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爱,用心承载的博大
2018-12-29李丹
编者按
有这样一位班主任,在她的眼中,所有的中职学生都格外可爱;在她的心中,每一位中职班主任都无比神圣。在她的信念中,她不仅是在为家长育人、学校育人,更是在为社会、为国家培养行业精英;她不仅关注学生在校三年的成长,还用心点亮学生未来数十年的幸福人生!她,就是李丹老师,一名无比热爱职业教育事业的班主任。
一、从爱出发:潜心修己追求做智慧的班主任
14年前,在我大学毕业之际,面对公务员与教师职业的选择,我坚定不移地选择了后者。对于“为什么要选择做一名中职学校的教师”,我是这样回答的:“因为中职学校的学生更需要爱。”大部分来中职学校的学生并不是自己选择了这里,而是在他们的生命成长过程中存在着种种的缺失或者突发的意外,让他们没有得到足够的关爱、足够的陪伴、足够的理解、足够的鼓励……于是,这些学生的心灵、眼睛就被蒙上了一层“灰”,让他们无法正确地看待自己,从而无法自信地面对人生。而我希望做的,就是用温柔而坚定的爱,耐心地去打开这些学生的心灵,轻轻地拂去他们眼中的尘土,让他们发现自己也是一颗颗闪闪发亮的星星。
然而,这条路并非一帆风顺。在我第一次做班主任的时候,带的是一个精力无限充沛的机电专业全男生班。为此,我几乎竭尽全力,却依旧溃不成军。年轻的自己一度陷入苦思: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为什么我那么努力,班级却不见成效?为什么我那么爱学生,学生却不爱我?为了找出答案,我开始缠着学校里的优秀班主任问个不停;我经常出入学校图书馆,查阅教育相关书籍,同时也借助网络媒介,多渠道地积累知识;我还考取了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管理专业的研究生,几乎整个暑假、寒假都浸润在大学的课堂,如饥似渴地汲取教育智慧、管理理论。终于,我明白:有爱,还要有智慧;有爱,还要懂科学;有爱,还要掌握专精的管理技能。自此,我将“爱与智慧,科学与专业”作为自己H5RX8ZKIhGMiR87lmga+rnflk6TFXgd6ANJPcVGVq7Q=的工作信条,在教育教学、班级建设、学生培养等各个方面不断探索、不断践行。
为了我的学生们,我始终在学习、探索的路上,从未止步!2008年,为了更好地督促、提升自己,我参加了广东省第二届班主任专业能力大赛,以丰富、扎实的心理学知识、教育学理论、带班经验与智慧一举斩获一等奖第一名;2010年,我被聘为学校的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将我的带班经验分享、传授给更多的中职班主任;2012年,我通过了广东省教育厅的审核,成为首批广东省中小学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开始在更高、更大的平台,发挥更深、更广阔的辐射作用;2016年,为了更好地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我主动再披战袍,挑战首届全国中职班主任基本功大赛,再次斩获一等奖;2017年,为了更好地学习、提升自己,我自费近十万元,远赴南京去学习最前沿的实用心理学流派技术——埃里克森教练技术。现在,我正在努力开发、潜心研究,希望将这些科学、高效的育人管理方式方法引入中职教育,让更多的中职学生能够转变自己的思维模式,激发他们内心深处的无限潜能。
近十年间,数千名中职班主任聆听过我的分享,无数位中职学生因自己的分享而变得不同。有一次记者采访,让我谈谈高中生与中职生的区别。在我的眼中,高中生与中职生,像花期不同的两种植物,他们一样会开花,一样会结果。我更钟情那些迟开的花儿,晚结的果。因为它们沐浴了更久的阳光,吸收了更多的雨露,所以会有无法预料的芬芳与灿烂。
二、善爱精理:培育工匠型的职业精细品格
为了更好地教育、培养这些中职的学生,我一直在思索:什么才是中职生真正需要的?三年学习后,这些学生就要步入社会。他们需要具备哪些能力?他们应该养成哪些素质?他们如何才能在社会、企业中快速适应、迅速立足?2009年,借助学校开展省中小学重点德育科研课题“精细德育:职校生文明行为养成教育模式研究”的契机,我大胆引入精细化管理理念进班级,使这些学生在精细化管理的氛围中,逐渐养成精细的习惯与品格。让他们在三年后,从走出校园、进入企业的那一刻起,就具备了高素质技术人才的能力。
