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班主任工作案例

2018-12-29邱伟杰

家长·下 2018年1期

“孤雁不饮啄, 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升入三年级的小蕊, 整天形单影只,闷闷不乐,她不就像一只离群的孤雁吗?小蕊,女,10 岁,小学三年级学生。平时学习成绩属于中等偏下。但升入三年级的第一单元测试卷成绩非常不理想,试卷改正后家长签的字让我感觉很奇怪,这并不是她妈妈平时的字体。于是我把她叫到僻静处问她家长签字是怎么回事,她突然哭着说:“老师,我错了,求你别告诉我妈妈,我考这么差,妈妈知道会打我的!”听完她的话,我心里很沉重,于是我答应了她的请求,决定坐下来和她好好谈一谈。她向我倾诉了升入三年级的苦恼:她本来满腔热情地期待新增加的英语课,第一节课就主动上讲台读单词,但是很快同学们就因为她发音不准,而哄堂大笑。她老家是南方的,平舌音和翘舌音总分不清。就这样她的学习热情一下子就熄灭了,后来英语课干脆就不张嘴了。语文书写要求用钢笔了,由于她平时自理能力比较差,经常把墨水弄得满手都是,而且她经常蓬头垢面,衣服脏乱,所以同学都不跟她玩。她感到老师、同学都不喜欢她,瞧不起她,于是将自己孤立起来,课堂表现冷漠,最终导致学习成绩也一落千丈。综合分析之后可以发现,让小蕊对学习产生恐惧、远离集体的原因主要来自以下方面:

尊重与理解的缺失

据我了解小蕊的家庭比较特殊。小蕊不是油田子女,父母并非油田职工。父亲是开小货车搞运输的,每天早出晚归,和孩子相处时间很少。妈妈在家做家务,是小蕊家庭教育的主要承担者。开始妈妈对孩子非常宠爱,对她的所有要求不仅百依百顺,就连每天穿衣吃饭刷牙洗脸都得侍奉到位,小蕊俨然一位娇公主,对妈妈产生了强烈的依赖感,自理能力比同龄人差很多。但两年之后妈妈发现自己的辛劳付出并没有换来孩子的进步,所以对孩子非常失望,从全职妈妈一下子走向另一个极端——大撒手,什么都不管,只要成绩差时就棍棒交加,家庭教育的骤然改变而造成的落差是她适应不了的。所以这次小蕊没敢把试卷拿给妈妈,而是冒充妈妈签了字。

因此我和她的家长进行了沟通,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和恰当的家庭教育方法。首先,家长应该在生活方面照顾好孩子,让孩子干干净净、抬头挺胸地走出家门,带着自信的笑容来到学校。其次,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这不仅仅是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更重要的是为孩子营造一个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家庭氛围,一个安静、舒适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家长要多关心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多给予积极的评价和鼓励,而不是简单粗暴的打骂。

自我实现的缺失

小学生到了中段年级,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和独立意识的增强,自我表现的需要越来越明显。所以小蕊非常希望在英语新学科中崭露头角,但同学的嘲笑,使她不仅对学习甚至对同学、班级、学校产生抵触情绪,强烈的自卑感让她将自己封闭起来,像一只孤雁,离雁群越来越远。就像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学生在某一门学科上学业落后,考不及格,这倒并不可怕,而最可怕的是他那冷漠的态度。”如何才能挽回小蕊的自信心,让她回归班集体的怀抱呢?第一,正确认识自己。我和她一起列出她对自己不满的地方,并为她逐条分析哪些是不能改变的,哪些是经过努力可以改变的。比如她是南方人,这不能改变,但是南方口音、平舌音与翘舌音不分是可以通过练习来克服的;自理能力也可以通过锻炼而得到提高的。第二,自我鼓励,树立信心。我让她每天出门前都照镜子,整理着装后,看着自己的眼睛,并微笑着对自己说:“你是最棒的,你是自信的!”通过积极的心理暗示,克服自己的自卑情绪。同时告诉她不能苛求自己,犯错误不可怕,只要不犯第二次就是成功的。第三,改善人际关系,感受集体的温暖。首先我决定把她教师节送给我的画贴在办公室,让每个进办公室的孩子都知道我很喜欢小蕊的画,从而改善她在同学心中的形象。我还利用主题班会让班上每个同学写出小蕊的优点和鼓励的话并大声地告诉她,拉近她与同学的距离。同时与英语教师沟通,适当降低对她的要求,配一位发音准的小老师给她,恢复她学习的热情与信心。

慢慢地,她从集体活动的旁观者变成了积极参与者。英语课上,教师也及时表扬她的进步。最终,在家长、教师和同学的帮助下,这只孤雁终于追上雁群,回归到集体的怀抱!一个都不能少,不让集体中的任何一员落伍掉队。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善于和学生谈心,真心地体贴、关爱学生。对于特殊的孩子要运用最能触动他的特殊方法,以保护他脆弱的自尊心为前提,打开他们的心窗,走进他的内心世界,让温暖的阳光投进他们的心房,让所有的孩子在阳光下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