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背景下县区级供电企业文化建设路径探析

2018-12-26莫靖华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18年14期
关键词:供电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

莫靖华

摘要文化建设在国有企业转型发展中起着重要的引导和促进作用,为国有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提供精神保障和动力支持。本文以c供电局為例,探析新时代背景下县区级供电企业文化建设路径,通过文化识别系统、转化系统、评价系统的建设,持续优化经营业绩、提升管理效率、打造精干员工队伍。

关键词新时代 供电企业 企业文化 文化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个民唉的灵魂。国有企业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国有经济转型升级、健康发展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作为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国有企业,供电企业的文化建设路径研究,对于促进电力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具有重要意义。

一、实施背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电力体制改革深入推进。C供电局作为南方电网公司下属县区级供电企业,探寻新时代背景的企业文化建设路径,是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南网总纲》的有效抓手;是自身发展的需要,是贯彻落实南网“两精两优”发展战略、实现向综合能源服务公司转型、打造国际一流县区供电企业的重要支撑;是员工成长的需要,是把文化软实力转化为感召力和带动力,打造精干员工队伍的重要途径。

二、文化建设目标

为提高企业文化建设的系统性,全面承接落实南网价值观体系,2017年以来,C供电局按照《南网总纲》及地市局“同心·同行”文化品牌建设要求,结合实际情况,以“同心同行铸造精品”为行为准则,探寻“管理精益、服务精细、技术精湛、文化精彩”的特色文化建设路径。一是精益管理,将精益理念融入到各个业务领域及工作环节,在实践中实现管理精益、队伍精干。二是精细服务,建立“企业服务客户、机关服务基层、党员服务群众、工会服务员工”的全员服务价值链条。三是精湛技术,实现各专业领域技术技能水平“质”的提升,推动技术创新。四是精彩文化。为员工提供更丰富多元的文化活动和体验,以浓厚的文化氛围助推构建幸福企业。

三、工作思路

按照文化建设体系,C供电局着重在文化识别、文化转换、文化评价等方面开展建设工作。首先,强化文化识别与传承,以同心同行统一思想、凝聚人心。通过宣传阵地建设、文化建设大讨论等工作,进一步完善文化识别系统。其次,聚焦文化转化与实践,以铸造精品服务中心、提升绩效,把对“四个精”的追求升华为员工的思想自觉、行动自觉。第三,注重文化成果与评价,以“三好”标准检验品牌建设成效、转化成果。确保文化品建设牌鲜明、文化转化成果丰富、员工文化自觉性高。

四、具体举措

(一)强化文化识别与传承,构建文化识别系统

建设宣传阵地,强化视觉识别。C供电局构建本部和供电所“1+N”宣传阵地,在局本部综合利用楼宇电视、展厅、宣传栏、文化展板等载体,在供电所重点利用班组文化墙等载体,形成同步更新、同步覆盖的文化视觉识别系统,系统宣贯《南网总纲》、“同心同行铸造精品”文化理念、核心价值观等内容。持续加强宣传策划,做好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专题宣传工作。

落实先进典型选树,强化理念识别。该局以“深挖潜、精提炼、大宣传”为重点,加强对践行“四个精”典型的宣传,重点关注扎根基层的一线员工,发挥榜样的示范带动作用,增强员工荣誉感。创新开展弘扬先进典型“三部曲”行动,即:发现·先进典型朴素的“美”、讲述·先进典型感人的“事”、学习·先进典型卓越的“质”,重点针对党员群体,挖掘典型、搭建平台、讲好故事、学好榜样,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开展文化建设大讨论,强化行为识别。利用办公会议、部门会、政治学习、班前班后会等集体活动,组织全体员工围绕“同心同行铸造精品”特色文化品牌,以及如何从自身做起,落实精益管理、精细服务、精湛技术、精彩文化,开展文化建设大讨论,培养员工参与文化建设的思想自觉、行为自觉。

