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8-12-28史秀岩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24期
关键词:哮鸣音特钠孟鲁司

史秀岩

喘息性支气管炎多发于婴幼儿, 是一种呼吸系统疾病, 该疾病主要是由患儿呼吸道遭到病毒、支原体以及细菌等感染所致[1]。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主要临床症状及体征为发热、咳嗽、喘息及哮鸣音等, 临床上若不能及时给予有效的治疗, 患儿易出现心力衰竭及呼吸衰竭, 不利于患儿身心健康成长。现阶段,对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常用到的治疗方法包括抗感染、糖皮质激素及对症支持等治疗方法[2]。使用上述方法治疗会出现治疗周期较长、疗效不佳、不良反应较多、患儿治疗依从性不佳等问题。临床治疗中应将及时清理气道痰液, 消除气道炎症, 保持气道畅通为主。本文对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应用孟鲁司特钠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64例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 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32例。对照组男17例, 女15例, 年龄7个月~3岁, 平均年龄(1.85±0.58)岁。观察组男16例, 女16例,年龄6个月~3岁, 平均年龄(1.80±0.68)岁。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所有患儿均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诊断标准[3]。纳入标准:所有患儿家属均充分了解本次研究, 并同意参加, 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患有肺结核以及其他肺部感染疾病患儿;心、肝、肾等严重疾病患儿;对孟鲁司特钠存在过敏症状患儿。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 给予患儿抗炎、化痰、止咳以及调节体内水、电解质等方法, 并进行平喘治疗, 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AstraZeneca Pty Ltd, 注册证号H20140475)0.5 mg/次, 2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钠(杭州默沙东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J20130047)4 mg/次, 1次/d。治疗5~7 d为1个疗程, 两组均治疗1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咳嗽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气喘消失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炎性指标(ECP、IL-10)、治疗效果。疗效判定标准[3]:显效:患者咳嗽和哮鸣音等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有效:患者咳嗽和哮鸣音等临床症状及体征出现好转;无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未发生变化。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观察组咳嗽消失时间(4.65±1.26)d、体温恢复正常时间(3.01±0.68)d、气喘消失时间(3.12±0.64)d、哮鸣音消失时间(4.12±0.74)d及住院时间 (6.25±1.24)d短于对照组的 (6.98±1.76)、(4.32±0.89)、(4.65±0.73)、(6.89±1.64)、(8.36±2.14)d,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2 两组炎性指标比较 治疗前, 两组ECP和IL-10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观察组的ECP和IL-10水平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75%, 高于对照组的71.88%,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s, d)

表1 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s, d)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组别 例数 咳嗽消失时间 体温恢复正常时间 气喘消失时间 哮鸣音消失时间 住院时间观察组 32 4.65±1.26a 3.01±0.68a 3.12±0.64a 4.12±0.74a 6.25±1.24a对照组 32 6.98±1.76 4.32±0.89 4.65±0.73 6.89±1.64 8.36±2.14 t 6.089 6.616 8.915 8.709 4.826 P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表2 两组炎性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炎性指标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组别 例数 ECP(μg/L) IL-10(pg/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32 20.19±3.16 9.56±1.13a 15.64±2.34 9.26±1.34a对照组 32 21.01±3.06 15.45±2.61 15.51±2.54 13.64±2.16 t 1.055 11.715 0.213 9.747 P>0.05 <0.05 >0.05 <0.05

表3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3 讨论

喘息性支气管炎是一种常发于婴幼儿的呼吸道疾病, 患儿患该疾病后, 会出现反复性的咳嗽和喘憋等症状, 病情较为严重, 治疗该疾病所用的时间较长、治疗难度系数较大[4]。合胞病毒等相关细菌侵入到患儿呼吸道中容易引发喘息性支气管炎。由于患儿身体抵抗能力较差, 病毒侵袭入体后, 对患儿毛细支气管和肺泡产生的影响较大, 气管黏膜会出现水肿和充血等现象, 患儿黏膜纤毛会受到损伤, 导致气道中的分泌物不能及时排出, 形成小气道阻塞情况, 产生肺气肿和肺不张等症状, 进而出现呼吸道堵塞现象[5]。以往临床上常用抗感染治疗方法, 治疗效果不显著, 采用孟鲁司特钠进行治疗, 有助于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 对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大帮助。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咳嗽消失时间(4.65±1.26)d、体温恢复正常时间(3.01±0.68)d、气喘消失时间(3.12±0.64)d、哮鸣音消失时间(4.12±0.74)d及住院时间(6.25±1.24)d短于对照组的 (6.98±1.76)、(4.32±0.89)、(4.65±0.73)、(6.89±1.64)、(8.36±2.14)d,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 两组ECP和IL-10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ECP和IL-10水平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75%, 高于对照组的71.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成上述结果的主要原因为:孟鲁司特钠属于白三烯拮抗剂, 对白三烯受体产生的对抗作用较强, 能够阻止半胱氨酰白三烯和与之相关的受体进行结合, 将平滑肌多肽产生的所有活性有效进行阻滞, 能够减缓由白三烯所造成的嗜酸性粒细胞 (EOS)浸润[6]。ECP与患者气道高反应性具有密切关系, IL-10是调节Th1的细胞因子,Th1是喘息性支气管炎的重要特征, 可提高患者气道高反应。孟鲁司特钠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 能够释放出大量的抗炎性介质以及细胞因子, 从而缓解患者支气管中存在的炎症, 改善支气管痉挛现象, 并降低气道高反应。以往孟鲁司特钠被广泛地应用到哮喘疾病的临床治疗中, 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喘息性支气管炎和哮喘之间具有许多相同点, 如免疫机制。因此, 该药物现阶段被广泛应用到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治疗中, 患者服用该药物后存在的不良反应较少, 具有极高的安全性, 治疗效果甚好。

综上所述, 针对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采用孟鲁司特钠进行治疗后临床效果显著, 安全性较高, 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和应用。

猜你喜欢

哮鸣音特钠孟鲁司
孟鲁司特钠联合丙卡特罗治疗慢性咳嗽临床分析
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
孟鲁司特联合舒利迭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研究
孟鲁司特治疗不同病原感染后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
孟鲁司特钠联合信必可治疗儿童哮喘疗效观察
孟鲁司特钠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孟鲁司特钠联合酮替芬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69例疗效评价
孟鲁司特联合平喘汤治疗小儿哮喘39例
什么是哮喘持续状态?其典型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多脏器功能不全抢救成功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