对于中职学生来说,想要用更高的要求去培养他们,想要用更高的标准去锻炼他们,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我知道,品格的构建是一个知行合一的过程。改变了他们的观念,就能改变他们的行为。于是,我首先要让学生理解“精细化管理”开展的缘由、做法及会带来的巨大效果,使学生充分理解并接受“精细”的理念,才能自主内化成本身的习惯。为此,我让学生们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选题研究:探秘丰田模式成功之道,探秘国美电器成功之道,搜集细节决定成败的正面实例,搜集细节决定成败的反面实例。然后开展主题班会“细节决定成败”,以小组汇报的形式呈现在班级同学面前,并结合所得,提出对班级管理的有效建议。让精细化管理的成功效应深入班级学生的心灵,在学生心目中树立一个成功班级、成功个人的美好愿景,在增强学生责任意识的同时,为精细化管理的相关制度规范在班级管理中顺利展开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然后,在学校《学生日常行为管理手册》的基础上,我围绕着“精细化管理”理念,完善班级管理制度,细化班级各项规范,同班委会一起制定出班级规范整改方案,从课堂管理到课后管理,从学风养成到班风建设,全面涵盖班级建设的方方面面。制定了涵盖文明交往、列队、出勤、值日、仪表、打瞌睡、玩手机、举止、言行、出操、礼仪等10多种日常行为细节规范,同时在每个岗位设立监督员并成立跟踪督导委员会。全面细化的班级规范,使学生的各项日常行为有规可循,有范可守。全方位设置的岗位督导,使学生在规范的约束下慢慢改掉了不良的行为习惯。班级的科任老师欣喜地发现班级学生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家长们也发现自己孩子的言行举止渐渐发生了变化。然而,最大的惊喜者是学生自己。学生们发现,我们的班级荣誉比过去多了很多;我们的班风、学风跟以前不一样了;夸我们的人好像越来越多了;好像我们也能够成为更优秀的人。学生养成优秀行为习惯的同时,他们的思维模式也在逐渐发生变化,他们的自信提升了,他们的内部驱动力增强了,他们开始能够自发地管理自己,甚至能够自主地引导自己向更高的行为、思想境界提升。
三、兼爱文化:建构隐形的学生发展动力系统
推动班级学生行为层面的转变后,我又开始思索:我还可以做些什么?当学生的行为习惯培养好了以后,他们还需要些什么?对于三年后,他们离开学校,要自己独立面对社会、独自创造人生,我还可以做些什么?作为一名中职学校的班主任,我始终有些担心:我能不能为他们的心灵注入些力量?我能不能借在校的三年,让学生们养成一种正向思考、积极向上的思维习惯?2012年开始,我将源于企业的文化建设引入了中职班级。我留意到目前一些知名企业都有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这些文化将企业员工神奇地连接在一块,齐心地凝聚在一起,并迸发出一种超乎想象的力量。那么,作为中职班级,如何借助这股文化的神奇魔力,打造具有中职特色的班级文化呢?
我首先做的,还是转变观念。我先以小组探究与班会研讨的方式向全班展示了华为、国美等知名企业的狼性文化,进而提出打造班级文化的任务。在学生响应的蜜蜂文化、蚂蚁文化、森林文化中,狼性文化的优秀影响力震撼了我们的班级学生。最终,通过全班同学的投票决定,班级确立了“狼性精神”为班级的核心精神,并将班级名称定为“狼族”。在此基础上,我与全体学生共同确立了班级目标、班级口号,共同设计了狼族班徽,制作了独具特色的班级肩章、班旗、班服,改编了《我相信》的歌词,融入狼性文化作为班级之歌。在狼性文化的引领下,全班学生一起升级了班级的“狼族公约”,共同研讨出《狼族班干每天工作细则》《狼族日志》,同时紧扣狼族的危机意识与竞争精神,班级开展“狼族争霸”的每周一赛、“感动狼族十大人物”评选、狼族期末颁奖盛典等活动。进而,全班围绕狼族公约、狼族目标、狼族口号、狼族争霸小组竞赛等,又创造出狼族加油站、狼族光荣榜、狼族精英汇、狼族明星榜等丰富多彩的班级精神文化。
“狼性文化”的诞生大大激励了班级学生的斗志。每当班级学生看到自己的班级图腾—一匹仰头长啸的狼,就变得勇敢、积极、自信,同时在班级中开始逐渐形成一种积极向上、要求进步的氛围,一种拼搏进取、全力以赴的信念正在学生的心中萌发。多年后,学生回校看我,提起当年的班徽—狼头,都无比骄傲。而让我更加骄傲自豪的是,在这些中职孩子们的眼中,终于焕发出了自信、积极、向上的光芒!
