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学反思提升高中历史教师的专业素养
2018-12-26王红艳
王红艳
新课改下的高中历史教学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教师,如何更好、更快地适应教学呢?撰写教学反思不失为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一条有效途径。什么是教学反思?教学反思对教师成长有何作用?本文试从高中历史教师的角度作一探讨。
一、教学反思的内涵
反思,我国自古以来就有之,“吾日三省吾身”“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等名言都能予以说明。但是,什么是教学反思呢?具体地说,教学反思是指“教师为了实现有效的教育、教学,对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教育、教学活动,以及这些活动背后的理论、假设,进行积极、持续、周密、深入、自我调节性的思考,而且在思考过程中,能够发现、清晰表征所遇到的教育、教学问题,并积极寻求多种方法来解决问题的过程”。可见,教学反思不仅有利于教师组织教学,创生历史教学生长点,更有利于助力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
二、教学反思对提升高中历史教师专业素养的作用
在基础教育界享有盛誉的叶澜教授曾提出这样的观点: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会成为名师,但坚持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由此可见教学反思对提升教师,尤其高中历史教师的专业素养有多么重要的作用。
1.有利于高中历史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历史学科是一门人文社会学科。它的学科性质要求历史教师在教授史实,探寻历史真相,认识历史规律的同时,要反思是否落实了历史学科的人文教育本质和社会教育功能。高中历史课程改革提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和“五素”概念,这就促使高中历史教师必须反思自己的专业素养是否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有困惑,才会有思考;有思考,才会有顿悟。而教学反思能更好地帮助高中历史教师对自身的专业知识结构、课堂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进行不断优化。
2.有利于高中历史教师教研水平的提高。
新课程要求高中历史教师要成为一名研究者,不仅要关注教学水平的提高,更要具备教科研的能力。而教学反思,从本质上说,就是历史教师对教学活动中出现的各种现象进行分析、评价、总结、优化的探索过程。在探索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長,从而促使历史教师不断向研究者的角色转变。
3.有利于高中历史教师学习能力的提高。
新课程要求高中历史教师要终身学习。要想适应时代的日新月异变化,组织有效教学,教师必须要不断学习,更新知识。而教学反思这种教师的内省行为,能够为教师提供持续学习的动力。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学习能力。
三、高中历史教师教学反思的应用策略
1.反思内容:“教师为主”向“学生为主”的转变。
从宏观上说,教学反思的内容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新课改要求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主体地位。因此,教学反思要关注学生“学”的过程和效果。高中历史学科虽史料浩瀚,但规律易抓。教师在教学反思中可根据储备的各种课程资源和班级学情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落实教育理论,以更突出“学”的重要。
2.反思的时机:趁热打铁与持之以恒。
关于反思的时机,有些专家建议在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都要反思。其实教学反思应该是教学工作的构成部分,无论在什么教学环节,只要有想法都可以趁热打铁记录下来,不一定非要拘泥于“前”“中”“后”。虽然有些想法只是瞬间的、零散的,但是持之以恒就能有收获。只有想法多了,思考也才会多。一学期、一学年、几学年,这些瞬间的零散想法最终会串在一起,利于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3.反思的形式:随机与正式。
教学反思既要趁热打铁记下瞬间的灵感,也要持之以恒。但是应该怎样去写呢?高中历史教师一般身教多班,有时更是跨年级、跨文理科教学,因此时间少、压力大。所以撰写教学反思采用随机与正式相结合的方式更适合。对于突如其来的灵感可以采用旁注的方式,随手旁注在教案空白处;对于一些长期出现的想法可以采用正式的教学日志或教学总评等形式。
综上所述,教学反思不仅能够提升高中历史教师的专业素养,也能使历史课堂教学摆脱单调重复,凸显新课改理念。当然,反思之后并不能就此止步,还要不断总结,萃取教学的优点,完善教学环节,优化教学效果。让反思助力教学,让教学升华反思,实现“实践—反思—再实践”的辩证发展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