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位在读书
2018-12-29杨茵
什么是品位?相信很多人都对这个概念有些模糊。品位指:1.矿石中有用元素或它的化合物含量的百分率。2.官吏的品级。3.物品质量,即品质、质量、档次。我们这里讲的就是第3条含义,物品的质量,泛指人或事物的品质、水平。
当宋真宗赵恒《励学篇》中的名句“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问世后,流传千百年。书确实是通往智慧的阶梯,是我们最好的教师,我们可以在书中开拓自己的眼界,陶冶自己的情操。古人云:“读书学礼。”读书的另一个好处,就是为了把人们培养成品德高尚、知书达礼。而读书是可以给人强大的精神力量,一个人的内涵,也可以从他的谈吐中体会到,读书多的人会让你产生“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感觉。所以我认为读书不仅能增长知识,也能提升我们的气质、涵养和品位。
读书育人,授业解惑。2016年11月24日~12月5日,广西军区幼儿园举办了第四届阅读节系列活动,在这个阅读节里,我们与园长、教师、家长及幼儿都分享了阅读的快乐,从中了解什么是绘本,如何阅读和欣赏图画书,如何帮助幼儿选择适合的图画书等等。那么,我们怎样才能读好书,提升我们的阅读品位呢?
细节在于思考
读书说起来简单,会读书的人不见得很多。光读书不思考,结果就会变成书的奴隶;光思考不读书,结果你也是架空了知识,得不到真的认识。比如在欣赏绘本《小黑鱼》中,关于这本书的主题,看似不过是一个齐心协力的故事,用我们的俗语讲就是:团结就是力量。对于孩子来说,这是他们初步能理解的,但实际上,细细品味会发现作者更想传递另一个意思:思考。一句话,小黑鱼学会想了,学会想了的小黑鱼成长了。在原版书里,当小黑鱼对那群躲在黑影子里的小红鱼说“可是,你们不能老躲在那儿吧,我们一定要想想办法”时,小黑鱼自己的发现,才是这本书想要表达的主题。所以治学问之道,既要善于读书,也要善于思考,明辨是非,知所适从。
细节在于精读
不动笔墨不读书,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书籍,要精读,“从厚到薄”到“从薄到厚”,意思是拿到一本书后,做笔记、查资料,争取每个概念、每个词都要弄懂,读得越来越厚,等这本书的知识点大都明白后书也就在自己的归纳下薄了下来了。“朱子读书法”六条里的“虚心涵泳”指的就是读书要仔细认真,反复研磨,反复体会。
精读内容及情节
对《大卫,不可以》这本书认真阅读了解后发现,原来这个大卫是作者小时候的缩影,作者在时隔39年后根据自己小时候的涂鸦来改编成了这本经典的图画书,这本书更像作者和大家分享他小时候的这段温馨的成长回忆。这本书里我们可以看到幼儿们对这个天真无邪、把家里搞得一团糟的孩子能随心所欲地游戏感到很羡慕,他能在墙壁上乱写乱画、把浴室变成一个沼泽地、拿餐具当乐器敲打……其实作者不单让小读者们透过大卫看到自己的身影,也让每个大人看到了童年时代。
精读画面
细看画面,作者把大卫画得一点都不可爱,甚至像个小恶魔,大大的圆脑袋、几根稀疏的头发、三角的鼻子、黄黄的牙齿,但是孩子们就是喜欢,因为作者紧紧抓住了这个年龄段孩子欣赏图画的特点,他们喜欢有个性、形象鲜明的事物,所以他以一个五岁孩子的心境去画大卫,并在每一幅画上都写了“不可以”这几个字,简单、利索,一下子使其变得生动起来,一画成名。
精读书中想要表达的情感
在《大卫,不可以》中的大卫是一个幸福的孩子,因为他有一个很爱他的妈妈,虽然他经常把事情搞得乱七八糟,妈妈经常说“不可以”,但是在最后一页里,大卫被妈妈紧紧地搂在怀里,幸福地闭上眼睛,妈妈的一句:“大卫乖,我爱你!”胜过千言万语,顿时化解了大卫所有的眼泪和委屈。这一笔太温馨了,整个故事跟着急转直下,一个童年恶作剧的故事就收场于这样一个爱的画面里。这个地方也引起了读者的共鸣,谁不是这样呢,谁都爱自己的孩子,当孩子做一些无伤大雅的恶作剧时,我们也会像大卫的妈妈一样一边喋喋不休地说不可以,一边又忍不住希望能更爱他多一点。
细节在于读想读的书
是否有选择性地读书,是读书效率高低的关键.读自己想读的书或读一些熟悉的作者作品会更容易融入书本,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把读书当作一项任务那就会收益甚微。
保持好情绪
求知者会以读书为乐,把读书视为一件幸福的事情,不为完成任务而阅读。所以读书前稳定自己的情绪,为自己营造一种读书的气氛,非常有必要。
了解自己的需要
有目的地规划自己的读书范围,了解自己需要哪方面的书籍,选择自己需要的书籍,针对自己的兴趣点认读,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集中精力
去除杂念,不被外界事物所吸引,不为任何事情所影响,才是读书的境界。如果一边读书一边想其他的事情,漫不经心,认读就不能准确。
结语
今天是电子读物琳琅满目的时代,“开卷有益”依然如故,只有书籍,才能提高个人素养。在这个和煦的日子里,我们的书香校园阅读节“大家读好书”系列活动已落下帷幕,但是军幼的读书活动还会一直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