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境教学提高高中地理教学有效性研究

2018-12-29余小芳

家长·下 2018年4期

新课程理念的核心在于身份的转变,教师要从教学课堂的主导者变为引导者,学生要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变为知识的主动吸收者,在这个身份转变的过程中,学生在学习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大幅度提升,学生愿意自己开动脑筋、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所以教学的有效性自然随之不断提升。

情境教学法是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探究得到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情境教学法的概念,然后就情境教学法在高中地理课堂中的应用进行总结,希望能够切实提升高中地理教学有效性。

情境教学法的概念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意识地创设一种带有情绪色彩的、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可以通过情境中的情感体验,更轻松地理解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情感”,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轻松的、适合学习的教学情境,从而让学生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运用多媒体创设有效的情境

现代多媒体教学设备能够将课本上的知识以动画、视频、音频等方式展示出来,使抽象的课本知识变得直观化,从而充分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可以主动地投入学习当中。那么高中地理教师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也可以充分地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设备,从而大幅度提升教学效果。

例如,教师在讲解“自然界的水循环”这一课时,首先可以通过现代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播放与“自然界水循环”有关的动画视频,播放视频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调整学习状态。教师可以让学生想象自己是一滴小水珠在参与大自然的水循环,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可以将自己代入其中。视频播放结束以后,教师可以根据视频内容提出一些简单的教学问题,请学生自行讨论回答问题。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地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也使得学生的学习效率大大增加,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根据生活实际情况创设有效的情境

大部分地理知识与生活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在高中地理教学中,高中地理教师应当创设与学生实际生活紧密相关的生活情境。生活情境不仅可以拉近学生与地理知识的距离,让学生的地理学习变得更加轻松,还可以大幅度提升学生的地理知识运用能力,让学生懂得如何运用地理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例如,高中地理教师在“人口的数量变化”这一课中,可以结合我国的人口问题创设地理情境,让学生结合生活中实际情况来谈谈关于“人口数量变化”这一问题的认识。那么学生就可以将人口与地理知识联系在一起,这样学生在理解其中的一些知识概念时会更加轻松,也可以提升学生的地理知识应用能力。

运用合作学习创设有效的情境

高中地理中有很多探究性问题,这些问题需要学生合作进行共同探讨,教师可以创设出合作探究的地理学习情境,让学生在情境当中共同学习、共同进步。例如,高中地理教师在讲解“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这一章节时,可以创设这样的教学情境:首先教师将全班学生平均分成多个学习小组。其次,教师让每一学习小组负责一个部分的教学知识,比如第一学习小组需要共同学习“工业区位因素”这一部分,学习结束以后由学习小组的代表到讲台上“当教师”,为学生介绍自己负责的课程教学内容。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就被放在了另一个情境当中——教学情境,学生不仅需要自己充分地理解课程内容,还需要思考通过怎样的方式才能更好地讲解知识。最后,教师根据每个学习小组的讲课情况进行必要的知识补充,同时还要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运用合作学习方式创设教学情境,一方面是充分地利用学生的团体优势,让学生可以群策群力,共同解决问题;另一方面,将学生放在教学情境当中,学生可以站在教师的思维去理解问题,这样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会更加深入细致。

结语

总而言之,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让学生成为教学课堂的主导者,让学生可以真正地参与学习中,从而有效地提升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性。

基于此,高中地理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利用生活创设情境、利用合作学习创设情境,情境教学法的应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