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农村中小学教育实施激励性评价的作用

2018-12-29柳碧合

家长·下 2018年1期

问题与现状

由于本校是一所农村学校,因此,教育发展水平存在相对滞后的情况,学生的学习基础普遍存在较为薄弱的状况。学生当中留守儿童较多,许多学习优等生流失,难以有效地开展教学工作,因此,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较低。学校也曾实施过分层次教学的方式,但仍存在较多的问题,具有较为突出的教学矛盾。如何改变当前的这种不利的教学现状,有效地提升学校效率与质量,成为本校亟待解决的一大教学难题。

笔者担任了两个普通班的教学任务,教学情况为:第一,学生当中有近90%的留守儿童;第二,学生家长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第三,大部分学生不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第四,未制定出明确的学习目标,不具有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第五,文化水平普遍较为薄弱,学生整体的学习成绩亟待提升。

寻找出良好的契入方式

如何来较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当中,是现代教育研究的重点内容。教育心理学认为:对于每一位学习后进生而言,只有具有学习主动性,通过自己不断的努力,才能有效地提升自己的学习成绩。并对学生提出,尤其是学习后进生开展鼓励性评价。鼓励性评价,即为当学生,尤其是学习后进生遇到学习困难时,教师必须对学生开展现场评定。鼓励性评价相较与传统的评价方式而言,所具有的差异性为:第一,鼓励性评价,是充分认知学生的整体发展与进步,让学生做出形成性评价。其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出学生的积极性,传统的评价方式,则是完全由教师根据自己的主观意愿来评价学生。第二,鼓励性评价,将情感鼓励作为一项重点,注重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传统评价注重认知鼓励,通常是采取量化的方式来进行学习评价。第三,鼓励性评价,后进生只要在学习方面、生活方面能够具有点滴的进步,教师就要适时地给予其鼓励,促进其学习水平的提升,注重适时地表扬学生在学习当中的细微的进步,体现出鼓励性评价的重要性。

开展鼓励性评价、促进学生学习主动性

首要的一点在于,在教学实践当中,教师应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笔者认为,可从下述几个方面来进行推进:

构建良好的教师形象

根据现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调查的实际案例显现:良好的教师形象,可作为为人师表的榜样作用,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因此,教师必须言传身教来影响学生。笔者认为:第一,保持积极良好的心态,坚信自己在不同的工作岗位当中,都能够通过自己的能力,做好工作,取得成就。第二,保持激励的语态,对于学生的进步要给予赏识教育,当学生遇到困难时,要多给予表扬与鼓励,充分运用赏识教育的方式,来促进学生学习主动性。第三,体现激励的实效性,在当前的教学实践当中,教师必须把握好激励学生的时机,如果不分场合、无论大小事都对学生进行激励,必然会让激励流于形式,难以起到激励的真正作用。因此,必须在教学当中较好的体现激励的实效性,真正能够让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心态,具有学习的主动性。

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

具有一个正确的学习态度,能够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当中,如果没有正确的学习态度,学生在学习当中必然就会消极,对学习不感兴趣,同时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从而导致学习成绩的下降。例如:在笔者执教的班级里,有一位学习成绩较好的同学,有一次期末考试数学成绩仅38分。我让他重新再做一次考试的试卷,却取得了82分的分数。笔者分析这个学生的考试不理想的根本性原因在于,这个学生的学习态度出现了问题,他认为自己的学习成绩很好,平常就未能认真地学习,在考试前夜没有进行深入的复习。因此,对于这样的学生而言,必须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让他们进行自主学习,发现学生在学习当中取得的进步,给予学生表扬与鼓励,通过班级全体同学不断努力,我班的学习整体成绩提高较快。

教学成绩

尝试成功教育,实施鼓励性评价两年,我开展鼓励性评价后,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并通过对于学习后进生的重点辅导,有效地提升了学习后进生的学习成绩,从而促进了班级整体成绩的提高,这样的教学成绩,也与鼓励性评价具有一定的关系,同时,也是全班同学不断努力的结果。

结语

总之,适时鼓励性评价,必须注重其实效性,在教学实践当中,教师必须真正地做到构建良好的教师形象,言传身教地引领学生,同时,也要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获得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