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势训练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2018-12-29张敏
小学音乐在小学阶段占据相当重要的位置,虽然学校以及家长主要重视语文、数学以及英语等课程,但在素质教育理念不断提升的过程中我们也在不断提高对文化艺术方面的重视程度。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性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体现。在小学音乐教学课堂中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会收到不同的教学成果。为在真正意义上促进学生的思维以及动作实现有效统一的目标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对声势教学法的合理应用。
声势训练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教师在实际利用声势训练开展一系列的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必须实现对针对性这一要求的满足。拍手、跺脚、拍腿等是声势训练的主要训练内容,也就是说在实际进行声势训练的过程中需要实现对上述内容的综合考虑。
声势训练主要是一种人体动作训练,主要是教师在课堂上指导学生进行这方面的训练。动作与音乐的有机结合是声势训练教学方法的实质与目标,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可实现对节奏的不断感受,同时在此过程中所做出的动作带有一定的自主性,这可说明学生可实现对音乐内涵的有效感知。
在实际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可实现对声势训练的广泛应用,因此该种教学方式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动作、演奏以及节奏控制在声势训练的推动之下可实现有机结合的目标,同时这也是一种集中多种教学方式的体现,促使更多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形式在参与的过程中支撑小学音乐教学顺利开展。在此基础上学生对音乐学习的枯燥感会有效降低,同时这也是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
声势训练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优势
在结合实际的基础上促使声势训练实现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科学应用是促使其优势得到直观体现的途径之一。首先,学生在实际运用声势训练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可实现对自身听辨能力的有效锻炼。尤其是不同学生在听过同一个音乐作品也会得到不同的音乐感悟,学生之间所存在的思维差异是导致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
学生为促使自身的反应能力以及记忆能力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升必须进行科学合理的声势训练。在实际训练过程中学生主要是通过利用音乐来实现对动作的记忆,同时动作也可作用于帮助学生加深印象。小学生是小学音乐教学的主要对象,小学生普遍存在学习能力以及复习能力较差的现象,更加适合使用声势训练方法进行教学。
声乐训练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体现
通过对节奏的模仿,增强学生音乐的辨识度
小学音乐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所进行的教学设计必须从培养学生的音乐辨识能力着手,促使学生的听觉可在判断音乐基本要素的过程中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一系列的声势训练是帮助学生体会音乐基础概念的重要手段,其中主要包括音阶、时值、音符等。
通过游戏加强学生节奏感的训练
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音乐节奏感是一项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如何让学生感受到音乐旋律呢?声势训练教学,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教学方法。教师通过开展相关游戏教学如接龙游戏,对学生进行节奏模仿的引导。这种将声势训练包含到游戏中的教学过程使学生摆脱了传统教学中以听唱教学内容为主的单调模式。学生通过趣味游戏,增强了对音乐感的记忆,促进了学生对于音乐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节奏感,使学生音乐学习能力得到了提高。
选择适当的歌曲进行声势训练
小学生在进入学校学习之前,接触最多的音乐就是儿歌。对于小学音乐教师来说,如何让学生能够接受声势训练,是声势训练在音乐课程推广的首要问题。而教师利用儿歌进行教学,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一方面,儿歌朗朗上口,容易学习也容易传唱,另一方面,儿歌大多可以伴随一些简单的动作,不仅更加有趣,而且还能帮助学生学习和记忆。学生通过唱儿歌来进行声势训练,可以使学生对于声势训练教学的陌生感大大降低。
例如在进行拍手歌的讲解中,每当唱到“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先示范,带动学生有节奏地拍手,以此类推,在“拍脸”“跺脚”等动作时,也遵循音乐的律动和节奏,通过这样简单明了的声势训练让学生逐渐找到音乐节奏,提升音乐感。
结语
声势训练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使小学音乐教学变得更加容易,更加生动。它把音乐和听众的感官统一起来,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身心协调起来,植入动态化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