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的高三班主任工作研究
2018-12-29石红
高三对所有学生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一年,所以高三班主任责任重大。因此,结合高三学年的任务,依据高三学生的学情实际,笔者将重点谈谈在这个关键的时期,作为班主任应该如何把自己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让学生既能学到更多的知识,同时又能保持良好的身心健康,最终在高考中发挥出自己的最大潜能,取得一个满意的成绩。
高三班主任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一个好的班级离不开一个认真、负责的班主任,尤其是高三班主任担负着高中学生的升学压力,其更是责任重大。班主任作为一个班的灵魂、主心骨,是班级的定海神针。高三学生几乎整天都待在学校里,缺少家庭的温暖,缺少父母的关爱,心里总感觉空空的。班主任作为与学生相处时间最长的人,一定要发挥出自身的价值。当班主任陪伴在学生身边时,班风、学风也会为之一振。因此,班主任要处理好与学生的关系,陪伴学生走过最艰难的时刻。
常言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对于高三学生来说学习是第一位的,对于高三的班主任来说,如何保证学生更好地学习是工作的重中之重。与此同时,高三阶段的学生是最需要关怀的,班主任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同时又肩负着关心、爱护学生的职责,因此要主动拉近与学生的关系,与学生打成一片,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使学生都能敞开心扉地与班主任交谈,将心中的苦闷、焦虑说出来,如此班主任才能更好地掌握学生的真实想法,在此基础上才能真正地帮助他们,从而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
分析学生每次的测试结果,制定班级计划和学生学习计划
测试成绩对学生的自信心影响极大,多数学生的情绪随着成绩的高低不断波动。如果测试成绩不理想,学生的自信心自然会受到冲击。因此作为班主任,一定要抓住每次测试后成绩分析的机会,为学生们查缺补漏、巩固知识的同时鼓励学生积极面对并调整心态,这样才能让每次月考发挥出应有的价值和意义。考试前适度的紧张是十分正常的,也是必要的,班主任要注意引导好学生调节情绪,保持良好的心境,要相信自己,以最平常的心态去对待考试。当考试完毕后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分数,及时汲取失败的教训,总结经验,重拾信心。这样做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给他们以希望,保证他们临考不慌,而且还能培养学生面临压力时从容应对、信心十足的精神。
充分利用班会,渗透心理教育
班会是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阵地,但是,结合当前的教育现状分析可知,有相当一部分班主任并没有重视合理地运用班会课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高三学生面临着巨大的高考压力,作为班主任,一定要为学生传道解惑,同时培养他们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缓解高考带来的压力、焦虑。而班会的有效开展提供了便利的条件,班主任可以在日常班级管理中搜集学生存在的一些心理问题及当下热点问题,确定每一次班会的主题,向学生不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另外,也要利用主题班会指导学生制作设计与心理健康教育有关的学习园地、黑板报等,通过实践操作能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感受到自身的价值,而且还能增强学生之间的交际合作,从而不断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为更好地迎接高考做好充分准备。
要教导学生心胸开阔
班主任是学生们的主心骨,在班级的建设、学生的成长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在平时育人的过程中班主任要做到“以人为本”,除了用严格的制度、严密的纪律管理外,还要教导学生如何做一名心胸宽广的人。高三班主任不仅是教师,也是高三学生在校的“家长”,同时也是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维护者。美国心理专家威廉通过多年的研究,以事实证明:凡是对名利太能算计的人,实际上都是很“不幸”的人,是不健康的一种心理。
众所周知,高三阶段是学生学习生涯中最重要的一关,需要经历多重磨难才能看到成功的曙光。而这个阶段的学生一旦失去平静的心态,一般都会引起较为严重的焦虑症。当他们常处在焦虑的状态中时,也就失去了快乐,这对他们的学习、成长非常不利。作为班主任,要时常教导学生放宽心态,并把握他们的心理动态,指引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多与他们积极沟通交流,做学生真正的朋友,及时帮助他们排除心中的疑虑,让学生以更积极的心态去学习,去迎接挑战,从而都能获得更大的成功,收获更多的知识。
结语
综上所述,高三的学习犹如一场马拉松比赛,其不仅是身体素质的比拼,更是意志力的较量,谁能咬牙坚持到最后,谁就是真正的胜利者。作为班主任,一定要做学生坚强的精神后盾,给予他们最大的支持,相信学生在班主任的谆谆教导下最终都能够取得理想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