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2018-12-29曾行汇
目前高中生地理读图能力普遍较差的主要原因
学生方面
从学生自身方面来看,由于地理学科本身的特点,地理图表复杂多样,包括区域分布图、等值线图、剖面图、地理统计图表和地理示意图等形式,要求学生具备从地理图表中获取信息、解译信息与应用信息的能力,需要学生有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能将抽象的内容转化为具象。受地理图表知识基础薄弱和思维能力不足的限制,很多学生获取和挖掘图表信息的能力差,不懂得将图表信息与题目内容进行有效联系,不会进行图文转化和整合图表信息,长此以往就对地理图表产生了厌学情绪和恐惧心理,极大地制约了读图能力的提高。
教师方面
从教师教学方面来看,很多高中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只注重理论知识和地理原理的讲授,而忽略了对学生地理读图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使得很多学生的读图能力还是停留在初中阶段的水平;其次,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只是就题讲图,没有真正教会学生理解图表之间的联系和各种图表形式的转换,使得学生只是简单地机械记忆某一类图表的判读方法,无法做到举一反三,在考试中遇到不同类型的图表时不知所措;另外,考试中出现的图表信息往往比较复杂,涵盖面广,对学生能力的要求较高,而很多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没有注重培养学生挖掘和整合图表信息、有效联系图表信息与题目内容的能力,造成学生的读图能力很难提高。
如何培养学生的地理读图能力
激发学生读图的兴趣,树立学习的信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目前很多学生读图能力欠缺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地理图表的阅读兴趣不浓,甚至产生恐惧心理,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应激发学生读图的兴趣,帮助学生克服恐惧心理,树立学习的信心。
教师应转变学生的思想认识,使学生认识到提高读图能力不仅是考试的现实需要,也能给生活带来很多好处,比如懂得看地图,出行时就能更快地到达目的地,节约时间和成本,减少出行的麻烦,这也体现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新课标理念。教师要引导学生将地理课堂中学习的读图技能多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使学生认识到地图的实用性和价值,并帮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地提高读图能力。
为此,教师应改进就题讲图、刻板枯燥的教学方法,比如可通过填图、多媒体辅助、模型演示、创设情境、设置疑问和结合生活实例等形式促使学生对读图产生兴趣,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动力,进而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读图能力。
学生要夯实地图基础知识,掌握基本读图技能
很多高中生由于在初中阶段对地理不够重视,地理基础知识薄弱,也没有掌握相关的地图基础知识和基本的读图技能,而高中地理图表又复杂多样,知识涵盖面广,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学生必须具备对图表信息的获取、加工、处理、分析和应用等能力。因此,学生必须夯实地图基础知识,掌握基本的读图技能,这也是提高读图能力的基础。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由浅入深地给学生安排相应的学习任务,并及时地检查学习进度与效果;另一方面,学生也可利用课外时间多观看一些与地理图表相关的素材,主动弥补不足,并且及时地与教师进行交流反馈,遇到学习困难和读图障碍时,寻求教师的帮助引导。
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读图技巧指导和读图训练
高中地理图表复杂多样,包括区域分布图、等值线图、剖面图、地理统计图表和地理示意图等类型,教师按不同类型指导学生读图的技巧,针对性强,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比如在讲“地理三角坐标图”时,笔者指导学生对这类统计图表的判读要掌握以下阅读步骤:先沿着3个坐标轴数值增加的方向画出3个箭头,再过所求点分别画出与这3个箭头平行且箭头指向一致的另外3个较短的箭头,3个短箭头与3个坐标轴的交点坐标就是所求点在3个坐标轴上的坐标;比如在讲“等值线弯曲”时,笔者指导学生要理解等值线向高值方向弯曲的说明数值较低,称为“凸高值低”。等值线向低值方向弯曲的说明数值较高,称为“凸低值高”。通过分类指导,有利于学生更有效地理解和掌握同一类型的读图技巧,提高了教学的效果。
此外,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图例、注记、数据等信息对图表进行分析,紧扣题目设问,从图表中获取和挖掘有效的地理信息,包括显性和隐性信息,并能将图表信息和题目内容进行有效联系,准确表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教会学生进行图文图表转换和多图并用,理解地理事物和不同图表之间的联系。
学生读图能力的提高不仅需要教师技巧的指导,更需要不断进行专门训练,这就要求教师要认真筛选一些比较典型、质量较高的地理图表练习题供学生解题,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节省学生的时间和精力。同时,教师要对学生的图表练习进行及时的批改和讲评,帮助学生查缺补漏,提高地理图表的阅读能力。
结语
总而言之,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地理读图能力,是学生应对考试的必备法宝,也是提高学生地理素养的关键所在,教师在平时的地理教学中应注重学生地理读图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