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氏解结法治疗顽固性面瘫27例临床观察

2018-12-28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8年23期
关键词:顽固性面神经面瘫

1.南方医科大学南海医院,广东 佛山 518244;2.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 广州 510006

顽固性面瘫是指面瘫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仍留有面肌痉挛、口角歪斜及眼睑下垂等并发症的面瘫,又可称之为难治性面瘫[1]。该病的发病可能与面部神经受损的部位较深有关,且因长时间得不到恢复局部出现结筋病灶点,阻碍局部血运及神经纤维的生长,遗留面肌痉挛、口角歪斜等并发症,对患者的生活及美观均影响较大[1]。“李氏解结法”是笔者多年跟随深圳市南山区蛇口人民医院李宏泽主任医师总结和整理的临床治疗顽固性面瘫的方法,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笔者采用李氏解结法治疗顽固性面瘫27例,并与常规针刺治疗比较,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海医院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就诊的55例顽固性面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28例和观察组27例。对照组男17例,女11例;年龄21~60岁,平均年龄(37.85±10.21)岁;病程4个月~14个月,平均病程(6.94±3.08)个月;左侧发病16例,右侧发病12例。观察组男16例,女11例;年龄22~63岁,平均年龄(36.90±9.76);病程3个月~13个月,平均病程(7.25±3.26)个月;左侧发病15例,右侧发病12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①参考《神经病学(7年制)》[2]中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诊断标准:症见患侧额纹消失,口角歪斜,眼睑闭合不全,易流泪,人中沟、口唇歪斜向健侧,面肌痉挛,严重者可出现面肌萎缩、倒错,进食时食物残渣常滞留于颊齿之间。②年龄18~65岁,病程2个月或以上者。③本研究经南方医科大学南海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对本次研究知情,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①伴发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腮腺炎或腮腺肿瘤等。②合并严重心血、脑血管、肝、肾等严重原发性疾病者。③精神疾病患者。④依从性差的患者。

1.4 治疗方法

1.4.1 对照组 采用常规针刺疗法治疗。基础穴:患侧阳白、四白、地仓、颊车、下关、听会、翳风、合谷。随症选穴:不能皱眉加攒竹,鼻唇沟平坦加迎香、人中沟歪斜加水沟、口禾髎,味觉消失、舌麻加廉泉。根据穴位部位不同选用适宜的一次性针灸针(苏州针灸用品有限公司),隔日针刺治疗1次,5次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3天,共治疗4疗程。

1.4.2 观察组 采用李氏解结法治疗。按照中国经筋学[3]的经筋查体方法在患侧面部查找结筋病灶点,根据面神经的损伤区域及程度不同,出现筋结点部位也存在差异。大体总结主要有如下几点:①头维-阳白区(沿头维穴至阳白穴区域);②上下眼睑区3口角区4上下嘴唇区5 口内咬肌区。针具:0.30 mm×25 mm环球牌毫针,操作方法:①强刺激针刺法,通过上面所选的相关病变点,提捏住筋结区(除上下眼睑区、口内咬肌区)进行强刺激,主要为快速提插、捻转(以捻转为主),每区约操作10 s左右,每天刺1~2区域,刺激完后留针30 min,治疗隔天1次,5天为1疗程,休息3天后进入下1个疗程,共4个疗程。②捏揉筋结区,对以上的筋结区进行捏揉,力度适度,因人而异,每区1~3 min。

1.5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 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参照美国耳鼻喉头颈外科学确立的 House-Brachmann(H-B)面神经功能分级标准[4]拟定疗效标准。痊愈:症状体征全部消失,H-B分级Ⅰ级;显效:静止时双侧对称,运动时轻微功能障碍,H-B分级Ⅱ;有效:静止时基本堆成,运动时不对称,和(或)轻度病理性联合运动,面肌痉挛、抽动,H-B分级Ⅲ级;无效: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H-B分级Ⅳ~Ⅵ级。愈显率=(痊愈+显效)例数/总例数×100%,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对比两组面神经功能,采用多伦多评价系统[5]进行评分。将患侧的面神经功能状况分为6级,Ⅰ级为正常,85分以上;Ⅱ级为轻度功能障碍,70分以上,但未满80分;Ⅲ级为中度功能障碍,55分以上,未达70分;Ⅳ较为严重的功能障碍,40分以上,未满55分;Ⅴ级为严重功能障碍,25分以上,未到40分;Ⅵ级为完全麻痹,0分以上,未到25分。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对照组愈显率46.42%,总有效率85.71%;观察组愈显率77.78%,总有效率96.30%。观察组的愈显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面神经功能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的面神经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面神经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面神经功能评分提高更显著(P<0.05)。具体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面神经功能评分比较 (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3 讨论

中医学认为,顽固性面瘫归属于“口癖”、“顽痹”范畴,认为本病多由经络空虚,风寒之邪乘虚侵袭面部阳明、少阳经络,导致经络局部气血阻滞,经脉失于濡养,筋肉纵缓不收所致。顽固性面瘫久治不愈,形成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为气血亏虚,标实为气血运行不畅导致的面部经络瘀阻,故临床治疗应以疏通面部经络气血为主,经气通、气血调,则口癖之证治愈可期。

解结法最早出现于《黄帝内经》,《灵枢·刺节真邪》有云:“一经上实下虚而不通者,此必有横络加于大经之上,令之不通,视而泻之,此所谓解结也”。首次明确提出“横络”和“解结”的概念。“横络”泛指经筋走行上出现的病理性局部条索、瘢块等异常结构,可造成局部经络、血脉痹阻不通[6]。这些形成的条索和瘢块多形成在肌肉、韧带的起止点及其附属组织反复的损伤和修复过程中,称之为结筋病灶点。

笔者认为“横络”即阻滞经络的“结”,在中医学中属于一类疾病。“解结”顾名思义就是把“结”打开,可有效解除面部“横络”对面部经络的痹阻。一直以来,关刺、恢刺、短刺为常用的“解结”基本手法,治疗顽痹效果均较好。笔者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针对顽固性面瘫患者遗留症部位与程度的不同采用不同的针刺手法进行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愈显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面神经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李氏解结法治疗顽固性面瘫可更好地改善患者的面神经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顽固性面神经面瘫
东红分期辨治周围性面瘫经验
隔姜灸在周围性面瘫病护理中的应用与疗效观察
针药并用治疗周围性面瘫验案举隅
多巴胺联合硝酸甘油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效果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面神经畸形人工耳蜗植入围手术期处理
针刀针刺治疗合并颈部症状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23例
面神经麻痹80例的护理干预体会
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针刺配合穴位埋线治疗顽固性面瘫6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