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新形势下新能源企业精益化管理的思考

2018-12-28仲苏亮扶柠柠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8年20期
关键词:精益生产新能源

仲苏亮 扶柠柠

[摘 要]以风电、光伏发电为代表的新能源发电企业,正面临着国内电力供需持续宽松,电力市场化竞争日益激烈,平价上网进程加速推进的新形势、新挑战。本文首先分析了精益化管理的内涵,进而分析了新能源企业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最后分析了新能源发电企业推进精益化管理的策略,以此提高企业应对行业形势变化的能力。

[关键词]新能源;精益生产;平价上网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8.20.040

[中图分类号]F426.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8)20-00-02

2015年,《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将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推至深水区,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全面铺开。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的使命就是顺应能源体制改革要求,还原电力商品属性,构建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和市场体系,形成主要由市场决定电力价格的机制。以风电、光伏发电为代表的新能源发电企业责无旁贷,其使命就是提供清洁低碳、价廉质优的电力供应。进入“十三五”以来,新能源行业所面临的发展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电力供需持续宽松,新一轮电改加速推进,新能源参与电力市场化竞争的深度不断提高,平价上网进程加速推进。面对残酷的市场形势,新能源发电企业如何求生存、求发展,是摆在企业管理者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通过实施精益化管理,提高成本控制水平、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不失为一种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有效途径。

1     精益化管理的内涵

精益化管理源于20世纪50年代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精益生产,它是一种指导思想,也是一种工作态度和管理理念,其并没有一种固定的模式,而是一种企业经营管理的理念、方法、工具等的集成体系。精益化管理的目标是要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以实现管理价值和效益最大化。

2     新能源企业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

2.1   电力供需形势持续宽松

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能源发展从总量扩展向提质增效转变,用电量的超高速增长也将不存在,电力供应紧平衡的局面已经被供应宽松所取代,各类电源在发电市场份额中的竞争日趋激烈。一是我国已步入工业化后期,重化工业浪潮已经成为历史,钢铁、有色、建材、炼化等行业存在产能过剩的局面并未得到根本改观,我国的用电量增速将进入中低速增长通道。二是各类电源仍在快速增长,装机增速大于用电增速,产能过剩问题突出。2017年,新增电源装机同比增长8%,高于用电增速的6.5%。三是为减少限电压力,新能源企业被迫参与电量市场化交易,大幅降低电价水平,导致项目存在“交易电量,无收益”的现象。

2.2   电力全面竞价的时代临近,新能源开始参与市场化交易

新一轮电力市场化改革顺应能源体制改革要求,还原电力商品属性,目前已进入深水区。全国电力交易机构组建基本完成,“2+33”的格局已经形成,输配电价改革实现全环节覆盖,配售电业务加快放开,电力现货交易试点即将试运行,电力全面竞价的时代日益临近。2017年,全国市场化交易电量占比达到了25%,按照发展规划,到2020年,市场化交易占比将达到75%。

2.3   新能源平价进程加速推进,固定电价机制加速退坡

在风电方面,2017年5月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开展风电平价上网示范工作的通知》,開展风电平价上网试点。2018年5月18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2018年度风电建设管理有关要求的通知》,集中式风电项目已从“标杆电价”阶段进入了“竞价上网”阶段,推行竞争方式配置,其中电价权重不低于40%,按照目前各地资源争夺的激烈程度来看,竞标价格应该会比标杆电价降低很多,甚至触发恶性价格竞争。在光伏方面,2018年5月3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2018年光伏发电有关事项的通知》,对普通地面光伏项目、分布式光伏的标杆上网电价进行了再次下调。《关于2018年光伏发电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加快光伏发电电价退坡,降低补贴强度,进一步加大市场化配置项目的力度,鼓励不需要国家补贴的项目。与此同时,2018年光伏领跑者基地项目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竞标机制使中标电价普遍低于光伏标杆电价近40%。

2.4   电价补贴资金滞后问题迟迟难以解决

纳入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资金补贴目录时间长,且已纳入补贴目录的项目补贴发放滞后现象突出。第7批电价补贴申报工作在2017年3月启动,直到2018年6月才发布,预计第8批电价补贴的发布时间将在2020年以后。目前,国家可再生能源补贴资金缺口超过1 200亿元,补贴不到位严重影响了企业现金流,增加了企业的财务成本。随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不断扩大,补贴资金缺口仍将不断扩大,预计每年将新增500亿元的缺口。

3     新能源发电企业推进精益化管理的策略

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形势,新能源发电企业亟需推进精益化管理,建立和完善成本控制体系,打造成本竞争优势,提高市场竞争力。这也是保证抗电价下调能力行业领先的关键,也是新能源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和关键途径。

3.1   精益化管理的总体思路

新能源发电企业应树立全寿命周期管理的理念,以降本增效为目标,以标准化和精益化为方向,以严、细、实、全为特征,以成本控制为核心,建立成本倒逼机制,发挥“骨头缝儿里挑肉”的精神,强化对度电成本各构成要素的控制及优化,以此来保证精益化管理方案的科学规范性及资源的合理配置。

