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在冠心病支架术后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2018-12-27李滢陈巧松陈惠宽黄亚梅林淑兰戴秋文王雅榕邱燕萍
李滢 陈巧松 陈惠宽 黄亚梅 林淑兰 戴秋文 王雅榕 邱燕萍
2014年中国心血管疾病仍居疾病死亡构成的首位,其中,冠心病病死率分别为城市107.5/10万、农村105.37/10万[1]。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之一,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已成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2]之一。然而它虽然治疗效果明显且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但其5%~10%的再狭窄率依然是降低其远期疗效的重大难题[3]。国内外多项研究表明,冠心病支架术后再狭窄与术后吸烟饮酒,不恰当饮食,口服药物依从性差,情绪管理不良,血压、血糖控制不好有关。因此,护士对术后患者的健康教育尤其重要。品管圈运用到医学护理中,可以减少护理成本,还可以使护理品质得到提高[4]。目前,品管圈已在护理质量管理、临床护理、护士素质、健康教育、仪器管理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5]。我科在冠心病支架术后患者中的健康教育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此次,为了提高我科冠心病支架术后患者健康教育知识的知晓率,于2017年6月—2018年2月运用品管圈活动将冠心病支架术后患者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从47.3%提高至88.5%,使患者在住院期间获得有效的健康教育指导,提高患者术后的自我照顾能力,减少和预防血管再狭窄、疾病再发及并发症的发生。同时,也获得了多项无形成果。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次开展品管圈活动,分别对活动开展初2017年6月—2017年8月的30例患者及活动开展后2017年12月—2018年1月的30例冠心病支架植入术术后患者的健康教育知晓率结果进行对比。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文化程度、住院天数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方法
2.1 成立品管圈小组
于2017年3月组圈,圈内设圈长1人,圈员6人,护士长任辅导员,共8人,圈长管理安排圈进度。圈成员职称:副主任护师2人,主管护师1人,护师3人,护士2人。
2.2 主题选定
圈员们找出临床中现存的五个问题,用评价法根据上级政策、重要性、迫切性、圈能力、时效性选出得分最高的“提高冠心病支架术后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为本期品管圈的活动主题。
2.3 计划拟定
拟定出具体活动计划甘特图。计划活动时间为2017年6月—2018年1月。
2.4 现况把握
调查2017年6—8月,30例冠心病支架术后的患者,通过自制的调查问卷表,调查出患者知晓率为47.3%。
2.5 目标设定
根据公式:目标值=现况值+(1-现况值)×改善重点×圈能力=47.3%+(1-47.3%)×80%×91.3%=85.7%。提高冠心病支架术患者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至85.7%。
2.6 解析
圈员们运用鱼骨图,通过头脑风暴,分析出为什么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低的原因。见图1。
根据鱼骨图制定出特性要因图,由圈员们打分,根据“80/20原则”,排名前6项为要因。分别是护士知识缺乏、宣教效果不佳,宣教质料不完善,缺乏评估机制,陪护人员不固定,宣教资料无同质化。针对要因,进行真因验证。再次进行数据收集、验证。运用柏拉图并根据“80/20原则”得出主要的原因为护士知识缺乏、宣教效果不佳,宣教质料不完善,缺乏评估机制。并认定该四项为本次改善的方向。见图2。
2.7 对策拟定
针对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依可行性、经济性、效益性进行对策选定(优5分,中3分,差1分),共7人参加评分。以“80/20原则”共圈选出4个对策。见表1。
2.8 对策实施与检讨
对策一,制定培训计划。对策:(1)制定科室培训计划,定期组织培训,常规三个月一次,培训后的一周内进行考核。(2)新员工入职一个月内进行培训,培训一周后进行考核。之后参照科室常规三个月一次考核。
图1 支架术后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低的原因
图2 改善前的柏拉图
表1 对策拟定
对策二,宣教方式未个体化,合理选择宣教方法。对策:针对个体化进行宣教:将此次收集到的知识及支架手术视频上传至317护微信平台,制作最新宣教手册及海报。(1)针对理解力好的患者术后利用317护推送知识,护士还可运用现有的心脏血管模型、图片讲解;组织患者每周参加公休座谈会,或自行阅读宣教手册、海报。(2)针对没有微信的患者,护士于患者手术后宣读317护上的知识给患者及家属听,患者还可选择宣教手册、海报进行阅读;护士运用心脏血管模型、图片,组织患者每周参加公休座谈会进行讲解与学习。(3)针对文化程度低,接受能力差的患者,通过平时责任护士的观察、接触,直接帮助患者制定处方,护士宣读知识给患者和家属听,护士还可以用宣教手册、海报、心脏血管模型、图片、手术视频对患者进行讲解。(4)针对照护家属不固定的,接受能力差的患者,护士宣读及讲解相关知识给患者或家属听,多次宣教,加强对不同家属间的宣教。(5)针对语言沟通不良的患者,寻求擅长方言、外语的护士协助宣教,或手机下载翻译软件协助宣教。(6)针对依从性差的患者,加强与患者沟通交流,提高患者对护士的信任程度,并从患者生活习惯、兴趣爱好着手。
