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小组合作学习对游戏教学模式发展的影响

2018-12-29周曼曼

家长·下 2018年1期

游戏对幼儿小组的各个探究来讲是一个载体,在所构建的游戏中,要让幼儿们牢记掌握该游戏的建构模式,使他们能够适应这个游戏的模式。但是不能仅仅让幼儿们投入游戏,还要辅助幼儿们深入问题,积极地运用自己的思维考虑问题处境,加强合作意识,遇到合作过程中有矛盾和冲突时要帮助解决。

幼儿小组合作探究方式概述

幼儿小组合作探究就是指两个或是两个以上的幼儿组成一个小组,为了完成指导教师布置的任务,互相合作互相弥补不足,能够高效率地共同达到相同的目标。小组合作不光用于幼儿课堂上,在成人工作以及高年级学生群体中同样适用。

幼儿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结合建构游戏教学模式中出现的问题

建构中合作技能的不完善导致“冲突”与“矛盾”

大班幼儿的游戏主题大都是比较复杂的,为了让幼儿们加强合作交流意识,有的游戏设计可能会出现超标等原因,导致幼儿们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由于能力水平以及理解能力的差距,产生意见不统一,合作的过程中发生口角矛盾,幼儿之间处理不当继而影响接下来的相处。

游戏构建的角色和内容变化复杂

幼儿的智力尚不健全,对于太复杂的游戏没有办法进行到最后,可能会卡在中途,游戏中都会出现角色互换、一人饰演多个角色等的需要,甚至有时教师会要求“改剧本”,幼儿无法接受,导致游戏的进度会停滞不前,游戏也就失去意义。

教师在游戏中过于主导,控制幼儿们强行合作

教师对于幼儿们的分组要适当地调试,有些幼儿由于动手能力和理解能力的差异,在一起合作会产生负面影响,不仅不能加强合作,还会降低合作学习探究的效率。在构建游戏时,有的教师会直接干预幼儿们的游戏过程,主导气场过于强大,这会导致幼儿们丧失自己学习探究的能力,有些教师会临时改变游戏中的任务,幼儿大多都反应不过来,根本不上教师的节奏,这就失去了游戏在合作学习探究中的重要性。

对幼儿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结合建构游戏教学模式中存在问题的优化对策

以人员分组开始抓起,用优惠互补的手段进行分组

在游戏构建合理的前提下,最基本的就是要分成几个合理搭配的小组,这个小组能力要各自不同,但是可以为了同一目标各自完成不同的任务,这样才可以有效率地在游戏中合作学习探究,比如在角色扮演的游戏里,小组里每个幼儿的性格都要各不相同,不可以外向的扎堆分在一组,相比之下要把比较沉默寡言不善言谈的分到一组,让小组成员能围绕同一目标,在游戏之中加深思维上的碰撞,以达到合作学习探究的最大效果。小组成员各有所长,才能显示出合作的突出性,使每一个幼儿都将长处发挥得淋漓尽致,也有利于其他幼儿以此为目标全方面的发展,形成一个融洽的学习氛围。

以建构任务为基础点,通过内容来促进幼儿的合作学习探究

在传统的建构游戏中,每个小组所分配到的任务几乎都是由教师来指引完成,可以在这方面进行改革,教师通过引导幼儿通过看教科书上的内容,根据自己的理解去完成建构任务,通过幼儿成员之间的交流,自己分好谁负责建构什么,负责建构哪个阶段等等,至于建构适用的材料等等都由幼儿自己去探究,不断促进幼儿之间的合作以及探究性。

合理分配幼儿成员的分工,通过成员的探究去完成建构

幼儿大班的建构普遍都是综合性主题的建构游戏,这也是为了加强大班幼儿的理解能力,在进行建构游戏时,小组的成员要进行合理的分工,提醒每个组员要对自己的任务负责,在了解了之后如果觉得困难,就要与小组成员进行交流换个任务,或是请求小组成员合作来共同完成,幼儿在合作的同时便能够提升其他建构技巧。

在幼儿构建遭遇瓶颈停滞不前时教师应积极辅助幼儿完成

在大班幼儿建构游戏中,教师如果发现有小组在进度上没有前进时,应积极介入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以免幼儿钻牛角尖,教师要巧妙地帮助解决,侧面引发出问题在哪里,让幼儿们自己意识到问题并找到解决方法,这样有助于幼儿思维的运行,完成一个有新意的建构,对幼儿的思想灵活性有着较大的帮助。

结语

幼儿在进行建构游资之前,就已经提前将分工、建构材料负责等合理分配好。但是有些小组面临的问题是准备的材料不适合本节课的建构主题,所以教师安排的建构任务要具有一定弹性,不可以对幼儿的要求过于严格,让幼儿们在探究之后可以自由发挥,创造一个特殊形象的建构,这有助于幼儿的自主性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