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2018-12-29王其丽
纵观众多的学科,要说基础性学科的话,语文一定要占一个重要的位置。正是由于语文这门学科的重要性,因此对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即“语文阅读教学”更要进行重视。本文将结合自身的小学语文教学经验,来试着分析一下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我们都清楚,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进行语文学习的目的之一,而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之所以会让学生感觉到困难,最主要的原因便是在教学方式上存在很大的问题。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已经不适用于现在的语文课堂,如果继续采用,只会让学生觉得枯燥无味从而降低学习兴趣。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之中,教师一定要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这样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爱上语文这门学科。因此,本文将以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的教材内容为例,来探讨一下趣味教学法应该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应用。
合理导入文章
在说到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时,最首要的便是要在课程刚开始时要吸引学生的目光。而要吸引住学生的眼球,教师便一定要在课文导入上下功夫。例如,我们以第一单元第一课时《长城和运河》为例,这篇课文最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关于长城和运河的史实,理解它们的特点,激发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热情。这篇课文是由诗句组成的,这首诗写的是作者驾驶飞机航行在祖国的蓝天所看到的景象。诗歌有两节,第一节写的是看到万里长城,像巨龙蜿蜒在群山之中,从山海关到嘉峪关;第二节写的是京杭大运河,从北京到杭州,开通了运河,方便了水上航运。那么如何在课文刚开始的时候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呢?这种时候,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在课前,便可以找一些关于长城和运河的视频,大约各2~3分钟,在这节课刚开始的时候,便将视频播放给学生观看,吸引他们目光的同时也让他们大致对这篇课文的主体对象有一定的了解。借助多媒体来导入课文,不仅会使得学生的兴趣增加,还能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可谓是一举两得。
注意提问方式
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为了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更好的锻炼,有的时候可以适当进行一些提问。当然,这里的提问就要注意方法了,如果不注意提问的方式,便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我们以第一单元第三课时《庐山的云雾》为例,这节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庐山云雾的奇幻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那么,在这篇课文的学习过程之中,如何进行提问呢?教师在这种情况之下要引发学生的兴趣,最好的办法便是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例如中间有一段的内容具体地描绘了云雾在四个不同的位置所呈现的不同姿态,突出了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这一特点。那么在带领学生阅读到这里的时候,便可以进行这样的提问,即“庐山云雾千姿百态、瞬息万变,在场的学生可以回忆一下在平时的生活当中,学校起雾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场景?上学的路上如果起雾又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场景?”在提问的时候注意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况,采用趣味教学法,不仅可以让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还能激发他们对于语文阅读的兴趣,提高语文水平。
适当进行表扬
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在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之中,一定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在运用趣味教学法中,适当地对学生进行表扬也是激发学生兴趣的一种手段。
例如,我们以第二单元第一课时《翻越远方的大山》为例,这篇课文的主要教学目标便是让学生学习刘翔不畏艰难、敢于挑战的进取精神,同时明白前进道路上的一些困难看似不可战胜,但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总有超越的时候。在教学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先将刘翔“10道高栏、110米的距离、潇洒的动作,炮弹般的速度”这样的一种形象通过视频传递给学生,然后在对这篇课文进行阅读理解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让学生对班上的同学在生活中的一些好的品质进行举例,例如学习坚持、上课认真、积极回答问题等。然后在同学赞美到某个同学的时候,便可以抓住机会适当地进行表扬。教师也应该懂得,学生有时在经过表扬之后,会对于让他受表扬的这堂课产生学习动力,从而产生阅读兴趣。当然,表扬学生不能够盲目,要选取恰当的时机以及合适的同学。
结语
总的来说,在传统教学模式不再适用的今天,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采用趣味教学法,不仅可以激发他们的兴趣从而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还能够使得课堂的氛围得到一定的活跃,从而营造一种适合阅读的课堂环境。正是因为如此,教师才应该巧妙地设计课文内容的导入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其次,准确地把握问题的提出时机,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效果;此外,还要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适当的表扬,进而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通过这些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开拓学生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