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电子白板优化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
2018-12-29倪雅倩
《听听身体怎么说》是一个有关于幼儿园健康体检的绘本故事。通常我们将此类活动以故事讲述的形式呈现。然而,单一的故事讲述并不能很好地向幼儿传递绘本的精髓。所以我利用电子白板的各项功能,将主人公琦琦由不安到害怕,由害怕到想逃跑,最后发现体检一点儿也不可怕,大呼万岁的心理过程和经历完美地展现,把没有参加过体检的孩子害怕的心理刻画得非常传神。同时,通过电子白板强大的交互功能让孩子们了解健康体检的内容和方法,倾听身体发出的声音,懂得健康体检对人身体的意义,愿意配合医生进行健康体检。
课件制作精美
课件是电子白板整合活动的灵魂,电子白板课件集视、听、说、做于一体,动静交替、师幼交互。制作精美的课件不仅能促进活动的进程,更能增添活动的趣味性,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深奥的道理具体化,有利于幼儿对知识的理解。
在活动的一开始,我以flash动画“客人入场”导入,吸引幼儿的眼球,使幼儿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眼前的电子白板屏幕上。利用“右上大小递增”的功能放大客人的皮包,引导幼儿观察,并利用“神奇墨水”功能透视出皮包里的医疗器械,让幼儿一下子就知道原来客人是医生。从而引出下面的环节。在讲述故事时,“显露器”的使用可以增加神秘感,让幼儿大胆去猜测到底发生了什么。使用插入媒体的方法插入flash,使整个故事更加生动形象,把主人公的心理过程和体检的经历完美展现。
教师操作灵活
在以往多媒体课件的活动中,通常是通过投影仪将课件投在大屏幕上,需要另一个配班教师在电脑上配合操作。这需要两位教师用足够的时间进行磨合,倘若活动需要根据幼儿的反应进行调整时,配班教师是无法获知的,从而降低了课件的可行性。若是教师一人操作,则教师被“困”在电脑旁,无法更好地和幼儿进行互动。即使能够在计算机和幼儿之间来回转换,也会增加幼儿的等待时间,分散幼儿的注意力,影响教师和幼儿之间的交流。交互式电子白板就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只需站在电子白板前,利用手中的电磁笔甚至用手就可以实现在白板上 “单击 ”“双击 ”“选择 ”“拖动”等操作。
在传授“知道体检内容”的知识点时,我就利用“拖动”的功能,让幼儿了解健康体检有哪些内容,并通过“隐藏”和“出现”的功能来巩固知识,加深幼儿对体检内容的印象。
实现幼儿主体
电子白板的使用能真正实现以幼儿为主体。在以前的健康活动中,是以教师的讲述为主,幼儿通常扮演的是“倾听者”,仅有少量的提问让幼儿有“说”的机会,几乎没有“做”的可能。通过电子白板辅助教学,幼儿可以自己亲自走到白板前进行操作。比如在了解“心、肺功能的环节”,通过“隐藏”的功能让幼儿在电子白板上找出心脏和肺的位置,幼儿用手指点一点,心脏和肺就出现了,极大地满足了幼儿成功肺体验的操作,实现幼儿为主体。加入flash动画 “心脏和肺的自述”,让幼儿自主选择,了解心肺功能,教师单一的讲述相比更能引起幼儿的兴趣,从而记住知识点。
师幼互动生动
当活动中有操作练习时,教师通常会在每位幼儿完成操作之后邀请个别幼儿展示自己的操作结果。之前我们都是在实物投影仪和计算机之间来回转换,既费时又费力。现在只需利用“镜像”功能,直接将幼儿的操作结果展示在电子白板屏幕上,便能让所有的幼儿都清楚地看到,验证操作的结果。并且以flash动画的形式使检验的结果一目了然。在活动结束时,我设计了一个做“眼球操”的环节。如果只是通过教师示范,幼儿跟着做来学习“眼球操”的话,会有一部分幼儿因看不清教师的示范或者感觉枯燥无味而放弃学习。而通过制作有趣的flash“琦琦眼球操”:卡通的人物形象,大大的眼睛和逗趣的音乐,更是增加了活动的趣味性,让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结束整个活动。
课程整合有效
通过交互式电子白板构建学习情景,孩子们能更形象地理解故事,并参与其中,能更好地掌握学习内容,运用白板的特有功能能够更灵活地根据幼儿的反应做现场调整,避免了原先只是听从教师教导的局面,使师生互动的效果更强。确切地说:使用了交互式电子白板可以更清晰地呈现学习任务与探究目标,且交互式电子白板的特有功能可以使学习内容与学习任务不断地细化与深入,同时孩子可以通过交互式电子白板提供的学习平台,在协作沟通的基础上完成学习的探究活动,提高课堂效率,使孩子在学习中表现出了更多的活力,更强的参与性,也使教学模式更为开放。
综上所述,合理、有效地运用电子白板能够大幅度地提升教学质量,激发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优化教学过程,让幼儿沉浸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在各个环节都能学习得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