新能源发电企业通过对项目开发、建设、运营阶段等进行全过程分析,识别出给企业经营带来影响的关键问题、关键要素,分细项制定项目开发、造价、运维标准成本,并将责任分配给开发管理、工程管理、运维管理、设计管理、采购管理和财务等相关部门。

3.2   进行成本控制

对于新能源发电企业来说,按成本占比由高到低依次为折旧、财务费用、可控运维成本、人工成本和管理费用。对于已投运项目,其折旧和财务费用基本固定,重点是降低可控运维成本、人工成本和管理费用。而对于新开发项目,新能源发电企业需要从项目前期(开发和设计)、建设、运营全寿命周期进行成本控制。

3.3   加强关键环节成本控制

(1)项目前期阶段应细化项目开发成本控制。在梳理前期项目开发成本的基础上,新能源发电企业要对各区域的开发成本进行对标分析及经验总结,核定不同省份前期开发费用标准成本定额,并建立成本费用标准清单,通过严控每一笔费用情况,将项目平均开发费用控制在标准的范围内。

(2)项目设计阶段应做好设计全过程管理。在项目设计阶段,新能源发电企业应采取模块化设计、集中设计、现场设计相结合的手段,缩短设计周期,做好设计全过程管理,严把设计评审关,针对设计方案、风机微观选址进行不断的优化计算,降低造价。同时,新能源发电企业应积极推广新技术、新方案,核减造价。

(3)项目建设阶段应降低度电折旧。降低度电折旧是控成本的关键要素,核心是降低项目工程造价,推行标准化造价控制,严格概算和预算管理。新能源发电企业应推进工程进度优化管理,严控工期,在安全可控的前提下,节约资源投入,通过聘请外部审计提高竣工结算审查力度,并加强考核激励。

(4)生产运维阶段应重点关注。第一,控制运行成本,不断完善安全生产管理标准、作业标准和技术标准。第二,优化运维管理,构建智能化的运维信息系统,通过集约化管控,优化运行人员的工作和配置标准,实现运行和检修人员的集约化配置,进一步优化人工成本。第三,重视技术革新,在充分论证技术的可靠性、安全性以及收益情况的前提下,通过制定技改提升发电效率和安全性能。第四,提升故障预警能力。新能源发电企业应依托智能系统平台,推进故障预警与远程诊断相结合,及时发现设备故障的早期征兆,对故障部位、故障类型、严重程度、发展趋势做出准确判断,及时发现设备的隐藏缺陷。第五,优化物资管理,加强备品备件管理,合理测算最佳库存量,完善备品备件标准,尽可能减少资金占用。

(5)内部管理方面应加强精益化管理和预算管理。第一,加强财务精益化管理。财务费用在度电成本中是仅次于折旧的要素,随着货币政策收紧,企业融资成本面临上升的压力。面对日益严峻的融资环境,新能源发电企业需要探索创新融资方式,探索低成本的直接融资模式,设立产业基金,用于项目收购和表外孵化,降低融资成本。同时,新能源发电企业要加强项目融资管理,通过融资银行多元化,规避融资银行集中风险,保证项目融资成本最低。第二,加強管理费用预算管理。新能源发电企业要制定内部定额标准,严控各项费用支出,持续提升资本运营能力,不断调整、优化资产结构,提升整体资产质量。

3.4   保障措施

第一,重视精益化管理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在制定定性目标策略的同时,新能源发电企业还要制定细化的定量指标,并纳入年度实施计划。第二,制定有针对性的考核激励机制,确保精益化管理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第三,增强各关键环节的成本控制意识,加大员工培训力度。第四,引入现代化信息管理手段,不断创新自身的成本管理手段,通过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共享企业成本控制中的关键环节信息,不断完善企业成本控制组织体系。

4     结 语

精益管理是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凭借自身的诸多优势被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降低成本对于新能源发电企业来说尤为重要,做好精益化管理工作,需要在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融入精益管理理念,并促使内部各单位共同参与,以此全面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水平,为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新能源发电企业也要清晰地认识到,精益化管理不是现成的医治企业百病的灵丹妙药,而是一项长期、系统化的工程,需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探索,并且持之以恒、不断改革与创新。

主要参考文献

[1]张勇.精益生产管理在企业经营中的实际应用探讨[J].经贸实践,2015(9).

[2]国艳波.浅谈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精细化管理策略研究[J].技术与市场,2013(12).

[3]陈先凯.浅析新能源风电备件精益化管理[J].科技展望,2016(36).

[4]邓英琪,张世忠.精益生产企业利器[J].中国中小企业,2011(5).

[5]冯捷,李晓宇,曹晓峰.精益管理诊断方法[J].经营与管理,2009(12).

猜你喜欢

精益生产新能源
新能源汽车成为主流还需要多久?
精益生产方式下推进QC小组活动研究
日本企业先进生产管理模式发展概述
TPS生产方式在我国汽车工业推进现状及问题研究
买不买新能源汽车
精益六西格玛在降低成本中的应用
创造精益生产流程
“新能源门”的背后
顺应新能源发展趋势
绿色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