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探究
2018-12-28杨晋
杨晋
[摘 要]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进入了改革的深水期,无论是国企、私企以及行政事业单位,都着手开展体制改革,力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能够不断壮大自身的实力,带动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行政事业单位是党联系群众,为群众服务的基层单位,在政府和人民之间发挥着纽带作用,既有自身的行政职能,又要发挥一定的社会效益,因此有必要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建设。笔者以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为探究对象,重点讨论新时期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单位的实际情况,提出适当的改进措施,力求为单位的更好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8.20.003
[中圖分类号]F8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8)20-000-02
1 研究背景
行政事业单位中使用时间超过一年、购置金额超过1 000元、专用设备超过1 500元,并且在使用期限内能够保持物品的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称作固定资产。固定资产往往具有3方面的特征:一是使用周期长,有时会使用十几年或者几十年;二是资产的价格或者价值很高,采购时较为昂贵,并且还能够实现一定的保值增值;三是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资产形态并不会因为时间推移而发生较大的变化,能够很容易地辨认。
行政事业单位从新中国成立之初至今,已经存在了几十年的时间,无论是政府,还是财政部门、税务部门以及工商部门,只有它们存在并且运转着,社会才能够稳定,经济才能够发展,它们是国家机器,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首先应该搞清资产的来源,单位享受国家的全额拨款或差额拨款,单位资产也就是国有资产,往往是通过财政资金长期积累留下的。因此固定资产在单位中的占比一般很高。同时,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区别于企业,固定资产总量大、种类多,例如桌椅板凳、电脑、打印机以及大型设备等,都需要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固定资产的保值增值,提升资产的利用率,减少国有资产的浪费。
2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要对固定资产进行规范化管理,从资产采购开始便要加强控制,因此在资产使用的不同时期,要采取不同的方式,从而才能够提升资产的利用率。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2.1 资产购置存在的问题
2.1.1 实际资产购置情况与年度预算存在较大差距
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实行的是预算管理,每年度、每季度都要设定预算管理目标,固定资产购置也在预算管理的范畴内。固定资产负责人要在预算编制前,将本预算周期内所要购置的资产清单统一上交,预算管理部门将其列入年度项目预算,在编制报告得到上级批准后,才能够执行、采购。但实际情况是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单位可能出现一些突发情况,例如资产出现损坏、报废、淘汰等,要解决这些突发情况,但又缺乏相关的规章制度,从而只有追加采购计划,会出现一些临时批复等情况。这样一来单位的预算管理目标便无法实现,对于资产浪费、损坏中的相关责任人也没有得到处罚,最终导致国有资产损失。
2.1.2 资产配置标准与实际需求不相符
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一般都是常用的桌椅、电脑、打印机、运动设备或者一些大型仪器等,根据相关要求,固定资产必须要标明使用年限和配置标准,从而虽然能够实现统一采购、统一管理,但却忽视了实际的需求和配置之间存在的差异。例如,科研事业单位中的电脑配置,对于一般的行政工作人员而言,配置普通的电脑就完全够用,而对于那些昂贵的大型科研仪器,为了满足性能要求,势必要搭配性能较好的电脑,如果统一按照低标准购买电脑,就会导致仪器工作滞缓,容易给单位带来一定的科研损失。上述事例很好地说明了资产配置标准化与实际需要在某些时候是存在矛盾的,只有避免“一刀切”,根据岗位的实际需要重新制定资产配置标准,才能避免资产浪费,提升固定资产的使用率。
2.2 资产使用存在的问题
2.2.1 资产管理和维护工作不到位
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核算方法具有特殊性,即固定资产购置时一次计入费用开支,以后不再计提折旧费用。这样的核算方法很容易被大家误解为相应费用已全部列支了,以后固定资产怎么用、用不用,都可以不管了,造成大家忽视固定资产管理。同时,一些单位的管理者认为固定资产挪用起来比较笨重,并且每年都会对资产进行清点,平时还有专门人员进行看护,放在那里就非常安全,不需要再花费更多的人力和财力进行管理,从而很容易造成资产年久失修,没有到使用年限就早早损坏报废。
2.2.2 资产使用率低,闲置情况比较明显
