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材让你的教学锦上添花

2018-12-29陆文洁

家长·下 2018年4期

小学英语教学课堂效率的提升是每位教师追求的教学目标,而教材的合理选用会给这个教学目标锦上添花。本文从教材的多样性选择及灵活性使用来探讨小学英语教材选用的实效性。教材是课堂教学的奠基石,是教师教授的指挥棒,是学生获知的主渠道,没有教材的教学就像战士失去了战斗的武器。然而,战斗武器的选择是极其重要的,这将影响着战士的发挥和战斗的胜利。对于教师来说,教材的选择和使用会大大影响教学效果以及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因此,选用合理的教材来获得一个实效的课堂是每个教师追求的高境界。

教材的多样性选择

每个地域的教学都有固定统一的一份教材,内容涵盖丰富,贴近学生生活。教师在教授这一份教材时,也一定是综合设计后,趣味引导地进行合理化的教学,然而笔者认为,学生单纯地接触这一份教材,知识的接受和拓展未免太显单薄。

借多种版本教材,使课外知识延伸

如果每个地域的教材都是精品展现,那何不综合各地域教材的优点,给学生展现全面、丰富的其他内容呢?不同的教材内容会给学生的思维带去直观的刺激,有助于思维火花的新碰撞,更能拓展和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教材的寻找和判断也是教师教学热情的一种体现,教师应该做的是,“力求合理利用和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给学生提供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内容健康和丰富的课程资源。”笔者所在地域所采用的是译林版教材,当下正教授5B Unit7 Chinese festivals的内容。在进行课前备课时,笔者搜索了其他各种版本的教材,试图挖掘出与本单元相关的有趣的新资源。笔者搜索后发现,沪教牛津版教材Module 4 More things to learn中的Unit2 Western holidays与我们这一课有密切相关。译林版主要讲述中国节日,让学生了解本国重要节日的日期和习俗,而沪教版中主要讲述西方节日,正好弥补了学生对于西方节日知识点了解的短板,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和思维。译林版在文化拓展环节展现的Halloween仅仅描述了一点点知识,而沪教版正好对这个节日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于是,笔者在教授新课时,给同学们展示了沪教版的教材,学生们获取新知时的眼神充分展现出他们很享受这种拓展的形式,而且课后还有很多孩子来和笔者津津乐道地讨论其他节日。

再举个例子,译林版5B Unit4 Seeing the doctor以谈论生病为主,和它相匹配的教材可选用人教版(新起点)五下Unit1 Keeping Healthy。上一个节日的举例主要是进行内容的拓展,而这一个例子就是对于词汇和句型的拓展,在人教版中,运用的主要句型为“I’ve got……”相较于译林版中简单的“I have……”有了难度上的提升,而这是更为地道的表达生病的句式,值得学生学习。另外也拓展了像candy这样的词汇,让学生了解糖的另一种词汇表达方式。

上述两个例子主要围绕于官方的教材,笔者还想推荐另一种教材,即课外绘本教材的使用。笔者经常发现,学生对书内的知识总是不太感兴趣,如果能在教学中时不时注入一些新鲜元素,教学效果就会大大地提高。同样是在教学译林版5B Unit7 Chinese festivals时,因为文中卡通部分涉及Mother’s Day,于是笔者在备课前搜索网络并准备好了一本关于这个主题的绘本(如图),在教授学生卡通部分后立刻给他们拓展了这一绘本,虽然生词比较多,但是丝毫不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绘本的阅读,学生对母亲产生更深的敬佩、感激和爱,完全达到了这一课笔者所设定的情感目标,学习知识的同时促进情感的养成,一举多得。

引多样教材形式,激英语学习兴趣

事实上,现代英语教学的教材形式大多局限在纸质教材中,而更能激起学生兴趣、提升英语学习氛围的教材是更直观、更新颖、更创新的视频、音乐等影音资源。笔者在教学中,经常会给学生播放一些和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这样的展现手法不仅能激发和维持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更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也能使辅助教学内容在学生头脑中的记忆更加牢固。视频、音乐等影音资料可以是直接与课文配套的资料,也可以是课外的拓展辅助。如在教学5B Unit5 Helping our parents时,笔者就截取了一段巧虎帮助父母的视频,用它来引入主题,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激起学生的兴趣;又如在Unit8 Birthdays教学时可以呈现月份类的歌曲,将复杂的月份单词融入歌曲的旋律进行教学,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维持学习兴趣。

教材的灵活性使用

选择了多样性的教材后,如何灵活性地使用也很关键。教材并不是单纯拿给学生看看读读,而是要根据课堂内容的关联、教师教学目标的设定和安排以及学生的基础知识储备等因素进行灵活使用。

各版本教材呈现顺序灵活调整

课内教材和课外教材的先后安排顺序并没有特别的规定,并不是固定先呈现课内再呈现课外的顺序。笔者认为,每堂课的教学目标不同,教学内容各异,教学流程多变,因此教材的使用可以根据教师所需要进行安排。课外教材可以置于课内知识教授前或后,或者穿插在课内教材中。如关于主题的歌曲呈现,笔者就会放于教学伊始,开门见山导入主题、吸引学生注意;如配合主题发展的视频、卡通,笔者会放于课中,在调节课堂气氛的同时继续保持学生的兴趣,并烘托课堂主题;如升华主题的课外教材,笔者会放于课尾,提供新知识的同时升华学生的情感,达成目标。

同版本教材各版块的有效组合

虽然教材的多样性选择能有效促进课堂效率的提升,但是并不是意味着一定要拓展新教材。如果能将课本教材高效实用,也是非常有效的。尽管教材的版块安排是固定的,但是教师在教学时可以随机应变地对版块进行调整和整合,更高效地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例如,在教材中出现了歌曲,笔者在教授课本主题story前就会播放歌曲给学生做铺垫,而不是按照课本的安排放在语音版块后面;又如在综合版块的作文写作,笔者有时会在教授story内容后,在学生进行口语表达时提前渗入,给学生提供听说读写综合能力提升的机会。

结语

教学每个环节的呈现都是为了提升教学效率,教材的实效性选用也不例外。教师在教学中不要忽略教材选用这个小细节,因为它的实效性选用会大大影响整个教学效率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