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生物教学中卫生健康教育

2018-12-29宋子和

家长·下 2018年4期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三个方面全部良好,并不是单纯地指体质健康。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健康越来越关注,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也采取了各种各样维持健康的措施,在生活中我们也会经常遇到电视、广播及网络等媒体对健康知识进行宣传的现象。但是,也会由于不懂得健康知识而出现错误的行为。由此可见,对人们进行健康教育非常重要。初中生物与生命关系有着重要的联系,因此在生物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卫生健康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初中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生巨大转变的阶段,初中生物教师要抓住生物学科进行健康教育的优势,把生物教学与健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卫生健康教育,进而使初中生全面健康地成长。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进行卫生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随着现代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的关注程度也有了明显的增加,但是人们对健康的认识却存在着一些落后的观念。有些人认为一个人只要身体强壮,不生病就是健康的,其实这种认识是狭隘的。随着人们物质水平及文化素养的提高,健康标准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健康的标准由生理健康转变为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方面,也就是身心健康。近些年来,世界卫生组织把道德修养及生殖质量也列入了健康的范畴。因而,初中生物教师在教学中不但要传授学生生存的知识,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在生物教学中渗透健康教育是生物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的要求,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在生物教学中要让学生了解吸烟、酗酒有害健康,并说明传染病及其病因,以及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并了解如何进行预防。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关注食品安全、认同优生优育、关注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的危害等等。

初中生物教学中进行卫生安全教育的有效策略

结合教材渗透营养与健康教育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与人们的生命与健康直接相关,现在社会食品安全问题成了人们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随着劣质奶粉、瘦肉精等一些食品安全事件层出不穷,食品安全教育也是初中生物教学中必不可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生物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让学生得以全面发展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学科,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进行食品安全教育也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因此,初中生物教师在教学时要加强关注食品安全教育,提高对食品安全教育的认知水平,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食品安全教育,让学生掌握食品安全知识,懂得如何在生活中保护自己,让他们吃得健康,学得快乐。如在学习人体营养的知识时,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讲解哪些食物中含有什么样的营养物质。在教学时还可以给学生讲解一些社会上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如“大头娃娃事件”“毒大米事件”等等,让学生真正认识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同时,在教学时还要对学生进行购物决策教育,让学生对食品安全问题有科学的认识,知道一些维权的方法。此外,初中生物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以手抄报、墙报等形式进行食品安全教育的宣传,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食品安全教育。

在教学中渗透卫生与健康教育

初中生物教师在教学中还要对学生进行卫生与健康方面的教育。尤其是农村地区,要对学生进行农村易发生的重大疾病的防范知识及科学生活起居知识的渗透。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安全使用农药化肥,保护自然环境的教育。还要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学会如何处理与家庭和社会的关系,使学生进入社会后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除此之外,在生物教学中还要结合教材内容,针对病毒对人类的危害、传染病的发生、流行及预防等知识对学生进行传授,让学生了解相关知识,提高卫生健康意识。还可以给学生讲解一些人类的主要遗传病,禁止近亲结婚的知识,让学生了解安全用药等知识。此外,适时恰当地给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与异性同学的交往,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引导学生崇尚科学、反对迷信,防止学生因为精神空虚而误入歧途。

利用科学手段增进健康教育的直观性

初中生物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一些现代化的手段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让学生对健康知识充满兴趣,提高卫生健康教育的效果。如对酗酒、吸烟和吸毒等三大社会病,初中生物教师可以在网上或者报刊上搜集相关的录像或者图片资料,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让学生通过观看了解相关知识,激发学生的共鸣,让他们清晰地认识到三大社会病对个人、家庭及社会的危害,进而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此外,初中生物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一些健康教育的综合实践活动,通过调查、讲座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也可以让学生自发上网查找一些相关的健康教育资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结语

健康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之本,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对他们进行卫生健康教育直接关系着学生的身体健康,决定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因此,初中生物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卫生健康教育,增强他们的健康意识,让他们全面健康的成长有着深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