(二)聚焦文化转化与实践,推进“四个精”的转化

推进“精益管理”转化。一方面深入践行精益管理理念。将“消除浪费、创造价值、持续改善、精益求精”的理念融入到各个生产、营销、综合等业务领域及工作环节,切实提高效率,实现降本增效。通过对标交流、标杆学习等,打破习惯思维,鼓励大胆实践探索。组织各业务部门根据自身业务实际、业务线条推进精益管理项目落地,如党建方面实现理论学习的“内容摘要化、问题靶向式、行动计划性”。另一方面通过执行力建设活动打造精干员工队伍。以上率下,以党员带动群众,在各业务线开展党员“一区双岗”创建活动、“四个一”行动,持续改进领导作风、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学习作风。通过“绩效量薪、工分计酬”等物质激励与“幸福企业”建设等精神激励双管齐下,激提升员工精气神。

推进“精细服务”转化。该局在各部门各业务工作中建立“企业服务客户、机关服务基层、党员服务群众、工会服务员工”的全员服务价值链条。全面适应电力体制改革下对营销服务的新要求,始终坚持以客户需求为中心,落实客户全方位服务工作,形成中心城区客户服务金字招牌。提升职能部门工作效率,加强协作精神,确保上传下达有效,衔接沟通及时。按照密切联系群众工作要求,灵活通过探访慰问、现场巡视、跟班作业、书记家访等方式加强党群、干群关系建设。从“书记项目”“双联系项目”着手,抓好党员主题实践,切实履行供电企业社会责任。持续打造“微关爱传能量”帮扶慰问品牌,为广大员工排忧解难,让员工实实在在感受到企业的关怀。

推进“精湛技术”转化。该局以培养技术精湛的骨干人才为目标,紧贴主营业务需求,强化“三基工程”建设。按照“将员工培养成为业务、技术骨干,将业务、技术骨干培养成业务、技术专家”要求,着力培养班组长、生产技能岗位上的“通才”。以技术能手工作室”为基础,打造“E创家”创新工作平台,持续推动职工科技创新、青年创新创效、五小科技创新,推动技术技能回归。落实“我与企业共成长”青年成长计划,提升青年员工综合技能;搭建比武平台,“以赛促学、以赛代练”,提升配网营销等专业人员核心技能。

推进“精彩文化”转化。该局坚持实施的“扬文化爱生活”文化活动十个规定动作,推进文体协会自主管理,坚持普惠原则,为广大员工提供丰富的文化活动、多元的文化体验,幸福企业建设成效突出。推进廉洁文化建设,发挥该局廉洁文化协会的平台优势,开展廉洁书画比赛、廉洁文化陶艺创作等具有本土特色的廉洁文化活动。加强“家庭一家教一家风”的廉洁文化培育,推动廉洁“进家庭”活动,形成风清气正的廉洁氛围。

(三)注重文化成果与评价,落实闭环管理

品牌建设成效评估。围绕建设成为国际一流县区供电企业发展定位,该局以“三好”标准评价文化品牌建设成效,即检验是否达到“品牌影响好、品牌示范好、品牌成效好”的境界,持续打造具有充分地方特色的“同心同行铸造精品”文化品牌。

文化转化成果评价。通过指标量化、员工思想状况调查等方式,检验“同心同行铸造精品”文化建设“四个精”的转化成果。以安全类、可靠类指标衡量考核“精湛技术”,以优质类、服务类指标,衡量考核“精细服务”;以经济类、绿色类、综合类指标,衡量考核“精益管理”;以员工幸福感的提升度检验“精彩文化”建设成效。

文化自觉性评估。组织文化建设小组成员及企业顾问,通过谈心谈话、现场调研、专项访谈等不同方式,分层分级对员工行为习惯进行评估,检验员工践行管理精益、服务精细、技术精湛、文化精彩等“四个精”的思想自觉与行为自觉,客观评价文化建设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成效。

五、结语

良好的文化建设,有助于企业更快适应新时代国有企业转型发展的要求,县级供电企业文化建设成效离不开对企业总部文化战略的传承、离不开文化识别建设、文化转化系统建设及文化实践与评价等工作。经过系统化的建设工作,c供电局文化建设取得良好成效,业务指标考核及党建业绩考核均位列所在地市局第二,为历史最好成绩,同时还取得了广东省文明单位、广东省五四红旗团委等荣誉称号。

猜你喜欢

供电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
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综合研究
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培训的关联性分析及阐述