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中绘本阅读的意义
2018-12-29刘佳琪
绘本的特点及绘本阅读的含义
绘本的特点
题材具有生活性
绘本的主要内容大多数都取材于生活,因此在题材的选择上更加生活化,而且绘本中所讲述的故事都是站在时代发展的视角下通过儿童的现实生活情况出发的,详细地描绘了不同地域文化所具有的人文风俗习惯。除此之外,绘本的内容具有生动、形象、亲切的特点,通过简单的日常生活(吃饭、散步、生病)来引发学前儿童对社会现状的思考,带给幼儿思想启迪,在实际运用中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深受家长的喜爱。
创作手法具有生命性
绘本的独特之处就在于能够将花草、桌椅等物品形象化,赋予其生命的意义。绘本的世界里所有的事物都能够具有生命,通过对这些事物的描绘来传达生活最本真的淳朴,将和谐共生、相亲相爱的社会发展观展现在孩子们的面前。绘本的生命性,能够开拓儿童的思维模式,使其坚持纯真的初心,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
儿童观的一致性
绘本作者的不同,其作品会存在思想差异,但无论其观念怎么变,儿童观上基本保持一致。绘本应用的目的就在于帮助儿童增强对人性的认识,绘本中所描绘出的社会面貌存在着不同,但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们明辨善恶和是非,充分地认识社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绘本中的价值观不会存在民族、国籍的区分,幼儿时期具有纯净的思想,因此要在学前教育的过程中向孩子们传递善良、美好的基本概念。
功能具有多元性
绘本属于学前儿童的常见读物,无论是对儿童的思维观念形成,还是对逻辑思想的培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据调查得知,大多数绘本内容都是以儿童成长为主的,大体方向是教导儿童要在生活中善待他人,也有一部分内容是呼吁儿童能够通过阅读了解自我保护的方式。同时,绘本还能够培养儿童感知美好事物的审美能力,促进儿童长足发展。
绘本阅读的含义
绘本内容主要依靠文字和图片的相互融合来进行故事情节的展示,绘本阅读则是针对这种类型的图书的阅读、理解。大多数阅读群体是处于0~6岁发展阶段的学前儿童,绘本在实际运用时能够通过视觉色彩的图像和成人形象的讲解来帮助儿童理解大体内容和想要体现出来的重要意义。
绘本阅读属于早期阅读的一种,属于学前儿童语言学习的重要途径,绘本和其他语言形式书籍的差别就在于能够根据自身的特点来实现图文的完美结合,实现科学有序的书本教育。
绘本阅读对学前教育的重要意义
绘本阅读培养幼儿的积极性
幼儿时期是情感形成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的情感教育会影响到幼儿今后的成长和生活,通过绘本阅读能够帮助幼儿更好地实现情感调控。
当今社会的生活状态让很多孩子在小时候就养成了暴躁、焦虑的情绪,幼儿情感教育逐渐成为绘本阅读发展的主要方向,只有做好幼儿的情感教育,才能真正地帮助幼儿获得教育优势。
绘本阅读提高幼儿的理解力
幼儿的思维形式具有形象化的特点,绘本通过图画的形式进行故事的讲述,能够帮助幼儿深度挖掘绘本的主要内容,为孩子们带来形象化的视觉语言。绘本里,通过图画中色彩、光线的变化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通过象征、隐喻等形式的构图来充分表达出故事中人物的情绪和性格特点,让幼儿充分了解人物的主要心理变化。绘本阅读简单来说就是以儿童现有的知识内容和理解水平,来设置简单易懂的内容,创作出优秀的具有教育意义的文学作品,让儿童能够结合生活经验仔细地解读,为今后的学习、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绘本阅读提升幼儿的想象力
家长在为幼儿进行绘本内容的讲解过程中,不能只是自己说、孩子听,要做好主要内容的分段讲解,将绘本内容分成几部分,在幼儿接受了一部分内容后,让其进行内容的总结,然后再继续讲解。在完成另一部分后,要求孩子根据之前的绘本内容,充分发挥出自己的想象力,来对后面的内容进行猜测,通过这种讲解形式能够有效地提高幼儿的想象力。另外,一些孩子不喜欢表达,需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认可,帮助孩子增强自信心,更好地进行知识的接收和学习。
结语
学龄前的教育工作至关重要,能够让孩子们有一个清楚的事物认知,绘本作为适合幼儿阅读的图画书,具有图文并茂的教育特点。但需要明确的是,绘本并不只是简单的插图连环画,虽然其主要内容是通过图画来帮助孩子们了解整个故事的走向,但同时书中也穿插了一部分辅助性文字。总之,绘本阅读能够丰富幼儿的视觉享受,满足幼儿的阅读需求,通过浅显的故事内容来给予孩子们深刻的情感体验,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理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