着朦胧而含蓄的特殊美感,意境也是作者与作品二者相互融合而产生的物我两化合二为一的特殊境地。意境也体现了一个画家绘画水平与修养的高低,如若修养足够高就可达到物随我化的境界,如若造诣的足够深,自然可左右逢源。“静”不仅仅是画家在主观精神上的表现,同样也可以直接产生于意境之中,客观事物的内在实质经过“静”的把握,可以达到一种理想的艺术效果。“静”究其本质是非凡独特的,只有在把自我忘却后,才能使精神得以解放,使灵魂获得自由。只有当主体把所有的欲望抛弃后,方才进入最佳的“静”的状态。“静”所谓的气也是一种常规自然的流动,绘画作者心的“静”的状态最难以达到,如若作者在水印版画制作時能够让心达到“静”的状态,那么对其版画作品中达到意境的“静”会有很大的帮助。只有静境在水印版画意境中得到的呈现,才可以称之为大境界。

参考文献:

[1]陈泽琪.浅谈中国水印版画艺术的继承与发展[J].明日风尚,2018,9(01):161.

[2]何燕.黑白木刻版画在动画设计中的艺术特征探析[J].福建商学院学报(原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8(03):80-83.

[3]张雪花.木刻水印版画的特点与表现技巧研究[J].戏剧之家,2017,11(02):181.

猜你喜欢

意境
谈高三古典诗歌意境教学
意境民族
春色满园
试论唐代诗歌的意境美
创意
光影意境
一朵花的意境
中国古代文学意境美刍议
环境——雕塑意境的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