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美术活动融入绿色环保教育探析

2018-12-29何梦佼

家长·下 2018年1期

如果你问孩子,在幼儿园里,你最喜欢干什么?我想很多孩子都会告诉你,喜欢画画。孩子们最喜欢涂鸦,因为在画画时,他们最能自由、随意地表现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兴趣是孩子学习的动力,没有兴趣或丧失了兴趣,孩子的知识获取和智能开发将受到严重影响。换句话说只要孩子有兴趣参与了,那么离从中获得良好的收益的目标也就不远了。这两样重要的课题,能不能互相结合,让我们的孩子有更多的收益呢?本文立足于现状,将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绘画与我们非常重视的绿色教育相联系,谈一谈美术活动中的绿色环保教育。

以“兴趣”为抓手,让意识更强烈

幼儿天性好动,精力旺盛。通过亲自动手,摸摸、弄弄、学学、做做,兴趣由此而生。而且通过自己的亲自实践,印象才最为深刻,永不忘记。我园每个班都认领了一棵班级树,有桂花、紫藤、香樟树、桃树等。每个月,我们都会安排一到两次班级树活动。在植树节到来之际,我们来到班级树下,为它们拔草、浇水、清理垃圾。在美丽的花开时节,我们来到班级树下,和班级树留影、游戏。在秋天收获的季节,我们亲手采摘丰收的果实……一系列的活动,让孩子和班级树产生了感情,孩子们喝水时,会想到班级树也渴了,也要给它喝点水。正是这一份关注,逐渐让孩子们对环境保护产生了兴趣,产生了主动意识。此外,我园每个班还有一块种植园,虽然仅是小小的一个地方,却承载着宝宝们对绿色的希望,对绿色的关注。我们种下了从家里带来的种子,也种下了小小的期盼。我们小心翼翼地呵护着,欢天喜地地收获着。

以“绿色”为抓手,让美术活动充满生机

主题活动中的环保教育渗透

开展主题活动“美丽的春天”时,我们可以充分地将绿色环保活动加以诠释。如绘画“校园美景”时,孩子们笔画的是令人印象深刻的班级树桃花、梅花、柳树的倩影,还有种植园地中的那一抹抹绿色,一棵棵嫩芽。绘画“春天趣事”时,孩子们画的则是植树节忙碌的场景,浇水、施肥,一片热火朝天。虽然,孩子们绘画的手法还显稚嫩,但是,你看,他们手里拿的那不是一个个可爱的水壶、篮子吗?正是这种童真的手法,才显出可贵。

开展主题活动“绿色星球”时,首先,我们带孩子们来到我们周边的社区、小公园、街心绿化带等,让孩子们亲自走一走美丽的鹅卵石小道,亲眼看一看成片的花草树木,在草坪上自由地打滚,在亭子轻松地下小憩,感受这一切的美好。接着,我们带着孩子们来到垃圾处理厂、垃圾中转站,让这两者形成鲜明的对比。通过视觉上的对比,再而进行情感上的对比,画一画,两次参观中,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我想不用多说,孩子们已经充分地感受到、体验到了环保的重要性,绿色的美好。做好了奠基工作,接下来我们就可以产生一系列活动了,画一画,我心中的美丽公园、小区;给我最喜欢的一棵树、花画像;给我们的小区设计一些环保和警示标志;收集一些废旧物品,进行一次废旧物品大变身活动,让这些看似没用的东西变成有趣、可爱的东西。在动动手、动动脑中,孩子们获得了体验,得到了认识,也学到了本领。

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一,美术教育教学活动应该是与环保教育有机结合,自然渗透的,而不是生搬硬套,胡乱匹配的。我们要努力将美术教学和环保教育巧妙地融合,使它们成为一个浑然而成的整体,打磨它们的棱角,让孩子们在自由地泼墨挥毫的同时,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环保的存在。

第二,注意不要喧宾夺主。美术活动毕竟不是思想品德活动,思想上有了环保意识,还要做到大胆地加以表现、表达。环保教育只是一种渗透,一种感受,如果环保教育的时间花得过长,就会没有时间给孩子表达和展示。我们应在传授美术知识的同时渗透进环保教育,把握住教育的时机和契机,不反客为主。

第三,抓住教育契机。在进行美术活动时,环保教育应该是自然而然地渗入进去的,这时,老师就应该顺着思路做相关介绍、讲解,而不是到了最后,再进行简单地小结。教育的最佳时间丢失了,那教育也就不会产生有很好的效果了。

以“全面”为抓手,让绿色得以延续

第一,一日活动的全面渗透。我们都知道良好的习惯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我们点点滴滴的积累。那么一种理念的形式更是需要不断地接触、深入。平日里,我们可以利用散步时间、自由活动时间,带着孩子们一起欣赏校园美景,让孩子们逐渐爱上我们的大自然。有条件的话,我们甚至可以把孩子带到田野里,让他们和各种植物、庄稼来个亲密接触。

第二,其他活动中的渗透教育。如在进行社会活动《灰姑娘的新房子》时,就可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经验、感觉设计出绿色、环保而又美观的房子;在科学活动《环保小卫士》中,可让孩子充分发挥想象,大胆地用画笔设计出各种环保标志。在社会活动《请给动物一个家》中,可让孩子们利用各种自己收集的材料,用各种方法,如:画、折、剪、贴、撕等为小动物们建造一个美丽的家园。在体育活动《看谁飞得远》中,玩着废报纸、硬纸板制作的游戏用品体验着游戏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