目前,行政事业单位中的资产闲置情况十分突出,因为单位财政属于国家全额拨款,大多单位都会尽量使用完资金,从而容易造成固定资产的超配或购置无用的固定资产。另外,资产的实际使用部门,大多觉得资产购置时已经列支费用了,没有后续的折旧费用,就算是闲置也就放着,等使用期限到了就报废了之,不会想办法发挥固定资产的使用价值,通过固定资产的转让等方法合理处置固定资产,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益。
2.3 资产处置方面存在的问题
2.3.1 账实不符现象普遍存在
对固定资产疏于管理,首先导致的结果便是资产账实不符。目前,有的事业单位采用的是岗位轮换制,一项资产在短时间内可能会有多个使用人,在岗位轮换中,只是对工作内容进行简单交接,而使用物品则没有相关的交接手续,再加上很多资产的使用时间很长,时间长了,资产管理数据会出现断档,无法进行后续的跟踪处理,账目和实际便会慢慢出现差距。
2.3.2 固定资产折旧的税会差异核算问题
由于行政事业单位在核算固定资产时,是一次性把资产的购置费用列入费用开支,后续不再计提折旧,与企业所得税对固定资产的费用规定形成税会差异,需要每年对固定资产按税法进行纳税调整,从而对于固定资产数量较多的单位来说,工作量也是相当大,而且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也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折旧提出了要求。所以,如何运用有效的方法,使固定资产两种折旧方法实现有效衔接,需要相关管理人员进行积极思考。
2.3.3 資产管理人员配置方面的问题
由于很多单位对固定资产管理不够重视,导致在资产管理人员的配置问题上也暴露出很多问题。单位各个部门、各个中心的固定资产管理单位都存在差距,一些行政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归办公室负责,一些单位归财务部负责,甚至某些大单位内部各个中心资产负责人都隶属不同的岗位。这样的机构、人员搭配,很容易造成资产账务和实物管理中出现脱节,没有遵循不相容岗位分离的原则,容易发生徇私舞弊事件,对国家、对单位都是极其不负责的。
3 提升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水平的途径
3.1 做好预算管理绩效考核工作
针对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预算管理流于形式的现状,笔者提出以下对策。第一,要加强预算管理制度建设,为预算编制、预算执行提供应有的制度保障。第二,在预算执行的过程中,针对临时需要采购资产的情况,要建立健全预算审批标准,制定严格的审批制度,将“无预算不开支、超预算不执行”的口号落到实处。第三,要加强预算管理绩效考核,制定一系列有关固定资产的绩效考核指标,确定相关的责任人,对于非客观原因出现的工作失误,要依照规定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3.2 增强固定资产管理意识,配备固定资产管理专员
行政事业单位领导要认识到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要主动修正潜意识中“资产是国家的,不需要管理”的错误意识,要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带领单位的全体职工,开展固定资产保护清查工作。同时,行政事业单位要配备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人员,本着不相容岗位分离的原则,委派专人定期开展资产清查、资产汇总工作,对固定资产进行动态跟踪。
3.3 加强资产处置工作管理,减少资产闲置
行政事业单位要本着“国家的资源,一分一毫也不能浪费”的原则,对于能够使用的固定资产,一定想方设法让其用在实处;对于那些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单位职能发生改变后而无法应用的固定资产,要采取合理的处置方法,提升其利用率。例如,可以选择调拨到其他地区的单位、出售给私营单位或者申请报废,要根据实际情况决定。笔者建议一个地区的财政局能够统一对本地区的行政事业单位建立一个固定资产处理平台,从而有的单位资产缺乏、有的单位资产多余,可以通过平台进行沟通,从而既能满足不同单位的需求,又能节约国家资金,提升固定资产的利用率。
3.4 成立固定资产审查监督机构,避免账实不符
针对很多单位存在固定资产账实不符的情况,单位内部有必要成立一个监督审查委员会,其中一项职责便是审查固定资产的账目和实数,当然同时也可以开展一些财务监督、预算审计等方面的工作。要由领导带头成立一个监督办公室,下属几个低级别的工作小组,对本单位固定资产的故障情况、运作情况、维修情况等与账目进行对照,实现规范化管理。行政事业单位可以把固定资产的真实完整、合理使用、按章折旧作为监督检查的重点,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避免给单位、国家财政造成过大的损失。
3.5 加强信息化建设,合理配置资产管理人员
在信息化时代,固定资产管理也可以推脱以往那种手工计算的时代,完全可以利用信息处理软件,建立固定资产信息库,既能提升资产管理的实效性,又能减轻工作人员的压力。同时,行政事业单位要做好资产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不断提升他们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主要参考文献
[1]杨飞.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16(19).
[2]侯艳君.浅论行政事业单位如何加强固定资产管理[J].纳税,2018(16).
[3]周春野.论行政事业单位如何加强固定资产管理[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