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小学体育足球课的有效教学
2018-12-29仲伟浩
小学的足球教学,因为学生年龄较小,难免会出现在课上注意力不集中、比较散漫的情况,造成教师教学的效率低下。所以针对小学阶层学生的年龄与能力,针对所需要学习的足球知识基础,教学应该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始,加强培养团队意识,将规则和基础技术作为主体,深入培养学生的基础能力,开拓兴趣,为以后的足球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于足球规则的重点教育
足球的规则,是在足球中最基本、最硬性需要严格遵守的规则。在小学生的教学中应以足球规则为基本,球场上再好的技术水平也要在规则之内展现,遵守足球规则是每一个球员最基本的修养和能力,也是足球入门必不可少、至关重要的条件。因此,教师更应该借此在学生心目中着重强调规则的重要性,从小就树立好球场上的行为规范意识。在日常训练之中,教师也应该将足球规范融入进去,让学生从一次次的练习中亲身体验规则,运用规则,深化规则,为以后的技术性学习打下基础做好铺垫。
教师应该贴近学生互相深入了解
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之中,应该与学生亲密接触,深入了解,从每个学生出发了解他们的特性来进行因材施教,既而活跃每一个学生,尽力将教学方式细致到个体。同时,在教师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前提下,教师应像教练一样,日常与学生学习成长在一起。
培养团队意识,合作精神
在小学足球教学当中,基于教学的基础性,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团体意识,树立一支明确分工和合作的义务与责任的球队。让学生们有意识地在球场上的每一个位置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共同完成合作,各司其职,这样不仅在足球课程当中的学习会事半功倍,还能为教师训练和教授学生们提供便利,也会在学生的习惯上、意识上,乃至人格上都树立起对于团体协作、责任分工和听从团体指挥命令的认知与影响。
此外,教师要与学生无距离的相处,学生之间要善于沟通,善于交流,形成一个和睦并团结的集体。比如在日常的学习和训练之中,教师就可以将学生们分成球队,依据每个人的能力和特点优点,具体每个人在球场上的位置,在训练之中也要像在正式的球场上一样,严格要求,将球队协作与个人职能在训练之中体现出来,使其最大化地得到运用。
分组训练,多展开对抗演练
足球这项运动,本来就是建立在与对手近距离比拼的竞技运动。而在日常训练学生们的足球教学之中,教师也应该深化学生们对于对抗的训练,以检测日常训练的薄弱之处,让学生们对于自己的能力、技术有一个自我的评价,让教师能时刻准确地掌握并了解学生们的状态,及时调节更改教学进度、方向,让每一位学生适应训练,更合理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以提高足球的技术水平、自我能力、团队合作力、竞争力等。因为在球场的比赛中,存在着很多日常训练里所没有的变数,比如状态变化、突发情况、对对手能力不甚了解等,这些都是造成一场球赛输赢的关键,所以培养学生对于比赛中的准确反应和心理素质,会让学生成长得更快,学习得更快,也更清楚自己将要发展的、所需提高的方向,从而使其对足球产生兴趣,愿意钻研学习,这样教师才能有效地进行足球教学,将课堂效率最大化。
互动娱乐性教学,引起学生的兴趣
在进行足球训练的日常课程中,基础知识以及重复性极大的训练难免会造成课程枯燥,导致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减少。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此类问题,教师们可以在课堂的基础教学中融入一些游戏性的、互动性的教学方式。
例如在进行每节课的讲授之前,先带领学生们展开一些娱乐游戏,将足球融入其中,向学生们展现一些技巧性的示范,引导学生们去学习,激发他们对足球的兴趣,从而正式将其带入教学内容中。
除此之外,也可以在课堂的练习当中分小组进行练习,通过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对足球技巧学习之后的竞赛活动,一来可以当堂检测学生们学习的效果,也可以让学生们深化练习,避免枯燥。同时,教师也可以和学生们一起参与其中,深入与同学们进行接触,多多交流,增强互动式教学、灵活教学、活跃课堂,为学生营造一个更适合学习的、更有趣味性的、更让学生们喜爱的足球课堂。
结语
小学的足球教学从小学生出发,主旨是从培养学生的基础能力上入手,提高学生们对足球入门的认识、了解,通过兴趣来引导学生,从而加强有效性的足球教学。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们学习足球,更要引导他们深入地了解足球,锻炼体能,培养其具有基本的体育素养,乃至延伸学生们的兴趣爱好。而正确地引导学生,利用小学阶段的学生爱玩、爱动的天性,将足球娱乐化、游戏化带给学生们,可以让学生们更喜欢足球,同时教师也要和学生们一起共同学习成长,并达到教学目的,以期为未来的中国足球运动培养一代运动健将,为学生未来的体育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