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如何开展并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018-12-29裘珊珊
目前,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因为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主要场所。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高校辅导员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角色,是大学生的人生导师,能够指引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大学生时期是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的主要阶段,因此本文主要针对高校辅导员如何开展并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分析和探讨。
高校辅导员创新思想教育工作的必要性
新时代的来临,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与挑战。高校辅导员身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开展者,需要不断创新自身的教育模式,有效地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顺应大学生发展的客观需求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西方文化逐渐传播到我国,这给高校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部分大学生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其中一些不良的思想文化会腐蚀大学生的思想。而且由于部分大学生的个性比较张扬,这也给高校辅导员开展思想教育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高校辅导员需要创新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是应对大众媒体与网络负面宣传的主要手段
在新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网络信息具有爆炸性的特点。而且,一些大众传媒与网络为了吸引更多的眼球,甚至把新闻的焦点放在了负面消息上。这样的情况给大学生的思想健康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冲击。目前,大部分媒体和网络都在传播一些有关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价值观。因此,高校辅导员想要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不断地创新开展思想教育工作的模式。
高校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途径
针对高校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途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继承传统的教育模式,另一方面是创新在新时期背景下的教育模式。因此,高校辅导员需要具有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积极主动地对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进行创新,从而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对主题教育法进行创新
高校辅导员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主题教育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模式。主题教育法主要是指以具有独特特征的一种基本思想为核心内容,然后在活动中对这一独特特征进行充分表现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在以往的主题教育法中,高校辅导员容易忽略以学生为主体的要求。因此,高校辅导员需要在继承主体教育法时对其进行不断的创新,将学生作为开展主题教育法的主体。此外,高校辅导员在进行主题教育时,需要把信息化技术手段和丰富多彩的形式作为载体,这样可以使主题教育由原先的单一型转变成多元型。具体来说,就是高校辅导员需要对主题教育内容和形式进行创新,在其中加入一些情感因素,使主题教育可以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出重要的价值和作用。
对网络教育法进行创新
网络教育法的创新主要有三种:首先,是对网络信息获取方式的创新,具体来说,就是在认知性方式上进行创新;其次,是对网络教育指导方式的创新。高校辅导员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一般都主张贯彻落实对大学生进行疏导的方针。因此,想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高校辅导员需要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疏导,使大学生可以树立正确的三观;最后,是对网络舆论监控方式的创新。高校辅导员需要创新对大学生进行网络监控的方式,使网络监控发挥出重要的作用和价值。此外,高校辅导员想要有效地采用网络教育法,就需要加强自身的网络基础知识。高校可以定期对辅导员进行网络知识培训,使高校辅导员可以通过学到的网络知识规避网络教育存在的风险。
对实践教育法进行创新
高校辅导员采用实践教育法是以对大学生的客观世界进行改造为前提,然后把大学生的主观世界进行改造的过程。高校辅导员想要有效地创新实践教育法,就需要在两个方面进行创新:一方面,高校辅导员需要树立双向实践理念,另一方面是要对实践教育的形式和内容进行创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因此,高校辅导员需要时刻关注着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与教育,多和大学生进行接触,结合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创新实践教育的形式和内容,把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和实际相结合,让大学生可以在实践中运用理论,从而加深大学生对实践的正确认识。
结语
总而言之,高校辅导员创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必要的,但也需要不断地对教育模式进行探索和研究,并结合高校相关部门的支持与配合,进而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具备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使高校可以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