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课堂提问意识探究
2018-12-28周秀梅
摘 要:语文课堂提问是培养学生语文的经验思维、迁移思维和反思思维的媒介,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出发点,也是实现语文核心素养的切入点。就统编教材新人教版初中语文为例,从“四大意识”对语文课堂提问进行了探究与尝试。
关键词:语文课堂;核心素养;提问
教育家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一堂好课往往起源于一个好问题,教育教学应以激发学生产生问题始,以产生新的问题终。
一、课堂提问要有主体意识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师是为学生服务的,那就必须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就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提问要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和学习的积极性,给学生思考、交流的机会与空间,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例如,统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设置成活动探究单元,这就促使教师教学过程中必须重新思考、调整师生双方在语文教学中的角色,突破原有学科教学在时空、内容手段等方面的封闭状态,将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变当堂教授为全程指导,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我在教学本单元时,在课堂提出新闻的相关问题,“什么是新闻?新闻的结构是怎么样的?有什么特点”等,让学生自己充分挖掘教材中自主学习材料,包括注释、旁批、补白、技巧点拨,让学生去寻找答案,达到让学生掌握新闻知识的目的。恰逢“学校举行开学暨表彰典礼大会”,我提出“如何进行新闻访谈呢?”要求全班学生分组讨论,课堂上拟出现场访谈的问题并说明理由,全班交流,修改完善后,再进行现场采访,最后写出新闻,进行全班的展示与评比。学生在新闻访谈活动中,通过小组策划、沟通、合作,思维优势得到互补,学生学习的兴趣更浓厚,培养了勇于探究的能力。
二、课堂提问要有目标意识
语文课堂教学之本是什么?那就是每篇课文教学目标。老师要紧紧围绕着这些目标进行课堂提问的设计。教学中提什么问题、何时提问等,只有目标明确、有的放矢,教师所提问题才会有比较高的思维价值,才能让学生得到有效的思维训练。
学习作家贾平凹的《一颗小桃树》时,针对教学目标“学习托物言志的手法”,我就设计了如下的问题:“小桃树在生长过程中经历了哪些磨难?作者有什么样的成长经历?小桃树和‘我有哪些异同?本文给你哪些启示?”通过这样一系列的问题设计,循序渐进,环环相扣,紧紧围绕本课的教学目标,也让学生一步步深入把握课文内容,掌握托物言志的手法。前面的问题使学生对课文达到正确理解,最后一个问题能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三、课堂提问要具有启发意识
课堂提问是激发学生思维的出发点,富有启发性的提问,常可以一下子打开学生思想的闸门,使其智力和能力都得到提升。因此语文课上的提问要能诱发学生展开思维的翅膀,要富有启发性,才能逐步提高学生的理性能力和用自己的语言解决问题的
能力。
教学《窃读记》不妨这样提问:“书籍能使我们增长知识,开阔视野,陶冶情操。读一本好书就好比吃上一顿美味佳肴。你们有没有这样的经历与感受呢?有这样一个小女孩,喜欢读书而去‘窃读。她为什么要窃读?怎么窃读的?窃读是怎样的感受?给你哪些感悟?”这种启发式提问让学生产生了好奇的渴求心理,能够加速学生思维。一石激起千层浪,一问一答中,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学生得到启发,对课文学习的兴趣也提高了。
四、课堂提问要有时机意识
课堂提问不能够为了“问”而“问”。课堂提问应该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心理状态来加以调整与把握。叶圣陶先生认为:教师“宜揣摩何处为学生所不易领会,即于其处提出问题,令学生思之,思之不得,即为讲之。”我们可以根据学生上课中的不同心理状态来掌握时机提出问题。
在教学朱自清的《背影》时,上课伊始,我就这样设计提问:“同学们,在你们身边,谁最爱你?”大多数同学都说是父母。“父母对孩子都是给予最无私的爱,你们读过哪些赞美父母的作品呢?”学生回答表现得相当踊跃。而在教学主体部分时,我就课文重点提问:“课文如何突出背影的?背影蕴含哪些情感?”提出问题之后,学生进行学习小组讨论,使学生在理解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培养语文能力。在下课之际,为了让学生知识系统化,提出“这篇寫人记事散文,以真挚的情感、写实的笔法、深切的父爱把我们深深打动。掩卷深思,你有什么话要对作者或者他的父亲说?”学生在总结知识的过程中,实现对知识的掌握与吸收。
总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有意识进行课堂提问,以“三省吾身”的态度勤于反思,慎重地对待课堂提问,精心设计好课堂提问,方能形成有自己特色、符合学情的提问风格,更能让学生“于无痕处”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田汉族.论学生主体作用发挥的基本原则[J].教育研究,1991(8).
[2]董素艳.引发思维的提问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06(3).
作者简介:周秀梅(1972.12—),女,重庆市潼南人,重庆市天星桥中学老师,文学学士,研究方向:中学教育、初中语文。
编辑 高 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