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教学思考

2018-12-29朱惠琴

家长·下 2018年4期

小学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优势

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适当地应用多媒体教学,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思维动力,有效地打破了严谨、枯燥的数学课堂,从而使学生保持最佳的学习状态。例如,在学习有关几何画板中的等腰三角形、自制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内容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以直观的形式来促使学生了解不同几何形状之间的区别,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又加深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有助于突破教学重点

由于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比较差,因而传统的教学往往只满足于让学生来记忆一些东西,学生并没有真正地理解知识内涵。而针对重难点,可以借助于现代化信息技术实现动态图像演示,从而使得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加直观、形象化,学生通过多媒体丰富、生动的信息知识传播,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

例如,在讲解到有关分数的意义时,其知识难点在于让学生理解单位1的概念,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往往会把一个物体作为整体,并对其进行平分,用其中的一份或几份来表示,从而引导学生了解分数的意义。当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地讨论,并借助于多媒体的演示来达到对知识的理解,同时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从而加深对一个整体的认识。

延伸课堂教学,提供继续学习渠道

通过把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相结合,有助于把数学学习由传统的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丰富了小学数学教学形式,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而且还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最终也提高了教学质量。例如,在讲解到有关《十进制计数法》《数的产生》等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先根据所定的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分析与讲解,然后以课件或网页的形式展示给同学,当学生在课堂中接收到学习任务时,可以根据教师所提供的学习资源,在课后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自主学习。与此同时,丰富的网络资源可以为学生提供不同形式的学习内容,例如视频、文本、动画信息技术等,为学生的课后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有利于为学生布置不同形式的数学作业

数学作业是培养学生发展性思维所进行的一项经常性的实践活动,也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一种补充与延伸,与此同时,还为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提供了一个窗口。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作业的布置过程中,往往只侧重于学生的写与算术能力,而且作业布置得也比较单调与枯燥。随着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结合,教师在布置数学作业上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通过对数学作业的精心设计与内容排练,尽量地避免了传统教学的重复、单一化的练习作业。

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有效地利用信息网络资源,查询有关数学的小常识,并在课堂上进行汇报;当学生学习完有关几何图形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布置学生利用计算机中的画图软件,进行对不同几何体的绘画,从而加深学生对不同图形的理解与掌握;在学习完统计图表内容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运用excle软件自行设计一个统计表,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创建个人网络来给学生布置个性化的作业。

小学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结合应当注意的问题

合理科学地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虽然多媒体具有很多的优点,但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应当使多媒体教学具有一定的目标性与科学性,为小学数学教学中起到点睛的效果,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多媒体形式的多样化。

多媒体教学应当注重实用性

信息技术多媒体的辅助教学软件中包括了很多的感知材料,例如常见的语言类的文字、画像,以及非语言类的视觉、听觉、语言语调等,以此来满足于学生不同的感知特点。因此,在具体教学的结合过程中,教师应当遵循当用则用、有用则用的原则,以此来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思维等,从而使得信息技术真正地为小学数学教学而服务。

避免程序化教学

如果在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所制作的教学课件过于严密与紧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课堂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从而导致整个小学数学课堂过于枯燥与呆板,而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重在培养学生的灵活性与创造性,由此可见,过于严谨的教学课件难免影响到教师的课堂发挥。因此,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时,应当与学生的创造性的发挥相结合,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从而有效地发挥出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优势。

结语

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教学作为新的一种教学改革视点,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应当尽量地避免信息技术整合的误区,从而有效地提高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结合的有效性,借助于信息技术手段,全面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