四、为爱求学:探索更为科学的班级育心技法
时光如白驹过隙。我的学生们也从当年的80后,到后来的90后,再到现在的00后。不同时代的成长环境,不同时代的家庭培养,造就出全然不同的学生特质。为此,我更加深刻地感觉到自己学识的贫乏。如何能更好地陪伴00后的学生成长?如何能更好地培养90后的班主任新力军?我又开始了新的思索。2016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接触到了实用型心理学流派——埃里克森教练技术。一名好的教练能够激发出人的雄心,使人勇于面向挑战并进行持续改善。目前,很多与国际接轨的企业管理已经引入了教练技术,教练式管理模式成为企业中最快最有效地发展下属的手段。那么,假如用教练式班级管理模式,能不能最快、最有效地发展学生呢?假如能培养出一批好的教练型班主任,能不能激发学生的雄心,使学生勇于面向挑战,创造他们新的人生呢?我决定向新的领域学习、开拓、创新和挑战。
2017年底,我远赴南京,参加了共16天、4个模块的埃里克森教练南京分院“教练的科学与艺术”的课程学习。虽然外教老师一直在讲授着纯粹的技术运用,但我的脑海中一直思考的是如何将这门技术与中职教育的育人和管理相结合。在传统育人中,老师通常都会去找原因,寄望从过去的视角去解决当下的问题,然而往往会给学生带来很多负面、消极、不舒服的体验,所以达不到期望中的育人效果。而埃里克森教练技术则是以成果为导向的一种解决问题的方式,它引导学生去看成果,寻求从未来的角度去思考、解决当下问题,通过提升学生的能量状态,支持学生到一个最富有资源的心灵内部去找到只属于他自己的问题答案。
学习归来后,我仔细整合了课程资料,提出了教练型班主任心法、教练型班主任技法、教练型班主任工具、团队教练型主题班会四个研究领域。与其他学习收获不一样的是,纯粹的教练技术无法照搬运用,必须经过自己的二次开发,紧密与中职情况相结合。为此,我开始打造教练型班主任的公众号,以一个知识点附一个中职德育案例的形式,让更多的中职班主任了解这一门精妙的技术。同时,我还开展了两期、共计6天的团队教练式工作室培训,让更多的中职班主任们体会到这种技术的神奇效果。目前,热衷于研究这门技术的中职班主任团队已经越来越庞大,也越来越专业。
我很爱笑,即便工作林林总总、纷繁复杂,也总能处之泰然、从容应对,也许只有如此博大的胸怀,才能容纳中职生的各式不同、千姿百态。我更热爱学习,在我的学习清单上,简快治疗、家庭排序、九型人格等学习内容正在排队。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不仅希望能够更好地培养中职学生,也希望能够影响更多的中职学生的家庭,还有等待着聆听我分享经验智慧的一线中职班主任们。也许只有具备这样一颗兼爱众生的心,方能吸纳足够强大的能量,最终点亮中职生的精彩人生!
人物简介
全国优秀班主任,广东省首批中小学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广东省“国培计划”专家库特邀讲师,广东省中职德育研究与指导中心特邀讲师,广东省中职德育师培中心讲师团讲师,广东省中职德育研究会常务理事。曾获全国首届中职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一等奖、主题班会设计第一名、广东省第二届班主任专业能力大赛一等奖、主题班会设计一等奖。承担教师教育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班主任与德育教育”课程核心建设;先后参编《中职班主任工作艺术》《中职班主任专业能力提升读本(中等职业教育规划教材)》《班主任工作室实战》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