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作业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2018-12-29顾成华
数学作业是初中生巩固知识点的重要途径,数学作业的有效性直接影响学生知识掌握程度,所以教师在作业设计和布置时,要充分掌握知识点之间的关系,保证学生在习题练习中能够保持高效性,才能不断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笔者从教学实践中了解到初中数学作业无效的根本原因包括:作业针对性不强,布置的作业与课堂教学内容关联性很弱,使学生对作业的完成失去积极性;重复性的作业内容太多,比如在复习阶段,学生遇到很多类似的题型,使学生对作业产生厌倦感;作业布置缺乏层次性,基础好和基础差的学生都完成同样的作业,那么学生就会出现太容易和太困难的感受;作业背景更新不及时,每一届学生的作业背景都一样,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上课没有听懂教师讲解的知识点,在完成作业过程中自然也不会太过顺利;教师作业布置形式过于单一,缺乏实践性和吸引力等。
初中数学作业优化设计的方法
合理利用教材中的习题资源
教材是教学活动的基础,也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工具,那么教师在进行作业布置时也要注重合理利用教材中的习题资源,将其作为作业布置的根本,合理使用例题和补充例题,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例题在课堂上进行讲解,使学生明白例题解答的思路和步骤,练习时才能更加得心应手。教师在针对不同年级学生布置作业时,要注意区别对待,整体把握课本要求,通过发挥自身创造性和创新性将课后习题进行变式练习,培养学生的数学发散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充分参与习题练习。
注意作业布置的层次
学生教育背景、生长环境的差异导致他们的学习能力产生差异性,他们的学习能力水平不一致,在完成作业任务时也会表现出不同的态度,所以教师需要在充分了解学生学习水平的基础上,针对性地布置作业,根据学生个人能力水平来设置不同层次的作业。可以将作业分为三大层次,第一层次是针对学习能力比较强、学习态度比较好的学生,其作业难度最大,同时也能够通过练习充分提升这部分学生的知识水平;第二层次针对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其作业难度适中,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知识巩固的要求;第三层次针对学困生,其作业难度最低,使他们能够掌握基本的知识点。
自行编写作业
教师在充分利用教材习题资源以及分层次布置作业的基础上,还要学会自行编写作业,尤其是在复习阶段,尝试通过改变习题背景、考察方式等进行习题练习,使学生在复习时能够做一些与新课学习时不一样的习题,充分激发学生的做题兴趣和积极性。这就要求教师在编写作业时,要以教材内容为基础、以中考考点为依据,编写对提升学生数学知识水平有益的习题。
初中数学作业有效落实的对策
作业要有针对性
作业布置的针对性程度是保障学生知识点复习效果的基础,看似简单的作业布置,实际上体现了教师对知识的全局把握能力,如何通过最少的作业帮助学生完成最多的知识点复习巩固,是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针对性的作业就是要避免布置重复性内容的作业,布置精品作业,保证学生在有限的练习中获得更多的知识。
作业要有实践性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作业布置时,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使作业不再是一项任务,而是一项有趣的实践活动。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注重实践性设计,让学生走出学校的小课堂、走进社会这门大课堂,通过参观访问、实践调查等方式,促使学生参与社会服务,在感受快乐的同时完成课后作业。比如在学习统计知识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校园外,对上下班高峰期马路上的车流量和人流量进行统计,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得到相应的规律,从而为路口红绿灯的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作业要有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也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问题,将其融入初中数学作业布置中,使学生在完成过程中感到亲切和熟悉,才能充分激发学生做作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比如针对男生喜欢的一些篮球运动、游戏等,在情境问题设置时,就可以将其作为背景;针对女生喜欢的游泳、时尚等话题,在题目中加以体现,必定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业要有多样性
教师在新课课堂练习中,可以采用当堂小测试的方式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在知识复习阶段,通过专题训练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知识难点和重点;在平时练习中,可以通过小试卷的形式帮助学生掌握重点知识点,使学生对自身错误有更加清晰的认识,能够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充分发挥课后反思、个别辅导的作用。
结语
综上所述,笔者从分析初中数学作业优化设计方法入手,给出合理利用教材中的习题资源、注意作业布置的层次以及自行编写作业的建议,然后提出初中数学作业有效落实的对策,包括作业要有针对性、作业要有实践性、作业要有趣味性、作业要有多样性等,希望对促进初中数学作业的有效性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