对策三,未及时更新知识,宣教途径单一。对策:(1)定期更新知识,拓展学习途径,如参加医学学会相关专题学习、查阅相关文献,权威护理杂志,相关微信公众号,及时组织学习,或通过微信群、QQ群学习。(2)充分利用317护平台现有的知识内容,并不断完善宣教内容。(3)将此次的健康教育知识制作成精美易懂的宣教手册,放置病房,便于患者阅读。(4)在317护平台中加入冠心病支架术视频宣教。(5)制作宣教海报贴于病区宣教墙上。(6)运用现有的心脏、血管模型进行宣教。(7)每周开展一次公休座谈会。
对策四,对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有效评价。对策:护士个体化宣教后,次日对患者及家属的掌握情况进行提问,查看317护平台阅读知识的情况,针对掌握不全的患者及家属重新选择合适的方法再次宣教。观察患者住院期间生活习惯、饮食习惯、活动、用药、心理情况等,进行督促、评价、及时指导。
2.9 效果确认
2.9.1 有形成果 经上述对策推行实施后,于2017年12月—2018年1月,再次调查心内二病区30例冠心病支架术后的患者,调查出患者知晓率为88.5%。较活动前改善。改善后:再次到现场进行数据收集、验证。改善后的柏拉图,见图3。
目标达标率=(改善后知晓率-改善前知晓率)/(改善前知晓率目标值-改善前知晓率)×100%=(88.5%-47.3%)/(85.7%-47.3%)×100=107.3%
进步率=改善后知晓率-改善前知晓率/改善前知晓率=88.5%-47.3%/47.3%=87.1%
2.9.2 无形成果 圈员们在品管圈手法运用、沟通协调、脑力激荡、个人成长、团队精神、发掘问题6个方面的能力均有所提高。见图4。
2.10 标准化与检讨改进
将本次活动实施的对策进行标准化,制作宣教流程,针对患者个体化宣教制定具体方法,及时更新宣教知识,制定培训计划,对患者及家属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有效评价。强化理论知识的学习,能够将健康教育知识的知晓率巩固维持或达到更高。此次品管圈活动,有部分圈员对品管圈QC手法运用不够熟练,通过加强学习后,让更多的同仁熟悉品管圈活动的过程,QC手法及品管圈在护理领域中的运用。
3 讨论
3.1 提高护士运用品管圈活动解决临床护理问题的能力
品管圈就是由在相同、相近或有互补性质工作场所的人们自动自发组成数人一圈的活动团队,通过全体合作、集思广益,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活用科学统计工具及品管手法,来解决工作现场、管理、文化等方面所发生的问题及课题[6]。品管圈活动是现阶段临床护理中应用较多的管理方法之一,它是日本石川馨博士于1962年提出的,20世纪90年代被引入医学领域,并被广泛应用[6]。能不断提高和改进日常的护理质量。此次品管圈活动圈员们学会了运用品管手法、绘制鱼骨图、特性要因图、柏拉图等,运用头脑风暴,找出问题,分析原因、寻找真因,提出对策,实施对策等等,从而提高了我们的护士运用品管圈解决临床护理问题的能力。
图3 改善后的柏拉图
图4 无形成果
3.2 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
品管圈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发挥基层员工无限的脑力资源提出改善创意,提高品质意识、问题意识及改善意识,使工作更到位、工作质量更高[7]。通过圈会议,集聚了圈员们的脑力资源,进一步激发圈员们的潜能,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充分的调动,圈员们分工合作,认真负责的态度,强化了团队合作精神。且通过对最新知识的收集,培训学习,提高了我们的学习能力,增强了我们的业务水平。再通过宣教对策的实施,护理人员可灵活选择合适的宣教方式,对患者实施合理有效的健康教育,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增加,护理人员与患者的沟通更加密切,进一步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沟通能力。
3.3 品管圈活动规范了有效健康教育的管理
健康教育是一项有组织、有目的、有系统的教育活动,做好健康教育质量改进工作,不仅能够强化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提高自护水平,同时对于提升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疾病预后也有帮助[8]。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健康教育知识宣教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是连接健康保健知识与患者最终接纳并维持健康行为的桥梁,其最终目的是帮助人们建立良好的健康行为[9]。临床上对品管圈活动的开展,可在很大程度增加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程度[10-11]。心内科护士必须具备探索知识和不断学习积极进取的能力,将自己的所学选择正确的方法,准确的指导患者,有效的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改善不良的生活习惯,提高自我照护能力,减少和预防疾病再发及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患者自我照护的能力。
综上所述,此次品管圈活动,不仅达到了预期目标,提高了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情况,改善了患者不良的健康行为,也使圈员们获得了多项无形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