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整合
2018-12-27孟祥志
摘 要: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整合是指在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论指导下,将信息技术全面应用到物理学科的整个教学过程中,使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教学融为一体,将技术作为一种工具、一种手段,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教学环境 反思完善
人类社会在经历了300年以前那场工业革命后的今天,正在经历着一场新的变革。而支持当前这场变革的核心技术就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改变着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也改变着人类的学习观念、学习方式。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促进了教育的改革向着网络化、虚拟化、国际化和个性化的方向发展,对传统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传统教育存在的弊端越来越明显地显露出来:教学策略的单一、教学资源的有限、教学评价的偏颇无一不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形成巨大的反差。在21世纪的新时代,如何对传统教育存在的弊端进行改革,既是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导致当前这场变革对教育提出的紧迫要求,也是教育自身在信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改革势在必行。
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整合是指在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论指导下,将信息技术全面应用到物理学科的整个教学过程中,使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教学融为一体,将技术作为一种工具、一种手段,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学习的效率,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的教学模式。显然,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整合可以为新型教学結构的创建提供最理想的教学环境,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整合使物理教学手段更加丰富、生动。信息技术中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知识表现形式,能克服传统物理教学中语言描述具有不确定性、文字说明比较抽象乏味、实验演示只能给学生以结论的缺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整合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信息技术能够突破教育环境的时空限制,使学生在特定的接近现实的情景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学生从被动听讲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的学习主体。
(3)整合有助于探究情境的创设。超文本特性与网络特性的结合,提供了极丰富的信息资源,构成进行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的开放环境,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发现、探索学习的能力,有利于发挥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实现培养创新精神和促进信息能力发展的探究式学习。
(4)整合能真正落实因人施教的教学原则。借助人机交互和参数处理技术,建立虚拟学习环境,能对教育信息及时收集与反馈,使表现方式和节奏更符合学生的学习进程,从而为实现物理教学过程的因材施教提供技术保障。
目前,学校和教师都对“整合”充满了热情,成功实施整合的课堂变得富有活力,生动有趣,助学又助教,教学效益显而易见,然而一些低效甚至无效的整合,在课堂教学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这不禁引起人们思考:课堂上用了信息技术就是实现了整合吗?进入网络教室上课就是实现了高层次的整合吗?因此,研究“整合”,实践“整合”已成为当今教学研究的一大主题。
(1)只注重信息技术的使用形式,而忽视了“整合”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新课程标准注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强调师生互动、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于是现今的课堂教学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声、光、色、电的精美画面,唧唧喳喳的小组合作学习,整堂课看上去很热闹,教师和学生的注意力几乎都被非语言文字的CAI内容所吸引,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的是精彩、动感、有趣的画面,而如何实现该学科教学目标却被置之脑后。教师由于对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理解得不够透彻,教学中只留于课程整合的表面形式,过分依赖信息技术,使得教师与学生的主动活动被弱化。教师在进行整合课教学设计时,应正确地定位出教学目标,并确立教学策略后,才能确定是否需要媒体的介入,需介入的媒体在学科教学达标应起什么作用,从而有针对性地使用信息技术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只注重信息技术的使用频率,而忽视了传统教学手段的运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改变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师生互动方式的一种有效方法,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和学习工具。有的教师认为,既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最先进的教学方式,因此教学中使用越频繁,教学效果越好。比如:有的课堂上,教师用课件笼罩了整节课,课堂的形式就是不断点击鼠标,教师的语言仅仅是读投影出的内容,教师被鼠标牵制着一直站在讲台上,无法走近学生;有的课堂上,教师用课件代替了应该做的演示实验,理由是做实验费时费事且容易失败。我们在高度关注信息技术进入课堂的同时,也应充分发挥传统教学工具的积极作用,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其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共同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因此教师在实施课程整合时,要注意现代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的整合,将它们的优势整合到学科教学中。
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整合是一项系统工程,随着整合的不断深入,必将提高物理教师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改变其教育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从而推动教育改革的进程。这一庞大的工程,需要我们冷静地分析和思考实践中的问题,需要我们不断实践探求,不断地反思和完善。
作者简介
孟祥志(1984—),男,汉族,吉林省公主岭市,中教一级,学士学位,研究方向:高中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