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兴趣
2018-12-29季建新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体现得尤为突出,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的感受直接写到了脸上,是否喜欢这堂课,也能通过学生的表现体现出来。教学效果不理想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生对于数学不感兴趣。培养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还能够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
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重要性
首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是新课程改革下对小学数学教师的要求。随着我国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与深入,对于小学基础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小学是系统学习基础知识的阶段,是为初高中的学习打下基础的阶段,也可以说是对于初高中更深入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对于培养学生对于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有着重要作用。其次,培养小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前提。无论是小学还是初高中的数学,数学这一科目就是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只有在对数学感兴趣的基础之上才能够帮助学生建构这种思维能力。最后,培养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能够帮助学生加强对其他科目的掌控力。数学本就是一个枯燥的科目,理论性极强。如果学生能够对这样的科目产生兴趣,那么一定会减轻小学其他学科的兴趣培养的困难,是帮助学生知识体系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
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方法
小学生活泼好动,正处于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心的年纪。如何将这种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转变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是小学数学教师乃至广大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思考的问题。对此,在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上,可以利用如下几种方法:
.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当代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之一。传统的师生关系强调的是“尊师重道”,学生很难有开口表达自我的机会,教师说的一切都是对的。但是在现如今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更应该强调的是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对于小学生来说更是如此。小孩子愿意开口表达,愿意将自己对事物的见解说出来,创造力和想象力正处于旺盛时期。这个时期的孩子需要鼓励,需要开口多表达,但也极其敏感,会因为教师的几句话而萎靡不振。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可以帮助学生积极表现自己,发表自己的观点,学生消除了对教师的隔阂,对于培养学生的兴趣以及反馈教学内容有较大帮助。另一方面,小学生对于教师的喜爱程度直接影响到对于该科目的学习情况。所以教师不仅要在专业知识上完善自身,还要学会用人格魅力赢得学生的青睐。这样对于教学工作的顺利进展有着较大帮助。例如,教师可以在课下多亲近学生,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适当放低姿态,并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性格特点。作为学生的心灵导师,同样要帮助学生解决生活或者学习上的烦恼。另外可以在穿衣风格上有所改变,应避免穿着严肃古板的衣服。教师的身上多一些活泼的元素能够减小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代沟。
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愉悦的学习氛围是培养小学生的兴趣的关键。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下,对于教师的教学效果与学生的学习效率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例如,在讲授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一课时,数学教师在教学活动进行时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然后规定某几组学生制作长方体,某几组学生制作正方体。最后每组选举出一名学生进行汇报,并口述制作过程。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帮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对立体几何的印象,同时也能够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创设情境进行教学也成为当下小学数学教育创建良好学习氛围的一个重要方法。例如,在讲授“鸡兔同笼”这一问题时,教师可以课前准备好道具,让学生以自荐的方式进行角色扮演,几个学生扮演小兔子,几个学生扮演小鸡,和学生一起解决“鸡兔同笼”问题。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处于一个游戏的环境中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能帮助学生构建数学思维。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为了培养小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还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也是现代教育环节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摒弃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让学生从被动地接受知识中解放出来,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而不是一个领导作用。将学生的思维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利用良好的数学技巧帮助学生自主思考并解决问题。例如,在学习认识多边形一课时,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画画的游戏,一边操作一边认识各种多边形。这样让学生主动地接受知识,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而且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操作的。教师要不断地转变自己的教学方法,以适应学生多变的特点。但是不论是怎样的方式方法都应该以学生为前提,一切为了学生未来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