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2018-12-29范秀筛
课程改革要求我们要改变“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和以课本为中心”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让学生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实践操作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探究新知识。在教学中,我们应重视学生主体意识和能力的培养,通过启发、点拨、设疑等方式激发学生自主参与课堂教学,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引导他们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从而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使学生在启疑、激趣中做课堂的主人
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在问题情境中主动参与学习
在教学中,教师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最大限度地激发其发现问题、探索问题的兴趣,使学生在亲身的体验中领悟学习数学的乐趣。例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上课伊始,教师通过复习2与5的倍数的特征,然后让学生拿出3~8颗珠子进行小组合作,分别在个位、十位、百位、千位等摆上不同的珠子,以组成不同的数,再判断所组成的数哪些能被3整除?它们都有什么特征?学生们通过动手摆、动脑想、动口说,不但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更使学生在主动探索的同时培养了他们思维的全面性、深刻性。这样放手让学生在操作中感知,在观察中比较,自己发现总结数学规律,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及科学的探索精神,让学生在探索中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教学,让学生主动学习
数学源于生活,存在于生活,并且应用于生活,数学教学应帮助学生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比如教学《人民币的认识》时,可以创设学生在小组内真实购物付款的情境;在教学《两位数加减法》后,可设计一个送礼物的情境,即教师用孩子们喜欢的一些卡通人物或动物作为“游戏练习”的礼物,要求同学们如果能算出礼物上的得数,教师就把这些礼物送给大家。这样的教学设计,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求,关注了学生的情感,这种情绪鼓舞着他们,使他们能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全过程。
营造民主合作的教学氛围,让学生真正做课堂的主人
优化师生关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美国教育学家卡尔·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因此,课堂上教师应积极推行民主化教学,努力建立起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轻松愉快、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使学生能全员、全程、全面参与学习活动,通过让学生观察、讨论、合作探究,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亲身地体验数学、发现数学,从而主动地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去,积极地探究数学规律,充分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
推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还应积极地引进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让他们相互交流、相互协作、各施所长,共同参与学习活动,共同体验学习的快乐,在平等互助的基础上,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例如教学《圆锥的体积》时,我们可充分利用小组合作的优势,要求每个小组要互相配合,一些同学负责对圆柱和圆锥进行操作实验,一些同学负责做好实验情况的记录,然后再共同讨论出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关系,最后再推导出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这样充分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在平等、互助的基础上进行共同探究,从而使他们在最佳的情境中一起主动学习,积极地研究,使参与意识和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留给学生创造体验的时空,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做课堂的主人
多年的教学使我认识到,作为教师,要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再创造过程,从中体验数学的乐趣,所以在学习活动中,我们要为学生提供创造体验的时间和空间,学生能想、能说、能做的就放手让学生去想、去说、去做,使教室成为学生学习探讨的空间。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我让几个学生结成一组,让他们用剪、拼等方法将平行四边形变成已学过的图形,并推导出它的面积计算方法。在这个过程中,人人都饶有兴趣地参与了学习过程,而且,学生在这一实践活动中,操作能力、分析能力都得到了和谐的发展。在实践中,我认识到,要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在教学中应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以教师创造性的教为主导,以学生探索性的学为主体”的教学观,把自主探索数学问题的权利还给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努力创设最佳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为全体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和展示的舞台,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使他们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再创造”的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